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濟南雪野湖風景

濟南雪野湖風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6:09:29

美景山東,精彩無限。

上期遊覽了五龍潭公園,今天咱們去看看濟南三大名勝之一的大明湖,大明湖畔曾經有夏雨荷。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1

出五龍潭北行幾百米,便是大明湖公園。濟南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這湖指的就是大明湖。也許有人覺得半個城市都是湖區,實在太誇張了,但是看過晚清的老地圖的人就會知道,大明湖曾經如何煙波浩渺,蒼茫無際,隻不過後來瘦身了而已,而且曾經的老濟南城面積并不大。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2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3

大明湖公園在濟南老城北邊,因以大明湖為主體而得名,總面積81公頃,其中湖水面積46公頃,平均水深3米。以湖水為中心,水陸各半。

作為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大明湖被譽為“泉城明珠”“中國第一泉水湖”,1958年辟建為公園,2003年榮膺國家 AAAA級旅遊景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現并入國家AAAAA級景區——天下第一泉景區。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4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5

大明湖最早見諸文字是在北魏郦道元《水經注》中,“泺水北流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距今已1500多年曆史。大明湖内多生荷蓮,曾名“蓮子湖”。隋唐時,又名“曆水陂”。宋代又有“西湖”之稱。大明湖幾經變遷修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任齊州知州時,在湖區修堤建橋築亭,奠定了現在的遊覽格局。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6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7

大明湖是由衆泉彙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來源于珍珠、濯纓、芙蓉諸泉。"恒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并具"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态之謎。湖水經北水門洩出流入小清河東注渤海。元、明、清各代增建亭台樓閣,植柳種荷,形成"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景色。曆代文人如李白、杜甫、曾鞏、蘇轼、元好問、蒲松齡等都曾徜徉于此并留下著名詩篇。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8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9

進入21世紀,為彰顯泉城特色,傳承曆史文脈,改善生态環境,方便群衆休閑,帶動周邊服務業發展,大明湖進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改擴建工程。工程自2007年10月12日正式開工,至2009年夏完工, 同年9月21日“新區”正式免費對市民開放,現新老湖區全部免費開放。改造工程共計投入資金約21.99億元,新建八大景區,總面積由74公頃增至103.4公頃,其中,水面由46公頃增加到57.7公頃,擴大11.7公頃,陸地由28公頃增加到45.7公頃,擴大17.7公頃。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10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11

擴建後的大明湖由“園中湖”變為“城中湖”,将小東湖與大明湖貫通,并實現與護城河的通航,形成了曲徑通幽、溪水映帶、水草叢生、鷗鹭翔集、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面,為廣大市民和遊人提供了休閑、健身、遊覽環境和親水空間。

大明湖畔有曆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彙波樓、北極閣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迹,其中曆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鐵公祠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12

鐵公祠位于大明湖北岸,是為紀念明代兵部尚書鐵铉而建的綜合性園林庭院,由祠堂、小滄浪亭、得月亭、湖濱長廊、荷花水池等景點組成。祠堂内置鐵铉銅像,像高2.3米,重1.8噸,仿古青銅色。

2、北極閣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13

北極閣亦稱北極廟,是大明湖重要古迹之一,位于大明湖北岸,始建于元代(公元1280年),是濟南市區現存最大的道教廟宇。正殿内供奉北方之神真武大帝金身坐像,彩塑金童玉女侍立兩側。

3、超然樓

濟南雪野湖風景(美景山東大明湖公園)14

超然樓是超然緻遠景觀的載體。樓始建于元代,《曆城縣志》記載,元代學士李泂建大明湖水面亭後,又建超然樓,後此樓坍塌成瓦礫,2009年大明湖擴建,遵其舊制,加以修複。

(據旅遊官網等采訪整理報道,後三張為官網圖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