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續筆》
戒石銘【原文】"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太宗皇帝書此以賜郡國,立于廳事之南,謂之《戒石銘》。按成都人景煥,有《野人閑話》一書,乾德三年所作,其首篇《頒令箴》,載蜀王孟昶為文頒諸邑雲:"朕念赤子[1],旰食宵衣[2]。言之令長,撫養惠綏[3]。政存三異[4],道在七絲[5]。驅雞為理,留犢為規。寬猛得所,風俗可移[6]。無令侵削,無使瘡痍。下民易虐,上天難欺。賦輿是切,軍國是資[7]。朕之賞罰,固不逾時。爾俸爾祿,民膏民脂。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爾為戒[8],體朕深思。"凡二十四句。昶區區愛民之心,在五季諸僭僞之君為可稱也[9],但語言皆不工,唯經表出者,詞簡理盡,遂成王言,蓋詩家所謂奪胎換骨法也。【注釋】[1]念:關心、想念。赤子:對君主忠誠的百姓。[2]旰食宵衣:天很晚才吃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務。[3]惠綏:安撫。[4]政存三異:處理政務要達到三種奇迹出現,即蝗蟲不入境内,鳥獸也知禮儀教化,兒童也明了仁厚之心。[5]道在七絲:治理地方如同撥弦弄琴一樣。七絲,古琴的七根弦,也借指七弦琴。[6]寬猛得所,風俗可移:處理政事要松緊适當,這樣才能移風易俗。[7]賦輿是切,軍國是資:田賦收入是國家切身要事,軍隊和政府都要靠這些來養活。[8]勉爾為戒:勸導你們要以此為戒。[9]五季:五代。僭僞:割據一方的非正統的王朝政權。五代十國時候,群雄并起,大多文人都認為這些政權不是正統皇室,所以稱之為僭僞。【譯文】"你們做官得的薪俸,都是人民血汗膏脂;雖然百姓容易虐待,上天卻難欺騙。"宋太宗寫了這四句,頒發給各地方官員,立碑在公堂南面,稱做《戒石銘》。過去成都人景煥,著有《野人閑話》一書,是宋太祖乾德三年時作的。第一篇名《頒令箴》,記載了後蜀國主孟昶曾作文頒給各地方長官,說:"寡人十分關心百姓,為他們很晚才吃飯,天不明就起床。所以才給你們講這番話,望你們要愛護黎民百姓。治理地方要達到蝗蟲不入境、鳥獸懂禮儀、兒童有仁心這三種異事出現,而達到聖人之治,關鍵還在于地方官們如彈琴一樣,把政務調理得好。要像驅雞那樣恰到好處,為政清廉的法規絕不能荒廢。政治要寬猛适當,才能移風易俗扶植正氣。不能讓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不能使百姓生活受到破壞。當官的虐待百姓很容易,可是上天卻難被你們欺瞞。田賦收入是國家切身要事,軍隊和政府都是靠百姓養活。寡人對你們的賞罰,是絕不會拖延時間的。你們做官所得的薪俸,都是人民的血汗膏脂。凡當百姓父母官的,沒有不懂得對百姓仁慈的。希望你們都要以此為戒,要很好地體會寡人這個意思。"共寫了二十四句。孟昶這一點愛護百姓的心思,在五代十國那些割據地方,稱王道霸的君主裡面,可以算是比較好的了。但他這篇文章語言不精練,唯有從中歸納出來的四句,言辭簡要,道理盡說,遂成為宋太宗的不朽名言。這種歸納法,就是詩人們常用的脫胎換骨的寫作方法呀!
李建州【原文】建安城東二十裡,有梨山廟,相傳為唐刺史李公祠,予守郡日[1],因作祝文曰:"亟回哀眷。"書吏持白回字犯相公名[2],請改之,蓋以為李回也。後讀《文藝·李頻傳》,懿宗時,頻為建州刺史,以禮法治下。時朝政亂,盜興相椎敚,而建賴頻以安。卒官下[3],州為立廟梨山,歲祠之[4],乃證其為頻。繼往禱而祝之雲,俟獲感應,則當刻石紀實。已而得雨,遂為作碑。偶閱唐末人石文德所著《唐朝新纂》一書,正紀頻事,雲除建州牧,卒于郡。曹松有詩悼之曰:"出旌臨建水,謝世在公堂。苦集休藏箧[5],清資罷轉郎。瘴中無子奠,嶺外一妻孀。恐是浮吟骨,東歸就故鄉。"其身後事落拓如此。《傳》又雲:"頻喪歸壽昌,父老相與扶柩葬之。天下亂,盜發其冢,縣人随加封掩。"則無後可見雲。《稽神錄》載一事,亦以為回,徐铉失于不審[6]也。【注釋】[1]予守郡日:我在這裡擔任太守的時候。[2]犯相公名:和相公(李刺史)的名字相同,犯了忌諱。[3]卒官下:死在任上。[4]歲祠之:每年都去祭拜他。[5]箧:箱子。[6]審:考證,查究。【譯文】福建建安郡城東二十裡,有座梨山廟,相傳是唐代一個姓李的刺史的祠廟。我在這裡擔任太守的時候,曾寫了祝文去祭祀他。文中有"亟回哀眷"一句,辦事的書吏說這個"回"字犯了李刺史的諱,請我改一下,這是因為他以為李刺史就是李回。後來,我讀了《唐書》中的《文藝·李頻傳》,其中記有唐懿宗時李頻擔任建州刺史,用禮法治理地方的事情。當時朝政混亂,到處有盜賊殺人搶劫,建州獨因有李頻在而十分安定。後來李頻死在任上,建州百姓為紀念他建廟于梨山,每年都要去祭祀。這就證明了是李頻的祭廟。以後我又再次去祀禱并許願說,如果能得到靈驗,一定要刻塊石碑把他的事迹記下來。不久,果然下了一場雨,遂給他立了一塊碑。後來偶然看到唐末人石文德所著《唐朝新纂》一書,正好記載有李頻的事。書上說,李頻擔任建州太守,死在任上。曹松曾經寫了一首詩悼念他說:"擺着儀仗到建水做官,卻死在任上。辛苦吟成的詩集不要埋沒在箧中,清貧無錢從此不必再為升遷發愁。在這煙瘴的地方竟沒有一個兒子送終,遙遠的嶺外隻留下一個可憐的遺孀。恐怕你隻能懷着苦吟的靈魂,往東去飛回故鄉。"他死後的事竟然窮困潦倒到這種地步。他的傳記裡又說:"李頻去世後送回故鄉壽昌(今浙江建德南)時,是由故鄉父老鄉親把他的靈柩安葬入土的。後來天下大亂,有盜墓的把他的墳挖了,縣裡人又幫助封掩起來。"這樣,可見李頻确是沒有後代的。宋朝的《稽神錄》也載了這件事,亦當成了李回,是因其作者徐铉沒有很好地考證而造成的錯誤。
存亡大計【原文】國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方變故交切,幸而有智者陳至當之謀[1],其聽而行之,當如捧漏甕以沃焦釜[2]。而愚荒之主,暗于事幾[3],且惑于谀佞孱懦者之言,不旋踵而受其禍敗,自古非一也。曹操自将征劉備,田豐勸袁紹襲其後,紹辭以子疾不行。操征烏戎,劉備說劉表襲許,表不能用,後皆為操所滅。唐兵征王世充于洛陽,窦建德自河北來救,太宗屯虎牢以扼之,建德不得進,其臣淩敬請悉兵濟河,攻取懷州、河陽,逾太行,入上黨,徇汾、晉,趣蒲津,蹈無人之境,取勝可以萬全,關中駭震,則鄭圍自解。諸将曰:"淩敬書生,何為知戰事,其言豈可用?"建德乃謝[4]敬。其妻曹氏,又勸令乘唐國之虛,連營漸進,以取山北,西抄關中,唐必還師自救,鄭圍何憂不解。建德亦不從,引衆合戰,身為人擒,國随以滅。唐莊宗既[5]取河北,屯兵朝城,梁之君臣,謀數道大舉,令董璋引陝、虢、澤、潞之兵趣太原,霍彥威以汝、洛之兵寇鎮定,王彥章以禁軍攻郓州,段凝以大軍當莊宗。莊宗聞之,深以為憂。而段凝不能臨機決策,梁主又無斷,遂以緻亡。石敬瑭以河東叛,耶律德光赴救,敗唐兵而圍之[6],廢帝問策于群臣。時德光兄贊華,因争國之故,亡歸在唐,吏部侍郎龍敏請立為契丹主,令天雄、盧龍二鎮分兵送之,自幽州趣西樓,朝廷露[7]檄言之,虜必有内顧之慮,然後選募精銳以擊之,此解圍一算也,帝深以為然。而執政恐其無成,議竟不決,唐遂以亡。皇家靖康之難,胡騎犯阙[8],孤軍深入,後無重援,亦有出奇計乞用師搗燕者,天未悔禍,噬臍弗及[9],可勝歎哉!【注釋】[1]陳至當之謀:陳述正确的謀略。[2]捧漏甕以沃焦釜:捧着漏了的水甕去澆燒焦的鍋,喻雖形勢危急,但仍能緩解。釜,燒飯的鍋。[3]暗于事幾:看不清事情的全貌。[4]謝:謝絕,拒絕。[5]既:已經。[6]敗唐兵而圍之:打敗了前來的唐軍,并将其包圍起來。[7]露:出示,張貼。[8]胡騎犯阙:金兵侵犯都城。[9]噬臍弗及:若不早作打算,以後就會像咬自己的肚臍而夠不着一樣沒有辦法了。比喻後悔莫及。【譯文】國家重要決策,關系到安危存亡。當各種變故交織在一起時,幸而有聰明的人提出正确的謀略,聽從他們的話去實行,好比捧着漏的甕去澆燒焦的鍋一樣可救急。而愚昧的君主,看不清全局形勢,而且容易被谄媚小人的話迷惑,這樣的人必然很快就會垮台,自古以來這樣的例子不止一個了。三國時期曹操曾親自領兵去征伐劉備,田豐勸袁紹趁機襲擊曹操的後方,袁紹借口兒子有病而不出兵。曹操領兵去攻打北方的烏戎,劉備勸說劉表趁機從南方襲擊曹操的後方許都(今河南許昌),劉表沒有采納他的建議,結果袁紹、劉表都先後被操所滅。唐朝時唐兵去洛陽攻打鄭國的王世充,窦建德從河北出兵來救援,唐太宗李世民把軍隊屯于虎牢關來阻擋,窦建德攻打不進,他的部下淩敬獻計讓建德把兵渡過黃河,占領懷州、河陽(今河南沁陽、孟縣),再翻過太行山,進入山西上黨(今山西長治)境内,沿汾水、晉州(今山西臨汾)直指蒲津關(今山西永濟西),這一段路沒有唐兵,必然如入無人之境,是取勝的萬全辦法,使關中地區(今陝西西安一帶)震動,洛陽之圍就可以解了。可是,建德部下将軍們卻說:"淩敬不過是個書生,懂得什麼軍事,他的話怎能采用?"建德便謝絕了淩敬的建議。建德的妻子曹氏,又勸他趁唐國後方空虛,集中兵力,穩紮穩打,奪取山北地方,再向西包抄關中,唐兵必然要回來救援,鄭國的包圍便自然而解。建德仍未聽從,而領兵與唐兵進行硬拼,結果被唐兵活捉,他的國家也随之滅亡。五代的後唐莊宗占領河北地方後,屯兵于朝城,梁國君臣商議,決定分兵幾路大舉進攻,讓董璋領陝州(今河南陝縣)、虢州(今河南靈寶)、澤州(今山西晉城)、潞州(今山西長治)四州之兵攻打太原,霍彥威領汝州和洛陽的兵攻打鎮定(今河北石家莊一帶),王彥章領禁軍攻郓州(今山東郓城),而以招讨使段凝統率主力去抵擋唐莊宗。莊宗得知這消息,十分擔憂,但是由于段凝不能當機決策,梁國國君又優柔寡斷,拖延不出兵,結果導緻滅亡。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叛亂,契丹部落的領袖耶律德光領兵去救援他,打敗了來征伐的唐兵,并把唐兵包圍起來。後唐廢帝聽到這消息,向群臣征求對策。當時德光的哥哥耶律贊華,因和德光争奪王位失敗,逃亡在後唐,吏部侍郎龍敏便請求策立贊華為契丹國王,讓天雄、盧龍兩鎮(管轄河北大名至北京以北一帶)節度使派兵送他回國即位,經幽州(今北京西南)直往西樓(今内蒙古林西),朝廷再出檄文通告這項決定。契丹必然擔心國内争位亂起,軍心動搖,這時再派精兵去襲擊他,這是解圍的一個方法。廢帝也覺得是個好辦法。可是執政的大臣怕沒有把握,遲疑不決而失去時機,後唐也因此而亡國了。我們大宋經曆靖康之難,金國的兵侵犯國都東京(今河南開封),孤軍深入,無有力的後援,當時亦有人獻出奇計,請派精銳兵力趁機直搗金國後方的幽燕地區。大概是老天有意給大宋降下災禍,而此計沒被采用,以緻後來後悔也來不及了,真是可歎啊!
重陽上巳改日【原文】唐文宗開成元年,歸融為京兆尹,時兩公主出降,府司供帳事繁,又俯近[1]上巳曲江賜宴,奏請改日。上曰:"去年重陽取九月十九日,未失重陽之意,今改取十三日可也。"且上巳[2]、重陽,皆有定日,而至展[3]一旬,乃知鄭谷所賦《十日菊》詩雲"自緣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亦為未盡也。唯東坡公有"菊花開時即重陽"之語,故記其在海南藝菊九畹,以十一月望[4],與客泛酒作重九雲。【注釋】[1]俯近:臨近。[2]上巳:古時的傳統節日。漢以前以農曆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以後,定為三月初三,不必取巳日。[3]展:延後。[4]望:月圓之日,農曆每月十五日前後。【譯文】唐文宗開成元年,歸融擔任京兆府尹時,正好有兩個公主出生,府裡和有關衙門供應物品和慶賀事宜特别繁忙,而時又臨近三月初三的上巳節,皇帝照例要在這一天去京都郊外的風景區曲江大宴群臣。府尹實在忙不過來,便上奏請求改宴會日期。皇帝說:"去年重陽節改為九月十九,并沒失去重九的本意,今年上巳就改為三月十三吧。"自古以來,上巳、重陽都有固定的日期,但也有可延期十天的例子。由此可知,唐朝詩人鄭谷所作《十日菊》詩說:"自緣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也是重陽沒有過去的意思。唯有蘇東坡有過"菊花開時即重陽"的詩句,是記他在海南做官時種菊花九畦,于十一月十五與客人飲酒,仍能當做"重九"來過。
歲旦飲酒【原文】今人元日[1]飲屠酥灑,自小者起,相傳已久,然固有來處[2]。後漢李膺、杜密以黨人同系獄,值元日,于獄中飲酒,曰:"正旦從小起。"《時鏡新書》晉董勳雲:"正旦飲酒先從小者,何也?勳曰:'俗以小者得歲,故先酒賀之,老者失時,故後飲酒。'"《初學記》載《四民月令》雲:"正旦進酒次第,當從小起,以年小者先起。"唐劉夢得、白樂天元日舉酒賦詩,劉雲:"與君同甲子,壽酒讓先杯。"白雲:"與君同甲子[3],歲酒合誰先?"白又有《歲假内命酒》一篇雲:"歲酒先拈辭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顧況雲:"不覺老将春共至,更悲攜手[4]幾人全。還丹寂寞羞明鏡,手把屠酥讓[5]少年。"裴夷直雲:"自知年幾偏應少,先把屠酥不讓春。倘更數年逢此日,還應惆怅羨他人。"成文幹雲:"戴星先捧祝堯觞[6],鏡裡堪驚兩鬓霜。好是燈前偷失笑,屠酥應不得先嘗。"方幹雲:"才酌屠酥定年齒,坐中皆笑鬓毛斑。"然則尚矣。東坡亦雲:"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酥。"其義亦然。【注釋】[1]元日:正月初一。[2]來處:來源,典故。[3]同甲子:同歲。[4]攜手:攜手同遊者,此處代指朋友。[5]讓:推讓。[6]戴星:盯着星星。觞:酒杯。【譯文】現在人于正月初一都要喝屠酥酒,由年紀小的人先喝,相傳已很久了,這是有它的來源的。後漢時李膺、杜密以同屬黨人被囚禁在監獄中,逢元日,在獄中喝酒,說:"過元日要從年小的先喝。"《時鏡新書》裡記載晉朝時董勳的話:"元日時飲酒先從年小的開始,這是為什麼?董勳說:'舊時風俗以年紀小的,還有很多年可以過,所以先飲酒,以表示對他的祝賀;老年的,已失去很多歲月,所以後飲酒。'"《初學記》轉引的《四民月令》說:"元日飲酒,當從小起,從年小的人開始先喝。"唐朝劉禹錫、白居易在元日飲酒吟詩,劉說:"和你年歲相同,壽酒請你先喝。"白說:"和你年歲相同,壽酒該誰先喝?"白居易又有《歲假内命酒》一首詩說:"歲酒先喝推辭不掉,是因為被推為年小的人。"顧況詩裡說:"不覺年老和春節一齊來到,更傷感的是過去朋友還有幾人在世。沒有長生仙丹的孤獨老人害怕照鏡,手裡捧着屠酥酒讓少年先喝。"裴夷直詩裡說:"自知我的年紀最小,先捧起屠酥酒不把青春讓别人。假如再停幾年逢到今天的日子,又該惆怅地羨慕比自己更年輕的人了。"成文幹詩裡說:"黎明星辰未落時就捧起賀年的酒杯,對着鏡子吃驚自己已經兩鬓白發。隻好在燈前偷偷地一笑,屠酥酒不應該由我先喝了。"方幹的詩裡說:"剛飲屠酥酒時排定年齡大小,在座的人都笑那兩鬓白發的人。"這些詩都可以看出元日飲屠酥酒的風俗。蘇東坡詩裡亦說:"隻管安心受窮愁,隻要能換得身體健康,又何必怕最後去飲屠酥酒呢?"其意思也是一樣的。
存殁絕句【原文】杜子美有《存殁》絕句二首雲:"席謙不見近彈棋,畢曜仍傳舊小詩。玉局[1]他年無限笑,白楊今日幾人悲。""鄭公粉繪随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骅骝[2]。"每篇一存一殁。蓋席謙、曹霸存,畢、鄭殁也。黃魯直《荊江亭即事》十首,其一雲:"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遊。正字不知溫飽未[3],西風吹淚古藤州。"乃用此體。時少遊殁而無己存也。近歲新安胡仔著《漁隐叢話》[4],謂魯直以今時人形入詩句,蓋取法于少陵,遂引此句,實失于詳究雲。【注釋】[1]玉局:白玉的棋盤。[2]白楊今日幾人悲:迎風招展的白楊樹今天又響起多少人的悲鳴聲。鄭公粉繪随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鄭虔的繪畫已随着漫長的黑夜逝去,曹霸的繪畫随着時間已華發滿生。骅骝:周穆王八駿出遊時其中之一。後泛指駿馬。[3]正字:陳無己的官職名。[4]《漁隐叢話》:詩話集,南宋胡仔編著。此書分《前集》60卷,《後集》40卷。所收詩話,評論對象上起春秋,下至南宋初。以人為綱,按年代先後排列。【譯文】杜甫作有《存殁》絕句二首說:"近來不見席謙玩彈棋,畢曜的小詩依舊在世上流傳;白玉的棋盤他年還會展開笑顔,迎風的白楊今天又響起多少人的悲聲。""鄭虔的繪畫已随着漫長的黑夜去了,曹霸的繪畫随着時間已生了滿頭白發。天下誰的山水畫能比得上鄭虔,人世上很多人不懂得曹霸畫馬的寶貴啊。"每篇寫一個在世的人和一個去世的人。席謙、曹霸仍活着,畢曜、鄭虔已經故世了。黃庭堅的《荊江亭即事》詩十首,其一首中說:"陳無己是關着房門推敲詩句,秦少遊是對着客人揮筆寫詩。正字(陳無己官職名)不知道是不是得到溫飽,西風吹着悲淚悼念死在古藤州的秦少遊。"也是用這種寫法。當時少遊已死而無己還在世。近年來新安(今安徽績溪)胡仔著有《苕溪漁隐叢話》,謂黃庭堅是以現代在世人的形象寫詩句,是模仿杜甫的手法,才寫出這樣的詩句,其實胡仔未能深入考究以緻弄錯了。
湯武之事【原文】湯、武之事,古人言之多矣。惟漢轅固、黃生争辯最詳。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殺也[1]。"固曰:"不然,桀、纣荒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因[2]天下之心而誅桀、纣,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曰:"冠雖敝必加于首,履雖新必貫于足。今桀、纣雖失道,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反因過而誅之,非殺而何?"景帝曰:"食肉毋食馬肝[3],未為不知味;言學者毋言湯、武受命,未為愚。"遂罷。顔師古注雲:"言湯、武為殺,是背經義,故以馬肝為喻也。"《東坡志林》[4]雲:"武王非聖人也,昔孔子蓋罪湯、武。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孔子予之,其罪武王也甚矣。至孟轲始亂[5]之,使當時有良史,南巢之事[6],必以叛書;牧野之事,必以弑書。湯、武仁人也,必将為法受惡。"可謂至論。然予竊考孔子之序《書》,明言伊相湯伐桀,成湯放桀于南巢;武王伐商,武王勝商殺受,各蔽以一語,而大指皎如[7],所謂六藝折衷,無待于良史複書也。【注釋】[1]湯、武非受命,乃殺也:商湯和周武王并不是受命于天的君主,他們都是靠殺了舊有的君王才當上君主的。周武王[2]因:順應。[3]食肉毋食馬肝:古人認為馬肝有毒,所以吃馬肉的時候都不吃肝。[4]《東坡志林》:蘇轼雜說史論集。内容廣泛,無所不談,文章形式不拘。[5]亂:淆亂,混亂。[6]南巢之事:商湯把夏桀流放到南巢的事情。[7]大指皎如:意旨明白清晰。【譯文】商湯和周武王的事情,古人議論的已經很多了。唯有漢朝的轅固和黃生二人,争辯的觀點最詳明。黃生說:"商湯和周武王不是受命于天當上國君的,而是靠殺了舊君才當上國君的。"轅固說:"不然,夏桀和殷纣王是荒淫殘暴的國君,當時天下人心已轉向商湯和周武,商湯和周武是先獲得天下人心才去誅殺桀、纣,這是不得已的事,民心就是天心,這不是受命于天又是什麼呢?"黃生說:"帽子雖然破舊,仍然得戴在頭上;鞋子雖新,隻能穿在腳上。如今桀、纣雖然無道,終究仍是君主;商湯和周武雖然是聖人,終究仍是臣子,反因君主有過就把他們殺掉,這不是殺弑又是什麼?"漢景帝說:"吃肉的人不吃有毒的馬肝,未必就是不知道肉味;講究學問的人不說商湯、武王是受天命當君主的,也不一定就愚昧無知。"于是才停止争論。唐朝的顔師古注解這一段話時說:"主張湯、武是殺君的,是違背了經書上本義的,所以才用馬肝作比喻。"《東坡志林》裡講:"武王不能算是聖人,過去孔子也是責備商湯和武王的。伯夷、叔齊不願吃周朝的粟米而餓死,孔子給他們以很高評價,這也等于狠狠責備了周武二王。直到孟子的書裡,才把這種看法混亂颠倒過來。假如當時有比較好的史官,商湯把夏桀流放到南巢(今安徽巢縣南),一定會記成商湯叛亂;周兵大戰殷纣王于牧野(今河南淇縣南),一定會記成周武王弑君。商湯、武王都是仁德的人,也必然會依據法規接受弑君犯上的惡名。"這一段可以說是十分中肯的議論。但是我考察了孔子給《書經》寫的序言,明确地說過,伊尹做成湯的丞相起兵征伐夏桀,成湯把夏桀流放到南巢;武王征伐殷商,武王獲勝而殺纣王,各給他們一句有好有壞的評語,把自己的觀點說得十分明白透徹,這就是六藝裡講的折中方法,這樣便不需要什麼良史重新去評寫曆史了。
義理之說無窮【原文】經典義理之說最為無窮。以故解釋傳疏,自漢至今,不可概舉,至有一字而數說者[1]。姑以《周易·革卦》言之,"已日乃孚,革而信之"。自王輔嗣以降[2],大抵謂即日不孚,已日乃孚,已字讀如矣音,蓋其義亦止如是耳。唯朱子發[3]讀為戊己之己。予昔與《易》僧昙瑩論及此,問之曰:"或讀作己日如何?"瑩曰:"豈唯此也,雖作巳日亦有義。"乃言曰:"天元十幹,自甲至己,然後為庚,庚者革也,故己日乃孚,猶雲從此而革也。十二辰自子至巳六陽,數極[4]則變而之陰,于是為午,故巳日乃孚,猶雲從此而變也。"用是知好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有說雲。【注釋】[1]至有一字而數說者:甚至出現一個字有好幾種不同說法的現象。[2]自王輔嗣以降:自從王弼以來。王弼,字輔嗣,魏山陽人,三國時期有名的玄學家。他好談儒道,辭才超逸。主要論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3]發:主張。[4]數極:數到極點。【譯文】經典著述裡講的道理是深厚無窮的,所以各種注釋和講解的本子,自漢朝到現在,多得不勝枚舉,甚至一個字而有好幾種不同說法。拿《周易·革卦》來說,其中"已日乃孚,革而信之"一句話,自三國時王弼注釋《周易》以來,大體上都把這句話解釋成"當日還不能取得誠信,到已日才能孚信于天下萬民,已字應讀為矣音,因這句話的意思也是這樣。唯有朱熹主張讀作戊己的己。我過去和研究《易經》的和尚昙瑩讨論過這個問題,問他說:"或者讀作己(音紀)日行不行?"昙瑩說:"豈止這一種說法?就是讀作巳(音似)亦能解釋得通。"于是他解釋說:"天元分為十幹,從甲至己,己以後是庚,庚就是革,所以說'己日乃孚',意思就是說從此而開始變革了。十二辰從子到巳共六個數。應該為陽,數到極點就要變,變就成為陰,于是下邊就是午,午屬陰,所以'巳日乃孚',可以解釋為從這裡開始取得誠信了。"這都是好奇的人想穿鑿附會,便各有各的說法了。
太史慈【原文】三國當漢、魏之際,英雄虎争,一時豪傑志義之士,磊磊落落,皆非後人所能冀[1],然太史慈者尤為可稱。慈少仕東萊本郡為奏曹吏,郡與州有隙,州章劾之,慈以計敗其章,而郡得直[2]。孔融在北海為賊所圍,慈為求救于平原,突圍直出,竟得兵解融之難[3]。後劉繇為揚州刺史,慈往見之,會孫策至,或勸繇以慈為大将軍。繇曰:"我若用子義,許子将不當笑我邪?"但使慈偵視輕重,獨與一騎,卒遇策,便前鬥,正與策對[4],得其兜鍪。及繇奔豫章[5],慈為策所執,捉其手曰:"甯識神亭時邪?"又稱其烈義,為天下智士,釋縛用之[6],命撫安繇之子,經理其家[7]。孫權代策,使為建昌都尉,遂委以南方之事,督治[8]海昏。至卒時,才年四十一,葬于新吳,今洪府奉新縣也,邑人立廟敬事。乾道中封靈惠侯,予在西掖[9]當制,其詞雲:"神早赴孔融,雅謂青州之烈士。晚從孫策,遂為吳國之信臣。立廟至今,作民司命[10]。攬一同之言狀;擇二美以建侯,庶幾江表之間,尚憶神亭之事。"蓋為是也。太史慈【注釋】[1]冀:比冀,比較。[2]而郡得直:這樣郡守的冤屈才得以澄清。[3]"孔融在北海……竟得兵解融之難"四句:孔融在北海郡當太守時被賊寇包圍,太史慈為他到平原(今屬山東)求救兵,單身沖出包圍,終于搬來劉備的兵馬,解了孔融的圍困。[4]正與策對:與孫策惡鬥一場。[5]奔:奔逃。[6]釋縛用之:為太史慈松綁,并任命他為大将。[7]經理其家:安排好他家人的生活。[8]督治:督率治理。[9]西掖:中書或中書省。[10]作民司命:被人們尊敬地奉養。【譯文】三國時正當漢、魏兩朝交替,英雄龍争虎鬥,一時有志氣的豪傑們,磊磊落落,都是後人比不上的,至于太史慈這人,則尤其應當稱頌。他年輕時在他故鄉東萊郡(今山東半島一帶)擔任奏曹吏,郡守和州官有矛盾,州官上奏章彈劾郡守,太史慈用計破壞了他的誣告,郡守的冤屈才獲得澄清。孔融在北海(今山東壽光東南)郡當太守時被賊寇包圍,太史慈為他到平原(今屬山東)求救兵,單身沖出包圍,終于搬來劉備的兵馬,解了孔融的圍。後來劉繇當揚州刺史時,太史慈去求見,正好孫策領兵來攻揚州,有人勸劉繇任命太史慈為大将軍,抗拒孫策,劉繇覺得太史慈資曆太低,便說:"我如果用子義(太史慈字)為将,恐怕許子将要笑話我部下無能人。"于是僅派太史慈一人一馬去前方偵察孫策軍隊的輕重,在神亭的地方與孫策相遇,雙方便打起來,與孫策惡鬥一場,奪得孫策的頭盔回來。後來劉繇失敗逃往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史慈被孫策擒獲,孫策握着他的手說:"還記得咱二人在神亭時那場惡鬥嗎?"又稱贊太史慈忠義勇烈,是當今天下有才能的人,便為太史慈松綁,任用他為将,并讓太史慈去安撫劉繇的兒子,安排好劉繇家屬的生活。孫權代替孫策在東吳執政後,任使太史慈為建昌(今江西奉新)都尉,遂委派他管理吳國南方的軍政事務,設衙門于海昏(今江西永修)。到他去世時,年僅41歲,葬他于新吳,就是現在洪府奉新縣,當地的人給他蓋了廟來祭祀他。宋孝宗乾道年間,皇帝又下诏封太史慈為靈惠侯,被尊敬為神。我當時在朝廷西宮門的辦公處擔任起草文告的官職,寫了祭太史慈廟的祭詞,說:"太史慈早年營救孔融,被譽為青州之烈士。晚年随從孫策,成為吳國之信臣。自從建廟祭祀到現在,為人們所尊奉。總攬所言之情狀,用封侯建廟二件美善的事來敬奉,為了使長江流域一帶的百姓,都記得在神亭大戰的壯烈。"就是這個事。
漢文帝受言【原文】漢文帝即位十三年,齊太倉令淳于意有罪當刑[1],其女缇萦,年十四,随至長安,上書願沒入[2]為官婢,以贖父刑罪。帝憐悲其意,即下令除肉刑。丞相張蒼、禦史大夫馮敬議,請定律,當斬右止者反棄市[3],笞者杖背五百至三百,亦多死,徒有輕刑之名,實多殺人。其三族之罪[4],又不乘時建明,以負天子德意,蒼、敬可謂具臣[5]矣。史稱文帝止辇受言[6],今以一女子上書,躬自省覽,即除數千載所行之刑,曾不留難,然則天下事豈複有稽滞不決者哉?所謂集上書囊以為殿帷[7],蓋凡囊封之書,必至前也。【注釋】[1]有罪當刑:犯了法當受刑罰。[2]沒入:進入隊伍,充當。[3]當斬右止者反棄市:應當砍去右腳的,反而改為殺頭的死刑。[4]其三族之罪:古時刑法嚴苛,如有人犯了重罪,則不僅本人被殺,還要株連三族。[5]具臣:用來充數的臣子,比喻不稱職。[6]止辇受言:史書記載,漢文帝善于納谏,每次出外視察,隻要有官員上書陳言者,哪怕是正在路上,也一定會停下車馬,聽受其言。[7]集上書囊以為殿帷:将裝意見書的袋子拿來做宮殿前的帷幕。【譯文】漢文帝即位的第十三年,齊地擔任管理接收漕糧的太倉令淳于意,有罪得受刑罰,他的女兒缇萦,才14歲,随着押淳于意的差役一同到了京城長安。缇萦上書漢文帝,願自己去充當官婢,以換取免除父親的刑罰。文帝憐憫她的孝順,免了她父親的罪,并下令廢除肉刑。丞相張蒼和禦史大夫馮敬商議,請重新制定刑律,結果,本來應當砍去右腳的,反而改為殺頭的死刑,該定拷打的,要在脊背上打五百或三百了,亦多有被打死的。空有減輕肉刑的名義,實際上反而多殺了人。至于株連三族的大罪,又不趁修訂刑律時加以改變确定,結果實在是辜負了皇帝憐恤犯人的好意,張蒼和馮敬真可謂是不稱職的臣子了。史書上稱漢文帝能停下車聽取百官和人民的意見,如今以一個女子上書,能親自批閱,并因此立即廢除沿用了幾千年的肉刑,沒有一點留難,如像這樣去處理天下的事,還有什麼事會拖拉不決的呢?如果皇帝要用裝意見書的囊袋來做宮殿前的帷幕,那麼裝有奏書的袋子就會源源不斷地收到了。
丹青引【原文】杜子美《丹青引贈曹将軍霸》雲:"先帝天馬玉花骢,畫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牽來赤墀[1]下,迥立阊阖生長風[2]。诏謂将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玉花卻在禦榻上,榻上廷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3]、太仆[4]皆惆怅。"讀者或不曉其旨,以為畫馬奪真,圉人、太仆所為不樂,是不然。圉人、太仆蓋牧養官曹及馭者,而黃金之賜,乃畫史得之,是以惆怅,杜公之意深矣。又《觀曹将軍畫馬圖》雲:"曾貌先帝照夜白[5],龍池十日飛霹靂。内府殷紅瑪瑙盤,婕妤傳召才人索。"亦此意也。【注釋】[1]赤墀:皇宮中的台階,因其以赤色丹漆塗飾,所以有此稱呼。[2]迥立阊阖生長風:卓然站在殿前四蹄生風。阊阖,宮門的正門。[3]圉人:養馬的官員。[4]太仆:為天子執禦,掌輿馬畜牧的官員。[5]照夜白:馬的名字,因為其毛色雪白,可以照夜,故有此名。【譯文】杜甫寫的《丹青引贈曹将軍霸》一詩中寫道:"先帝乘坐的禦馬玉花骢,在畫家的大筆下畫得确實與衆不同。把馬牽到殿下的台階旁,卓然站在殿前四蹄生風。皇帝下诏讓将軍展開畫絹,用心揮筆在絹上慘淡經營,不一會精神抖擻的龍馬躍然絹上,一下子把世上的凡馬都壓倒了。畫出的玉花骢被捧到禦床之上,床上的馬和殿下的馬相對地屹立着。皇帝含笑催促快賞金銀,養馬人和管馬的官心裡都十分惆怅。"讀這段詩的人或許不知道其意思,以為畫馬可以奪真,所以養馬人和管馬的官心中不高興。這是不對的。意思是圉人和太仆是養馬的和管馬的人,而卻把黃金賞給畫馬的人,所以他們心裡不高興,杜甫這樣說,其中還含有深意。另外杜甫還有《觀曹将軍畫馬圖》一詩說:"曾經給先帝的名馬照夜白畫過像,使龍池(唐明皇舊居)十天裡都仿佛聽到龍馬飛騰的蹄聲。皇宮裡用殷紅色的瑪瑙盤裝上金銀,女官們有的傳旨有的讓快去取出。"亦是賞賜畫家的意思。
詩文當句對【原文】唐人詩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對偶,謂之當句對。蓋起于《楚辭》"蕙蒸蘭藉"、"桂酒椒漿"、"桂棹蘭枻"、"斫冰積雪"。自齊、梁以來,江文通[1]、庾子山[2]諸人亦如此。如王勃《宴滕王閣序》一篇皆然。謂若"襟[3]三江帶五湖,控蠻荊引瓯越;龍光牛鬥,徐孺陳蕃;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鶴汀凫渚,桂殿蘭宮,鐘鳴鼎食之家,青雀黃龍之軸;落霞孤鹜,秋水長天;天高地迥,興盡悲來;宇宙盈虛,丘墟已矣"之辭是也。于公異《破朱泚露布》亦然。如"堯、舜、禹、湯之德,統元立極之君;卧鼓偃旗,養威蓄銳;夾川陸而左旋右抽,抵丘陵而浸淫布濩;聲塞宇宙,氣雄钲鼓[4];貙兕作威,風雲動色;乘其跆藉[5],取彼鲸鲵[6];自卯及酉,來拒複攻;山傾河洩,霆鬥雷馳;自北徂南,輿屍折首;左武右文,銷鋒鑄镝"之辭是也。杜詩:"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飛鹭晚悠悠[7];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書簽藥裡封蛛網,野店山橋送馬蹄;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犬羊曾爛漫,宮阙尚蕭條;蛟龍引子過,荷芰逐花低;幹戈況複塵随眼[8],鬓發還應雪滿頭;百萬傳深入,環區望匪他。象床玉手,萬草千花;落絮遊絲,随風照日;青袍白馬,金谷銅駝;竹寒沙碧,菱刺藤梢;長年三老,捩舵開頭[9];門巷荊棘底,君臣豺虎邊;養拙幹戈,全生麋鹿;舍舟策馬,拖玉腰金;高江急峽,翠木蒼藤,古廟杉松,歲時伏臘,三分割據[10],萬古雲霄,伯仲之間,指揮若定,桃蹊李徑,栀子紅椒,庾信羅含,春來秋去,楓林桔樹,複道重樓"之類,不可勝舉。李義山[11]一詩,其題曰《當句有對》雲:"密迩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幹。但覺遊蜂饒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鸾。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其他詩句中,如"青女素蛾"對"月中霜裡";"黃葉風雨"對"青樓管弦";"骨肉書題"對"蕙蘭蹊徑";"花須柳眼"對"紫蝶黃蜂";"重吟細把"對"已落猶開";"急鼓疏鐘"對"休燈滅燭";"江魚朔雁"對"秦樹嵩雲";"萬戶千門"對"鳳朝露夜",如是者[12]甚多。【注釋】[1]江文通: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詩人。[2]庾子山:即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早期在梁宮廷,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作家,作品富麗冶豔;後期到了北朝,文章一轉而為沉郁頓挫,蒼勁悲涼。[3]襟:連接。[4]钲鼓:钲和鼓。古代行軍或歌舞時用以指揮進退、動靜的兩種樂器。[5]跆藉:踐踏。[6]鲸鲵:本指鲸魚,此處代指兇惡的敵人。[7]浴凫:在水中遊的野鴨。[8]幹戈:指戰争。[9]捩:扭轉。[10]三分割據:指魏蜀吳三國分天下。[11]李義山:即李商隐,字義山,晚唐著名詩人,其詩風格纖麗哀婉,為人稱道。[12]如是者:這樣的例子。【譯文】唐朝人的詩文,常有在一句當中自成對偶的,這叫做"當句對"。它是起于《楚辭》裡的"蕙蒸蘭藉"、"桂酒椒漿"、"桂棹蘭枻"、"斫冰積雪"這些句子。自南北朝以來,詩人江淹、庾信等人,亦是這樣。再如唐朝王勃寫的《宴滕王閣序》這篇文章中的"當句對"更多。像"襟三江帶五湖,控蠻荊引瓯越;龍光牛鬥,徐孺陳蕃;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鶴汀凫渚,桂殿蘭宮;鐘鳴鼎食之家,青雀黃龍之軸;落霞孤鹜,秋水長天;天高地迥,興盡悲來;宇宙盈虛,丘墟已矣"之辭是也。于公異《破朱泚露布》也是這樣,像"堯舜禹湯之德,統元立極之君;卧鼓偃旗,養威蓄銳;夾川陸而左旋右抽,抵丘陵而浸淫布濩;聲塞宇宙,氣雄钲鼓;貙兕作威,風雲動色;乘其跆藉,取彼鲸鲵;自卯及酉,來拒複攻;山傾河洩,霆鬥雷馳;自北徂南,輿屍折首;左武右文,銷鋒鑄镝"等辭都是。杜甫的詩中有"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飛鹭晚悠悠;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書簽藥裡封蛛網,野店山橋送馬蹄;戎馬不如歸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犬羊曾爛漫,宮阙尚蕭條;蛟龍引子過,荷芰逐花低;幹戈況複塵随眼,鬓發還應雪滿頭;百萬傳深入,環區望匪他。象床玉手,萬草千花;落絮遊絲,随風照日;青袍白馬,金谷銅駝;竹寒沙碧,菱刺藤梢;長年三老,捩舵開頭;門巷荊棘底,君臣豺虎邊;養拙幹戈,全生麋鹿;舍舟策馬,拖玉腰金;高江急峽,翠木蒼藤,古廟杉松,歲時伏臘,三分割據,萬古雲霄,伯仲之間,指揮若定,桃蹊李徑,栀子紅椒,庾信羅含,春來秋去,楓林桔樹,複道重樓"之類,亦是多得不勝枚舉。李商隐寫過一首詩,其題目就叫《當句有對》,内容是:"密迩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幹。但覺遊蜂饒舞蝶,豈知孤鳳憶離鸾。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在他的其他詩句中,比如"青女素蛾"對"月中霜裡";"黃葉風雨"對"青樓管弦";"骨肉書題"對"蕙蘭蹊徑";"花須柳眼"對"紫蝶黃蜂";"重吟細把"對"已落猶開";"急鼓疏鐘"對"休燈滅燭";"江魚朔雁"對"秦樹嵩雲";"萬戶千門"對"鳳朝露夜",等等。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
東坡明正【原文】東坡《明正》一篇送于伋失官東歸雲:"子之失官,有為子悲如子之自悲者乎?有如子之父兄妻子之為子悲者乎?子之所以悲者,惑于得也;父兄妻子之所以悲者,惑于愛[1]也。"按《戰國策》齊鄒忌謂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2],徐公何能及公也。"複問其妾與客,皆言"徐公不若君之美"。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3]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東坡之斡旋[4],蓋取諸此。然《四菩薩閣記》雲:"此畫乃先君之所嗜[5],既免喪,以施浮圖惟簡,曰:'此唐明皇帝之所不能守者,而況于餘乎!餘惟自度不能長守此也,是以與子。'"而其末雲:"轼之以是與子者,凡以為先君舍也。"與初辭意益不同,晚學[6]所不曉也。【注釋】[1]惑于愛:是因為愛護你。[2]美甚:甚美,非常美。[3]私:親厚。[4]斡旋:調解。[5]嗜:珍愛。[6]晚學:晚生後輩,對自己的謙詞。【譯文】蘇東坡寫了《明正》這篇文章,是送于伋被免官東回故鄉的,文章說:"你被免去官職,有沒有因此而為你悲傷,像你自己一樣悲傷的人呢?有沒有像你父兄妻子一樣為你悲傷的人呢?你自己所以悲傷,是被計較得失所迷惑;父兄妻子所以為你悲傷,是因為愛護你。"根據《戰國策》裡記載,齊國的鄒忌曾對妻子說:"我的相貌比城北的徐公,誰長得漂亮?"他的妻子說:"當然是你長得漂亮多了,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鄒忌又問他的小老婆和客人,都說:"徐公不如你長得漂亮。"晚上,鄒忌躺在床上想:"妻子說我比徐公漂亮,是因為她愛我;小老婆說我漂亮是因為怕我,客人說我漂亮是因為有事求我幫忙的。"蘇東坡用來調解于伋失官的悲傷的做法,就是從這裡套來的。但他在《四菩薩閣記》那篇文章裡說:"這畫是我父親生前所珍愛的,既然沒有失去,便布施給和尚惟簡,并且說:'這是唐明皇的遺物,他不能讓子孫永遠保存這幅畫,何況我呢?我自覺不能長期擁有這幅畫,所以才取出贈送給你。'"而在這篇文章末尾又說:"我所以把這幅畫送給你,都是代替我父親施舍的。"與文章開頭的意思又不相同,這是我無法理解的。
無望之禍【原文】自古無望之禍[1]玉石俱焚者,釋氏謂之劫數,然固自有幸不幸者。漢武帝以望氣者言長安獄中有天子氣,于是遣使者分條中都官诏獄系者,亡輕重[2]一切皆殺之,獨郡邸獄系者[3],賴丙吉得生。隋炀帝令嵩山道士潘誕合煉金丹不成,雲無石膽石髓,若得童男女膽髓各三斛六鬥,可以代之,帝怒斬誕。其後方士言李氏當為天子,勸帝盡誅海内李姓。以炀帝之無道嗜殺人,不啻[4]草莽,而二說偶[5]不行。唐太宗以李淳風言女武當王,已在宮中,欲取疑似音者殺之,賴淳風谏而止。以太宗之賢尚如此,豈不雲幸不幸哉!【注釋】[1]無望之禍:即無妄之災,突如其來的災禍。[2]亡輕重:不分罪行輕重。[3]獨郡邸獄系者:隻有藩王親屬被關進監獄的。郡邸獄,漢朝王侯、郡守府邸中所設的監獄。屬大鴻胪。[4]不啻:不下于。[5]偶:偶爾,碰巧。【譯文】自古以來飛來橫禍會玉石俱焚,佛家稱之為"劫數",但是也有有幸和不幸的。漢武帝時有望氣的術士,對漢武帝說長安監獄裡有天子氣,于是漢武帝便派了使臣分頭下令給京都裡的有關京官,提出各獄犯人,不論罪行輕重,統統處決,隻有藩王親屬被關入監獄的,靠廷尉監丙吉的幫忙才得以逃生。隋炀帝讓嵩山道士潘誕合煉金丹,一直煉不成,說是缺石膽石髓,如能弄到童男童女的膽、髓各三斛六鬥,可以代替,炀帝大怒,把潘誕合殺了。後來方士又對炀帝說李姓當為天子,勸炀帝把全國姓李的統統殺掉。像隋炀帝那樣喜歡殺人的無道昏君,與土匪差不多,以上二件事,他不過碰巧沒做罷了。唐太宗聽李淳風說以後姓武的女子當為天子,并且已進了皇宮,便打算把可疑的宮女都殺掉,幸虧李淳風加以進谏,才沒實行。像唐太宗這樣英明的皇帝尚且如此,所以說是有幸和有不幸的。
周世宗【原文】周世宗英毅[1]雄傑,以衰亂之世,區區五六年間,威武之聲[2],震懾夷夏[3],可謂一時賢主,而享年不及四十,身沒半歲[4],國随以亡。固天方[5]授宋,使之驅除。然考[6]其行事,失于好殺,用法太嚴,群臣職事,小有不舉[7],往往置之極刑,雖素有才幹聲名,無所開宥[8],此其所短也。薛居正[9]《舊史》紀載翰林醫官馬道元進狀,訴壽州界被賊殺其子,獲正賊[10]見在宿州,本州不為勘斷。帝大怒,遣窦儀乘驲往按之。及獄成,坐族死者二十四人。儀奉辭之日,帝旨甚峻,故儀之用刑,傷于深刻,知州趙砺坐除名。此事本隻馬氏子一人遭殺,何至于族誅二十四家,其他可以類推矣。《太祖實錄·窦儀傳》有此事,史臣但歸咎于儀雲。【注釋】[1]英毅:英明果決。[2]威武之聲:威望和雄強的名聲。[3]夷夏:四夷和華夏,意即整個中國。[4]身沒半歲:死後半年。身沒,指身死。半歲,半年。[5]天方:天意,上天。[6]考:考察。[7]小有不舉:稍微有一點過錯。[8]開宥:開脫,寬容,原諒。[9]薛居正:字子平,開封人,北宋大臣,少有大志,好學不倦。曾監修《五代史》,又名《梁唐晉漢周書》。後世為别于歐陽修《新五代史》,改作《舊勢勝學五代史》,通稱《舊五代史》。[10]正賊:主犯。[11]勘斷:審查判斷。[12]坐:定罪。族:親屬,泛指同姓之親。[13]旨:旨意。[14]坐除名:因此受牽連而丢掉官職。【譯文】周世宗柴榮是個英明果敢的豪傑,處于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僅用短短的五六年時間,威望和名聲便震懾了整個中國,真可謂是一代賢能的君主,可是他卻沒活到40歲,死後不過半年,國家就随之滅亡了。這恐怕是天意屬于宋,才讓他為宋朝建國掃清了道路。但是考察他一生所做的事,其失策的地方在于他的好殺,動用刑法太嚴,他手下的官員,稍有一點過錯,往往要處以重刑殺掉。所以他雖具富有才幹的聲望和名聲,而不知道寬容,這是他的短處。薛居正主編的《舊五代史》記載有翰林院醫官馬道元曾進狀子給世宗,訴說自己的兒子在壽州(今安徽壽縣)境内被賊殺死,現主犯已存宿州(今安徽宿縣)被捕,當地州官不認真斷理此案。世宗大怒,派大臣窦儀乘驿站快馬去處理此案。審理結果,牽連處死了24個人及其家屬。這是因為窦儀奉命的時候,世宗的旨意十分嚴厲,所以窦儀用刑便過于深刻,知州趙砺亦因此被撤職。這件事本來隻是馬氏的一個兒子遭殺,怎能夠連誅24家的族人呢?其他事也可類推了。《太祖實錄·窦儀傳》都記載了這件事,但史官卻把這件事的過錯歸罪到窦儀身上。
鄭權【原文】唐穆宗時,以工部尚書鄭權為嶺南節度使,卿大夫相率為詩送之[1]。韓文公作序,言:"權功德可稱道。家屬百人,無數畝之宅,僦[2]屋以居,可謂貴而能貧,為仁者不富之效也[3]。"《舊唐史》權傳雲:"權在京師,以家人數多,奉入不足,求為鎮[4],有中人之助,南海多珍貨,權頗積聚以遺之,大為朝士所嗤。"又《薛廷老傳》雲:"鄭權因鄭注得廣州節度,權至鎮,盡以公家珍寶赴京師,以酬恩地[5]。廷老以右拾遺上疏,請按[6]權罪,中人由是切齒[7]。"然則其為人,乃貪邪之士爾!韓公以為仁者何邪?【注釋】[1]為詩送之:寫詩為他送行。[2]僦:租賃。[3]效:仿效。[4]求為鎮:請求到地方鎮上做地方官。[5]恩地:唐以來對師門的稱呼,此處指代鄭注,因他幫鄭權謀官,對鄭權有恩。[6]按:考察,探究。[7]切齒:痛恨,咬牙切齒的樣子。【譯文】唐朝穆宗時,把工部尚書鄭權外調到嶺南任節度使,朝内百官先後寫詩為他送行。韓愈作了一篇序說:"權的功績和道德可以稱得上人的楷模,家屬有100人,卻沒有一所幾畝地大的住宅,隻好租賃别人的房子居住,真可以說是身居顯貴而又能過貧苦生活,這是那些為富不仁的人應該仿效的。"《舊唐書·鄭權傳》裡說:"鄭權在京都時,因家裡人口太多,薪俸不夠家庭開支,求到地方上做地方長官,得到掌權太監們的幫助。南海地方有很多珍貴的出産,鄭權到任後積累了不少送給太監們,這件事受到朝内官員們的恥笑。"又有《薛廷老傳》裡說:"鄭權因有鄭注的幫助才得到廣州節度使的職務,權到任後,把官庫裡藏的珍寶統統運到京都,用以酬謝鄭注。薛廷老當時擔任右拾遺的官,因此上奏疏給皇帝,請把鄭權治罪,為此宦官們非常痛恨廷老。"根據這些記載,鄭權是個貪婪的贓官,韓愈卻又說他仁德,又是為什麼呢?
資治通鑒【原文】司馬公修《資治通鑒》,辟範夢得為官屬[1],嘗以手帖論缵述之要[2],大抵欲如《左傳》叙事之體。又雲:"凡年号皆以後來者[3]為定。如武德元年,則從正月,便為唐高祖,更不稱隋義甯二年。梁開平元年正月,便不稱唐天佑四年。"故此書用以為法。然究其所窮,頗有窒[4]而不通之處。公意正以《春秋》定公為例,于未即位,即書正月為其元年。然昭公以去年十二月薨,則次年之事,不得複系于昭。故定雖未立,自當追書[5]。兼經文至簡,不過一二十字,一覽可以了解。若《通鑒》則不侔[6],隋炀帝大業十三年,便以為恭皇帝上,直到下卷之末,恭帝立,始改義甯,後一卷,則為唐高祖。蓋凡涉曆三卷,而炀帝固存,方書其在江都時事。明皇後卷之首,标為肅宗至德元載,至一卷之半,方書太子即位。代宗下卷雲:"上方勵精求治,不次[7]用人。"乃是德宗也。莊宗同光四年,便系于天成,以為明宗,而卷内書命李嗣源讨邺,至次卷首,莊宗方殂[8]。潞王清泰三年,便标為晉高祖,而卷内書石敬瑭反,至卷末始為晉天福。凡此之類,殊費分說[9]。此外,如晉,宋諸胡僭[10]國,所封建王公,及除[11]拜卿相,纖悉必書[12],有至二百字者。又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連乞都卒,魏都坐大官章安侯封懿、天部大人白馬文正公崔宏、宜都文成王穆觀、鎮遠将軍平舒侯燕鳳、平昌宣王和其奴卒,皆無關于社稷治亂。而周勃薨,乃不書。及書漢章帝行幸長安,進幸槐裡,岐山,又幸[13]長平,禦池陽宮,東至高陵,十二月丁亥還宮;又乙未幸東阿,北登太行山,至天井關,夏四月乙卯還宮。又書魏主七月戊子如魚池,登青岡原,甲午還宮;八月己亥如[14]彌澤,甲寅登牛頭山,甲子還宮。如此行役[15],無歲無之[16],皆可省也。【注釋】[1]辟:征召、聘請。官屬:官員。[2]缵述之要:編輯的要點。[3]後來者:延續下去的那個。[4]窒:窒息,阻塞。[5]追書:追記。司馬光[6]不侔:不能同等看待。侔,相等,齊。[7]不次:不依尋常次序。意即超擢,破格。[8]殂:死去。[9]殊費分說:解釋起來非常費力。殊,很。分說,解釋,注解。[10]僭:僭越,超越本分,多指地位低下者冒用上主的名義或禮儀、器物。[11]除:任命官職。[12]纖悉必書:連細枝末節都詳盡記述。[13]幸:帝王到達某個地方稱幸或者臨幸。[14]如:到達。[15]行役:行旅,出行。[16]無歲無之:沒有哪一歲沒有,意即每年都有。【譯文】司馬光奉旨編《資治通鑒》,聘請範祖禹參加編輯,常常親筆寫一些手谕給他,講述編輯要點,大體要求同《左傳》一樣編年叙事的體例。又說:"凡同一年内的年号,都要用後來延續下去的那個為準。如唐高祖武德元年,同時又是隋恭帝義甯二年,則從正月起便是唐高祖,不稱隋義甯二年。五代梁開平元年正月,就不稱唐天佑四年。"所以,這部書凡遇到同一年内有兩個年号的都采用這種辦法。但要仔細研究一下,就覺得有不通的地方。司馬光的本意是以《春秋》魯定公為例,在他沒有即位時,就記正月是他的元年。但是,因為昭公死于去年十二月,第二年的事,當然不能再放到昭公名下,所以這時定公雖然還沒有當國君,自然得把前幾個月追記在他的名下。況且,《春秋》經文十分簡單,不過一二十字,一覽可知。但《通鑒》就不能同等看待。比如,隋炀帝大業十三年,便标題為隋恭皇帝上卷,但直至下卷末尾,恭帝即位,才改元義甯;緊接着便是唐高祖武德元年。這裡前後共涉及三卷,而這時候隋炀帝還在世,内文說的是他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的事。唐明皇後卷的開頭,标明為唐肅宗至德元年,到一卷的一半,才寫到太子即位。唐代宗下卷又說:"皇上正在振奮精神努力治國,不斷破格使用人才。"說的卻是唐德宗的事。唐莊宗同光四年,便放到明宗紀年,而卷内卻記載皇帝命李嗣源(明宗本名)去征讨邺郡(今河南安陽一帶),到下一卷初,莊宗才駕崩。潞王清泰三年,便标題為晉高祖,而卷内記載有石敬瑭(晉高祖本名)叛亂,直到卷末,才有晉天福的年号。像這些東西,解釋起來十分費力。此外,還有晉、宋等不屬正統、割據一方的少數民族國家,他們封的王公位,以及任命的大臣、宰相,記得十分詳盡,有的記到二百字之多。又如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連乞都病卒,魏國的章安侯封懿卒,還記有文正公崔宏、文成王穆觀、平舒侯燕鳳、平昌宣王和他的奴仆等人病故,都是無關國家政權和社會安定的人。而有關漢朝曆史變化的周勃之死,卻沒有記載。還有記載漢章帝出遊長安(今陝西西安),并遊槐裡、岐山,又到長平,住進池陽宮,往東到高陵(以上各地均在今陝西省),十二月丁亥還宮;又乙未遊幸東阿,北登太行山,到天井關,夏天四月乙卯回到宮裡。又記有魏國國君七月戊子到魚池,遊覽青岡原,甲午回宮;八月己亥又到彌澤,甲寅登牛頭山遊覽,甲子回宮等。像這些遊覽情況,每年都有,完全可以省略不記。
漢唐二武【原文】東坡雲:"古之君子,必憂治世而危[1]明主,明主有絕人[2]之資,而治世無可畏之防。"美哉斯言!漢之武帝,唐之武後[3],不可謂不明,而巫蠱[4]之禍,羅織之獄[5],天下塗炭[6],後妃公卿,交臂就戮[7],後世聞二武之名,則憎惡之。蔡确作詩,用郝甑山上元間事,宣仁謂以吾比武後;蘇轍用武帝奢侈窮兵虛耗海内為谏疏[8],哲宗謂至引漢武上方先朝。皆以之得罪。人君之立政,可不監[9]茲!【注釋】[1]危:擔心。[2]絕人:過人,比一般人強。[3]武後:武則天。[4]巫蠱:用巫術毒害人。蠱,傳說中的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專用來害人。[5]羅織之獄:網羅編造罪名讓人下獄。羅織,虛構種種罪名,對無辜者加以誣陷。[6]塗炭:爛泥和炭火,比喻極困苦的境遇。[7]交臂就戮:因為一點小事就遭到殺戮。[8]谏疏:谏,規勸君主使其改正錯誤。疏,分條說明的文字,一般指臣子向皇帝上奏。[9]監:通"鑒",借鑒,參考。【譯文】蘇東坡說:"古代道德高尚的人,必定為治理天下擔憂,為賢明的君主擔心,賢明的君主雖有過人的資質,但治理天下就要有所防備。"這句話說得真好啊!漢朝的漢武帝,唐朝的武則天,不能說不賢明,但是國家仍然有用巫術毒害人的災難,有網羅編造罪名的現象,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後宮妃子與王公大臣常因一點小事就遭到殺害,後世的人聽到漢武帝和武則天的名字,就非常憎恨厭惡他們。蔡确寫了一首詩,說的是郝甑山正月十五元宵節的事,就認為蔡确把他比作武則天;蘇轍用漢武帝奢侈豪華追求享受、用盡全部兵力發動戰争、消耗府庫使國家衰弱這些事實作為規勸皇帝使之改正錯誤的奏議,宋哲宗趙煦就認為蘇轍引用漢武帝把他與前朝相比。他們兩人都因此而被定了罪。君主治理天下,應以此為鑒!
買馬牧馬【原文】國家買馬[1],南邊于邕管,西邊于岷、黎,皆置使提督,歲所綱發者蓋逾萬匹[2],使臣、将校得遷秩轉資[3]。沿道數十州,驿程券食[4]、廄圉薪刍之費[5],其數不赀[6],而江、淮之間,本非騎兵所能展奮,又三牙遇暑月,放牧于蘇、秀以就水草[7],亦為逐處之患[8]。因讀《五代舊史》雲:"唐明宗問樞密院使範延光[9]内外馬數。對曰:'三萬五千匹。'帝歎曰:'太祖在太原,騎軍不過七千。先皇自始至終,馬才及萬。今有鐵馬如是,而不能使九州混一[10],是吾養士練将之不至也。'延光奏曰:'國家養馬太多,計一騎士之費可贍步軍五人。三萬五千騎,抵十五萬步軍,既無所施,虛耗國力。'帝曰:'誠如卿言。肥騎士而瘠吾民,民何負哉?'"明宗出于蕃戎[11],猶能以愛民為念。李克用父子以馬上立國制勝,然所蓄隻如此。今蓋數倍之矣。尺寸之功不建[12],可不惜哉!且明宗都洛陽,正臨中州,尚以為騎士無所施。然則今雖純用步卒,亦未為失計也。【注釋】[1]國家買馬:宋朝為了充實騎兵兵力。國家,本朝,即宋朝。[2]歲所綱發者蓋逾萬匹:每年成批從這些地方送往内地的馬匹大約超過一萬。綱,轉運大批貨物所實施的方法。逾,超過。[3]得遷秩轉資:得以升遷。遷,指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秩,官職級别。[4]券食:憑券供應的膳食。一般官吏所用。[5]廄圉薪刍:蓋馬廄,準備柴禾、草料。[6]不赀:無法估算。[7]放牧于蘇、秀以就水草:為了方便馬匹喝水吃草,将馬匹趕到蘇州、秀州地區放牧。[8]逐處之患:給這些地方每處都造成很大的損失。[9]範延光:字子瑰,相州臨漳人,唐明宗時曾做節度使,能征善戰,生性剛正,敢于直言勸谏。[10]混一:統一天下。[11]蕃戎:少數民族。[12]尺寸之功不建:尺寸之功(一點功勞)都未建立。【譯文】國家為了充實騎兵,在南邊的邕管(今廣西南甯),西邊的岷州(今甘肅岷縣)、黎州(今四川漢源)等邊遠地區購置馬匹,并且設有專門的機構與官員,每年成批送往内地的馬大概能超過一萬匹,管理這一事務的使臣、将校往往因此得以升遷官職。為運送這些馬匹,沿途幾十個州縣,準備驿站,招待官兵,蓋馬圈、備草料,這些費用無法估量。然而長江、淮河之間的廣大地區,本來就不适應騎兵奔馳作戰,遇到炎熱天氣,還得将幼馬趕到蘇州(今江蘇吳縣)、秀州(今浙江嘉興)一帶放牧,給各地造成很大損失。據《舊五代史》記載:"後唐明宗李嗣源詢問樞密使範延光全國的馬匹數目。範延光回答說:'有三萬五千匹馬。'唐明宗歎息道:'太祖在太原時,騎兵也不過才七千人。先皇(莊宗李存勖)自始至終,也僅有一萬匹馬。現在有這麼多的軍馬,卻不能統一天下,這是我養兵和訓練将帥還做得不夠啊。'範延光上奏說:'國家養的馬匹太多了,一個騎兵的開銷,可以養活五個步兵,三萬五千名騎兵的費用可以抵得上十五萬步兵的費用,這麼多騎兵既不能發揮作用,又白白消耗國家财力。'後唐明宗說:'确實像你說的那樣。厚養騎兵而使人民受苦,人民怎能承受得了?'"後唐明宗出生于少數民族家庭,還能想到愛護老百姓。李克用父子靠騎馬打勝仗建立國家,然而所蓄養的馬匹卻如此之少,而今所養的馬是其祖上的好幾倍,但卻一點功勞也沒有建立,真讓人為之可惜啊!何況自後唐明宗定都洛陽,面對中原,還以為騎兵無用武之地。所以,現在雖然單純使用步兵,也未必失策啊。
唐虞象刑【原文】《虞書》:"象刑惟明[1]。"象者法也。漢文帝诏,始雲:"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戮[2],而民弗犯。"武帝[3]诏亦雲:"唐虞畫象,而民不犯。"《白虎通》雲:"畫象者,其衣服象五刑也。犯墨者蒙巾[4],犯劓者赭著其衣[5],犯髌者以墨蒙其髌[6],犯宮者扉。扉,草屦[7]也,大辟者布衣無領[8]。"其說雖未必然[9],揚雄《法言》,"唐、虞象刑惟明",說者引前诏以證,然則唐、虞之所以齊民[10],禮義榮辱而已,不專于刑也。秦之末年,赭衣半道[11],而奸不息[12]。國朝之制,減死一等及胥吏兵卒配徒者,涅[13]其面而刺之,本以示辱,且使人望而識之耳。久而益多,每郡牢城營,其額常溢[14],殆至[15]十餘萬,兇盜處之恬然[16]。蓋習熟而無所恥也[17]。羅隐《讒書》雲:"九人冠而一人髽,則髽者慕而冠者勝,九人髽而一人冠,則冠者慕而髽者勝。"正謂是欤?《老子》曰:"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則為惡者吾得執而殺之,孰[19]敢?"可謂至言。荀卿謂象刑為治古[20]不然,亦正論[21]也。【注釋】[1]明:明告天下,公之于衆。[2]戮:刑罰。[3]武帝:指漢武帝。[4]犯墨者蒙巾:犯了罪應該在臉上刺墨字的人,用布蒙住他的臉以示刑罰。[5]犯劓者赭著其衣:犯了罪應該割去鼻子的人,讓他穿赭色的衣服。[6]犯髌者以墨蒙其髌:犯了罪應當挖去膝蓋骨的人,将墨汁塗在他的膝蓋骨上作為刑罰。[7]草屦:草鞋。[8]大辟者布衣無領:犯了死罪的人,讓他穿上沒有領子的布衣以代替刑罰。大辟,五刑之一,死刑。[9]未必然:未必是這樣,不一定正确。[10]齊民:人民治理得好。[11]赭衣半道:囚犯幾乎塞滿了道路。赭衣,穿赭衣的囚犯。[12]而奸不息:但是違反法令的事情卻沒有停息。[13]涅:用黑色染東西,用墨塗東西。[14]其額常溢:實際的囚犯人數常常超過規定關押罪犯的名額。[15]殆至:恐怕到了。[16]兇盜處之恬然:社會上的兇徒盜賊依然處之泰然,毫不在乎。[17]蓋習熟而無所恥也:大概是因為習以為常,所以壓根就不覺得有什麼羞恥的。[18]羅隐:字昭谏,浙江新登人,早年應試不第,曾作《讒書》,譏刺不良社會現象。黃巢起義後,歸鄉避禍。晚年跟随吳越王錢镠,曾任錢塘令、谏議大夫等職。[19]孰:如何,怎麼。[20]治古:治理古代的國家。不然:不正确。[21]正論:正确的言論。【譯文】《尚書·虞書》記載:"仿照天道以制刑法,公示于衆。"象,就是效法的意思。漢文帝的诏書開始說:"有虞氏時候,沒有肉刑,隻是畫一些衣服、帽子和花紋特異的服飾象征五刑,以示恥辱,但人民卻不犯法。"漢武帝的诏書也說:"唐堯虞舜時代以畫衣服、帽和花紋特異的服飾來象征五刑,然而人民不犯法。"《白虎通》一書記載:"以畫衣帽和花紋特異的服飾象征刑罰,這些衣服象征五種刑罰。處以在面部刺墨字這種刑罰的人,用布蒙蓋他的面部;處以割去鼻子這種刑罪的人,讓他穿赭色的衣服;處以挖去膝蓋骨這種刑罰的人,用黑墨塗其膝蓋骨;處以閹割生殖器這種刑罰的人,穿扉,扉,就是草鞋;處以死刑這種刑罰的人,穿的麻布上衣沒有領子。"這種說法也不一定對,揚雄《法言》一書認為唐堯虞舜時期采用象征性的刑罰,這個說法引用前朝皇帝的诏書作為證據。然而唐堯虞舜之所以與民相同,是因為懂得禮義光榮恥辱,而不是刻意實行刑罰啊。秦朝末年,刑罰嚴酷,犯人幾乎堵滿了道路,然而違犯法律的事卻沒有停止過。宋朝的法制規定,犯死罪被免死的和充軍發配的人,都要染黑他們的臉面并刺上字,目的是為了公示于衆和羞辱他們,并且讓人看到後知道他們犯了罪。時間一長,這些人就多了,各郡囚禁處以流放罪犯的地方,常常超過所規定的囚禁罪犯的名額,恐怕達到了十多萬人,但社會上兇犯盜賊卻滿不在乎。這大概是因為習以為常而不覺得恥辱了吧。羅隐《讒書》上說:"如果有九個人戴帽子而有一個人用麻束發,那麼用麻束發的人非常羨慕戴帽子的人,戴帽子人也很自得;如果有九個人用麻束發而隻有一個人戴帽子,那麼戴帽子的人就非常羨慕用麻束發的人,用麻束發的人就很得意。"這說明了什麼呢?《老子》一書上說:"老百姓常常是不怕死的,為何以死刑來使老百姓害怕呢?如果讓老百姓經常害怕死,那麼我捉到作惡多端的人就殺了他,這樣一來,誰還敢犯罪呢?"這可說是至理名言。荀卿認為上古唐虞時代用象征性的刑罰治理國家不對,也是一種正确的論述。
朱溫三事【原文】義理所在,雖盜賊兇悖之人[1],亦有不能違者。劉仁恭為盧龍節度使,其子守文守滄州,朱全忠引兵攻之[2],城中食盡,使人說以早降。守文應之曰:"仆[3]于幽州,父子也,梁王方以大義服天下,若子叛父而來,将安用之[4]?"全忠愧其辭直,為之緩攻。其後還師,悉焚諸營資糧,在舟中者鑿而沉之。守文遺[5]全忠書曰:"城中數萬口,不食[6]數月矣,與其焚之為煙,沉之為泥,願乞其所餘以救之。"全忠為之留數囷,滄人賴以濟[7]。及篡唐[8]之後,蘇循及其子楷,自謂有功于梁,當不次擢用[9]。全忠薄[10]其為人,以其為唐鸱枭[11],賣國求利,勒循緻仕,斥楷歸田裡[12]。宋州節度使進瑞麥[13],省之不怿[14],曰:"宋州今年水災,百姓不足,何用此為?"遣中使诘責[15]之,縣令除名。此三事,在他人為之不足道,于全忠則為可書矣,所謂憎而知其善也。【注釋】[1]盜賊兇悖之人:背叛朝廷的兇狠暴虐的盜賊。[2]全忠:後梁太祖朱溫,起初參加黃巢起義,降唐時被唐僖宗賜名全忠。引兵:帶領軍隊。[3]仆:我,謙辭。[4]将安用之:你将如何任用、安置他呢?[5]遺:贈送,這裡表示給朱溫寫信。[6]不食:沒有東西吃。[7]濟:活命。[8]篡唐:篡奪大唐江山。[9]當不次擢用:應當被破格提拔。擢用,任用。[10]薄:輕視,鄙薄。[11]鸱枭:同"鸱鸮",這裡代指罪人。[12]勒循緻仕,斥楷歸田裡:勒令蘇循辭官回鄉,将蘇楷削職為民。勒,勒令,強令。[13]瑞麥:一株多穗或異株同穗的麥子。古時将此當做吉祥的兆頭。[14]不怿:不高興。[15]诘責:诘問責備。【譯文】義理無所不在,即使是背叛朝廷的兇惡盜賊,有時也不違背。唐朝末年,劉仁恭任盧龍節度使,他的兒子劉守文駐守滄州(今屬河北),朱溫(賜名全忠)率兵圍攻滄州,滄州城中能吃的東西都吃完了,但仍苦苦堅守,朱溫派人勸說劉守文早日投降。劉守文回答說:"我和劉仁恭是父子關系,梁王你正用正義征服天下,如果當兒子的背叛了父親而投靠你,你将如何任用他呢?"朱溫聽了劉守文的正直言辭,感到很慚愧,就減緩了攻勢。後來,朱溫撤軍,準備把各軍營中的糧草全部燒掉,河中的糧船也都鑿沉在水中。劉守文寫信給朱溫,說:"滄州城中幾萬軍民,已好幾個月沒東西吃了,你與其把糧草燒成煙灰,沉沒在水中爛成泥,不如發點慈悲,把剩餘的糧草用來救活滄州城中的軍民。"朱溫就留了幾座糧倉沒有燒,滄州城中的軍民靠此得以活命。到了朱溫篡奪唐朝江山,做了後梁皇帝後,蘇循和他的兒子蘇楷,自以為對後梁有功,應該被破格提拔重用。而朱溫卻看不起他父子倆的人品,認為他們是唐朝的罪人,賣國求榮,牟取私利,便勒令蘇循辭官回家,蘇楷削職為民。宋州(今河南商丘)節度使進奉象征吉祥的多穗麥子,朱溫看了很不高興,說:"宋州今年發水災,老百姓缺食少衣,為什麼還要進奉祥瑞征兆?"并派宮中的宦官到宋州責備節度使,還罷免了進獻瑞麥的縣令。這三件事,對于其他人來說不值得提及,但對朱溫來說,卻值得大書特書,這就是憎恨一個人也要知道他有好的一面。
文字潤筆【原文】作文受謝[1],自晉、宋以來有之,至唐始盛。《李邕傳》:"邕尤長碑頌[2],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3],多赍持[4]金帛,往求其文。前後所制,凡數百首,受納饋遺,亦至巨萬。時議以為自古鬻文獲财,未有如邕者。"故杜詩雲:"幹谒[5]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鈎,麒麟織成罽。紫骝随劍幾,義取無虛歲。"又有《送斛斯六官詩》雲:"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錢。本賣文為活,翻令室倒懸。"蓋笑之也。韓愈撰《平淮西碑》,憲宗以石本賜韓宏,宏寄絹五百匹;作王用碑,用男[6]寄鞍馬并白玉帶。劉義持愈金數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愈不能止。劉禹錫祭愈文雲:"公鼎侯碑[7],志隧表阡[8],一字之價,辇金如山[9]。"皇甫湜為裴度作《福先寺碑》,度贈彩以車馬缯[10]甚厚,湜大怒曰:"碑三千字,字三缣[11],何遇我薄邪[12]?"度笑酬以絹五千匹。穆宗诏蕭撰成德王士真碑,辭曰:"王承宗事無可書,又撰進[13]之後,例得贶遺[14],若黾[15]勉受之,則非平生之志。"帝從其請。文宗時,長安中争為碑志,若市買然[16]。大官卒,其門如市,至有喧競争緻[17],不由喪家。裴均之子,持萬缣詣[18]韋貫之求銘,貫之曰:"吾甯餓死,豈忍為此哉?"白居易《修香山寺記》,曰:"予與元微之,定交于生死之間。微之将薨,以墓志文見托,既而[19]元氏之老,狀其臧獲[20]、輿馬、绫帛、洎銀鞍、玉帶之物,價當六七十萬,為謝文之贽。予念平生分,贽不當納,往反再三,訖不得已,因施茲寺。凡此利益功德,應歸微之。"柳玭善書,自禦史大夫貶泸州刺史,東川節度使顧彥晖請書德政碑。玭曰:"若以潤筆為贈,即不敢從命。"本朝此風猶存,唯蘇坡公于天下未嘗銘墓,獨銘五人,皆盛德故,謂富韓公、司馬溫公、趙清獻公、範蜀公、張文定公[24]也。此外趙康靖公、滕元發二銘,乃代文定所為者。在翰林日[25],诏[26]撰知樞密院趙瞻神道碑,亦辭不作。曾于開與彭器資為執友[27],彭之亡,曾公作銘,彭之子以金帶缣帛[28]為謝。卻之至再[29],曰:"此文本以盡朋友之義,若以貨見投,非足下所以事父執之道也。"彭子皇懼而止。此帖今藏其家。【注釋】[1]作文受謝:替人寫文章而接受别人的酬勞。作文,為别人作文,替别人寫文章。謝,答謝,謝禮。[2]長:擅長。碑頌:碑銘頌辭。[3]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朝中的官員大臣和天下各個佛寺道觀的僧人與道士。中朝,朝中,朝廷。衣冠,這裡代指朝中官員。[4]赍持:捧着,手持着。[5]幹谒:有目的地求見。[6]用男:王用的兒子。[7]公鼎侯碑:韓公你頗有盛名,位列封侯,事迹應該在石碑上銘刻。[8]志隧表阡:刻在墓志銘上。[9]辇金如山:用車馬載運金錢,堆積成山。[10]缯:泛指絲綢。[11]字三缣:每個字值三匹細絹。[12]何遇我薄邪:為何給我這麼少的東西?遇,對待。邪,語氣助詞,表疑問。[13]撰進:撰寫好後進獻給朝廷。[14]贶遺:饋贈,這裡指朝廷的賞賜。[15]黾:勉力,努力。[16]若市買然:就像市場上做買賣一樣。[17]喧競争緻:高聲喧鬧,互相争執(要為大官寫碑文)。[18]持萬缣:攜帶一萬匹細絹。詣:造訪。[19]既而:不久之後。[20]臧獲:即奴婢。輿馬:車馬。洎:到,甚至。[21]贽:酬勞。[22]訖:最後。[23]潤筆:請人作詩文書畫的報酬。[24]張文定公:即張方平。[25]在翰林日:蘇轼在翰林院做學士時。[26]诏:皇帝下诏。[27]執友:同"摯友"。[28]缣帛:細絹綢緞。[29]卻之至再:一再推辭。【譯文】替人寫文章而接受酬謝,從晉朝和劉宋時期就有了,到唐朝開始盛行。《李邕傳》記載:"李邕特别擅長寫碑銘頌辭,朝中大臣官員和天下各佛寺道觀的僧人道士,都攜帶金銀絹帛去請他寫頌文。李邕先後為别人寫了幾百首碑銘頌辭,所接受的饋贈,也達好幾萬。當時的輿論認為,自古以來賣文章發财的,沒有人比得上李邕。"所以杜甫有詩說:"幹谒滿其門,碑版照四裔。豐屋珊瑚鈎,麒麟織成罽。紫骝随劍幾,義取無虛歲。"又有《送斛斯六官詩》說:"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錢。本賣文為活,翻令室倒懸。"大概是譏笑他的。韓愈撰寫了《平淮西碑》,唐憲宗把石本賜給了韓宏,韓宏便寄了五百匹絹給韓愈,以示謝意;韓愈給王用寫碑文頌辭,王用的兒子給韓愈送去了鞍馬和白玉帶。劉義拿走了韓愈的幾斤金子,并說:"這是吹谀墳墓中的人所得到的,不如送給我劉某人作壽禮。"韓愈沒法阻止他。劉禹錫給韓愈寫的祭文中說:"你韓公有盛名,官位封侯,事迹應記在石碑上,現在銘記在墓碑上,一個字的價格,就載運金錢堆成山。"皇甫湜給裴度寫了《福先寺碑》文,裴度贈送給皇甫湜許多車馬和綢絹,皇甫湜很氣憤地說:"碑文有3000字,一個字值三匹細絹,為什麼給我這麼少的東西?"裴度趕快賠着笑臉又送了5000匹綢絹作為酬謝。唐穆宗下诏書命蕭俯為成德的王士真撰寫碑文,蕭俯推辭說:"王士真的兒子王承宗沒有什麼事迹可寫的。再說寫好進呈朝廷之後,按照慣例應得到賜物,如果勉強接受了它,那就不是我平生的志向了。"唐德宗答應了蕭俯的請示。唐文宗時,長安(今陝西西安)城中争着為别人寫碑文,就好像市場上做買賣一樣。如果有大官死了,他家門前就如同市場一樣,要求為死者撰寫碑文的人争來争去,高聲喧鬧,這連死者的家人也做不了主。裴鈞的兒子,攜帶一萬匹細絹到韋貫之家中索求碑文,貫之說:"我甯願餓死,也不忍心這樣做。"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記》中說:"我和元微之是生死之交的朋友,微之臨死時托我給他寫碑文,事過不久,元家的老人說要将他家的奴婢、車馬、绫絹、銀鞍、玉帶等價值相當于六七十萬兩白銀的東西送給我,作為我寫碑文的報酬。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交情,認為這些禮物不應該接受,元氏家前後送來多次,最後不得已而收下,施舍給香山寺。這些利益功德,應當歸于元微之。"柳玭的書法很好,他從禦史大夫貶為泸州刺史,東川(今四川遂甯)節度使顧彥晖請他給自己書寫德政碑碑文。柳玭對他說:"如果贈送給我财物作酬謝,我就不能答應你的請求。"宋朝仍然存在這種風俗,隻有蘇轼很少給别人寫碑文,隻給五個人寫過,而且還是因為這五人德高望重的緣故,這五個人是富弼、司馬光、趙清獻公、範鎮、張方平等人。此外趙康靖、滕元發二人的碑文,還是代張方平寫的。蘇轼任翰林學士時,皇帝诏令他給同知樞密院趙瞻寫碑文,蘇轼也推辭不寫。曾子開與彭器資是摯友,彭器資死後,曾子開給他寫了碑文,彭器資的兒子送給他金帶絹綢作為酬謝,曾子開推辭再三,說:"這篇碑文乃是盡朋友之情義而寫的,如果你送給我錢物,那麼這就不是你對待你父親摯友的方式了。"彭器資的兒子聽了很不好意思,趕緊收回了東西。這篇碑文現在還藏在他家中。
漢舉賢良【原文】漢武帝建元元年,诏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谏之士[1]。丞相绾[2]奏:"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3]。"奏可[4]。是時,對[5]者百餘人,帝獨善[6]莊助對,擢[7]為中大夫。後六年,當元光元年,複诏舉賢良,于是董仲舒等出焉[8]。《資治通鑒》書仲舒所對為建元。按策問[9]中雲:"朕親耕籍田[10],勸孝弟,崇有德,使者冠蓋相望,問勤勞,恤孤獨,盡思極神。"對策曰:"陰陽錯謬,氛氣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濟。"必非即位之始年也。【注釋】[1]诏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谏之士:漢武帝下诏,命令薦舉賢能、良善、剛直、敢于直言進谏的人。董仲舒[2]丞相绾:衛绾,早年跟随漢文帝,護駕左右,因謹慎小心,為文帝喜愛,任中郎将。及至景帝即位後,衛绾仍為中郎将。七國之亂時,衛绾受封為侯,因他寡言敦厚,所以仍得景帝賞識。到武帝繼位後,行激進政策,所以很快罷免了他的官職。[3]罷:罷免。[4]奏可:漢武帝準許了他的奏疏。[5]對:對答,回答漢武帝的提問。[6]善:青睐,喜愛。[7]擢:擢升,提拔。[8]董仲舒: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使儒家學說得以發揚光大之人。景帝時董仲舒擔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提出自己的基本學術主張,并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采納。此後,儒家學說盛行幾千年,成為人們立身行事的準則。出:出現,脫穎而出。[9]策問:古時采用對答形式考試的一種文體,以經義、政事為主,帝王以此來選拔人才。[10]籍田:公田。古代天子、諸侯征用民力耕種的田。勸孝弟:勸勉大家要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冠蓋相望:形容政府使者往來絡繹不絕。冠蓋,指官員的冠服和車蓋,代指官員。相望,互相看得見。孤獨:孤寡可憐之人。盡思極神:竭盡心思,集中精神。陰陽錯謬:陰氣與陽氣交錯。必非:一定不是。【譯文】漢武帝建元元年,漢武帝劉徹下诏,命朝廷大臣推舉賢能、正直、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士。丞相绾上奏說:"所推舉的賢良之才,在回答皇帝問題時,有的引用申不害、商鞅、韓非、蘇秦、張儀這些人的話,惑亂朝政,請求皇上都不要重用他們。"漢武帝同意了他的上奏。當時,全國參加考試回答漢武帝所提問題的有一百多人,漢武帝唯獨喜愛莊助的回答,就提拔他為中大夫。六年之後,正是漢武帝元光元年,漢武帝又下诏推舉良賢人才,于是董仲舒等人脫穎而出,得以重用。《資治通鑒》上說董仲舒是建元元年參加的漢武帝選拔人才的考試。按照漢武帝所出試題中所說:"我每年春天都要到田地裡看望耕地的百姓,勉勵大家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尊崇有品德的人,派出許多官員,慰問有功勞的人,撫恤孤寡的人,為此竭盡心思,全力以赴。"董仲舒回答說:"陰氣與陽氣交錯,大氣團充塞,芸芸衆生,少事幹,黎民百姓未能得到周濟。"可見,這并非是漢武帝即位那一年,即建元元年開始的。戊為武【原文】天幹"戊"字隻與"茂"同音,俗輩呼為"務",非也。吳中術者,又稱為"武"。偶閱《舊五代史》梁[1]開平元年,司天監上言日辰[2],内"戊"字請改為"武",乃知亦有所自也。今北人語多曰"武",朱溫父名誠,以"戊"類[3]"成"字,故司天谄[4]之耳。【注釋】[1]梁:後梁。[2]上言日辰:向皇帝上書解說曆法。[3]類:肖,像。[4]谄:谄媚,奉承。【譯文】在天幹中,"戊"字隻和"茂"字同音,一般的人把它讀成"務"這個音,這不對。吳中術士又讀成"武"這個音。我有次偶然閱讀《舊五代史》,看到上面說,後梁太祖開平元年間,司天監上書皇帝陳說曆法,請求把天幹中的"戊"字改用"武",我才知道"戊"讀作"武"是有其原因的。現在北方人大多讀"武"這個音,後梁皇帝朱溫的父親名字叫朱誠,"戊"字像"成"字,所以司天監才上書要求把"戊"字改用"武"字,以阿谀奉承皇帝。
女子夜績【原文】《漢·食貨志》雲:"冬,民既入[1],婦人相從夜績[2],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3]。"謂一月之中,又得半夜,為四十五日也。必[4]相從者,所以省費燎火[5],同巧拙而合習俗也[6]。《戰國策》甘茂亡秦[7]出關,遇蘇代曰:"江上之貧女,與富人女會績[8]而無燭,處女相與語,欲去之。女曰,妾以無燭故,常先至掃室布席[9],何愛[10]餘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賜妾。"以是知三代之時,民風和厚勤樸如此,非獨女子也,男子亦然。《豳風》"晝爾于茅,宵爾索绹",言晝日往取茅歸,夜作绹索,以待時用也,夜者日之餘,其為益多矣。【注釋】[1]民既入:民衆都待在家裡。[2]相從夜績:聚集在一起,晚上一同紡麻織布。績,把麻搓撚成線或繩。[3]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女子一個月可以做四十五天的活計。[4]必:一定。[5]所以:之所以是因為。省費燎火:節省燈火費用。[6]同巧拙而合習俗也:相互取長補短,時間長了,便成為一種習俗。[7]亡秦:逃離秦國。[8]會績:一同紡麻。[9]掃室布席:打掃屋子,鋪設席墊。[10]愛:吝惜。和厚:和睦淳厚。《豳風》:詩經篇章,有一個系列,多反映人民的勞作場面。茅:上山砍茅草。【譯文】《漢書·食貨志》上說:"到了冬天農閑時,老百姓都待在家中,婦女們聚集在一起,晚上紡麻織布,這樣做一個月可做45天的活。"就是說,一個月中,每天又多出半夜,這樣一個月就相當于四十五天。婦女們所以要聚集在一起,是為了節省燈火,相互取長補短,積久成俗。《戰國策》記載,甘茂逃離秦國,出了關中地區,遇見了蘇代,就對蘇代說:"江上的一個貧家女子和富家女子一起織布,自己卻沒有燈燭,一起織布的女子們一起商量,想趕走她。貧家女說:'我因為沒有燈,所以常常先到,打掃房屋,鋪設坐席,你們何必吝啬照在四周牆壁上的餘光呢?希望把多餘的光亮賜給我。"從這可以知道夏、商、周三代時期,民風是如此的淳厚、樸素、勤勞。不但婦女如此,男子也是這樣。《詩經·豳風》中說:"晝爾于茅,宵爾索绹",意思是指,白天男子上山采集茅草,晚上把茅草搓成繩子,以備冬日晚上用。夜晚作為白天的延續,它的好處很多啊。
建除十二辰【原文】建除十二辰,《史》、《漢》曆書皆不載,《日者列傳》但有"建除家以為不吉"一句。唯《淮南鴻烈解·天文訓篇》雲:"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生[1];午為定,未為執,主陷;申為破,主衡;酉為危,主杓,戍為成,主少德;亥為收,主大德;子為開,主太歲;醜為閉,主太陰。"今《會元官曆》,每月逢建、平、破、收日,皆不用,以建為月陽,破為月對,平、收随陰陽月遞互為魁罡[2]也。《酉陽雜俎·夢篇》雲:"《周禮》以日月星辰各占六夢,謂日有甲乙,月有建破。"今注無此語。《正義》曰:"按《堪輿》,黃帝問天老事[3]雲:'四月陽建于巳,破于亥,陰建于未,破于癸,是為陽破陰,陰破陽。'"今不知何出所載,但又以天幹為破,未之前聞也。【注釋】[1]主生:掌管生死。[2]魁罡:指鬥魁與天罡兩顆星。[3]問天老事:向天帝詢問事情。【譯文】與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相配的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十二辰,《史記》、《漢書》中都沒有記載,《史記·日者列傳》中僅有"專門研究建除十二辰的人認為不吉利"這樣一句話。隻有《淮南鴻烈解·天文訓篇》中說:"寅為建,卯為除,辰為滿,巳為平,主管生;午為定,未為執,主管陷;申為破,主管衡;酉為危,主管杓;戍為成,主管少德;亥為收,主管大德;子為開,主管太歲;醜為閉,主管太陰。"現在宋朝的《會元官曆》中,每月逢建、平、破、收這幾天,都不用它們來與地支相配,用建為月陽,破為月對,平、收随陰陽月次遞互為魁罡。《酉陽雜俎·夢篇》上說:"《周禮》用日、月、星、辰各算六夢的吉兇,說日有甲乙,月有建破。"現在的注釋沒有此話。《正義》上說:"按《堪輿》記載,黃帝向天老問事時說:"四月份陽建于巳,破于亥,陰建于未,破于癸,是指陽破陰,陰破陽。"現在不知道什麼書上有記載,但是,另外又用天幹為破,以前沒有聽說過。
俗語算數【原文】三三如[1]九,三四十二,二八十六,四四十六,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皆俗語算數,然《淮南子》中有之。三七二十一,蘇秦說齊王之辭也[2]。《漢書·律曆志》劉歆典領鐘律,奏其辭[3],亦雲八八六十四。杜預[4]注《左傳》,天子用八,雲八八六十四人,又六六三十六人,四四十六人。如淳、孟康、晉灼注《漢志》,亦有二八十六,三四十二,六八四十八,八八六十四等語。【注釋】[1]如:等于。[2]說:遊說。辭:言辭,話語。[3]奏:上奏,陳說。[4]杜預:字元凱,西晉杜陵人,著名的政治家和學者。他出身官宦世家,但由于受曹操等人牽連,司馬懿等人掌權時,一直未能出仕。司馬昭上台後,極力拉攏杜預。杜預主持修訂律法,給後世法律以很大影響。杜預政績卓越,在文學上也有很高造詣,曾為《左傳》作注。【譯文】三三得九,三四一十二,二八一十六,四四一十六,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六六三十六,五八四十,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這些都是人們平時計算時用的口訣,但《淮南子》一書中也有記載。三七二十一,是縱橫家蘇秦遊說齊王說過的話。而在《漢書·律曆志》記載劉歆的典領鐘律,向皇帝報告的時候,也說過八八六十四。著名學者、西晉大臣杜預在給《左傳》作注解時也說,天子用八,是說八八六十四人,又雲六六三十六人,四四一十六人。如淳、孟康、晉灼注釋的《漢書·藝文志》,也有二八一十六,三四一十二,六八四十八,八八六十四等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