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
醫院供圖
武漢晚報訊(記者張劍 通訊員鄧國歡)巨大腫瘤覆蓋整個左眼睑及眼眶,多次手術緻眼睑疤痕累累。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下簡稱同濟醫院)眼科與整形美容外科等多學科團隊聯合,成功切除了劉師傅(化姓)左眼睑的巨大腫瘤并完成眼睑再造手術。
家住英山的劉師傅今年49歲,4年前,劉師傅左下眼皮長出了一個芝麻大的小包,不疼不癢,他自己和家人對此都沒當回事兒。然而,這顆“芝麻”卻不斷變大,長成了“鴿子蛋”,而且開始破損潰爛流膿,很是痛苦。
2016年9月,劉師傅到當地醫院就診後确診為眼睑癌。之後的4年時間,劉師傅先後接受了3次左下眼睑腫瘤切除手術,但不幸的是今年11月份劉師傅複診時,眼睑腫瘤由下眼睑轉移到上眼睑,面積已經有1元硬币那麼大。
由于劉師傅已經接受過多次手術和放療,眼睑疤痕累累,再加上腫瘤巨大,摘除時會面臨傷口供血不足等風險,因此治療起來十分棘手。劉師傅輾轉多家醫院都沒有得到确定的治療方案。抱着最後一絲希望,劉師傅來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眼科就診。
眼科項楠教授介紹,“劉師傅來就診時病情比較嚴重,除了眼睑,腫瘤順着外直肌肉長入了眼眶,所以眼睑和眼眶裡都是腫瘤。眼角因為多次手術長期紅腫,伴眼睑閉合不全,就像常年被人扒着下眼皮閉不上眼,想想就覺得痛苦。為了根治,得把全部眼睑及大部分眼眶組織全切除了。”
由于腫瘤大,切除組織多,切完後就隻剩下個眼眶骨頭和眶尖一點軟組織,醫生還得一點點地将這些零星組織盡量拼接起來,然後利用其額頭帶血管的皮瓣移植到眼部再造眼睑。
項楠教授介紹,修複創面比摘除腫瘤難度更大,特别是這位患者眼眶周圍剩餘的皮膚經過手術和放療,血供差,遊離皮片在這個環境難以存活,創面的裸露還容易術後感染。
最終,在12月11日,項楠教授與整形美容外科王海平教授強強聯手,經過6個小時,成功為劉師傅實施了眼部巨大腫瘤切除及眼睑再造手術。
特别提醒
與身體其他器官一樣,眼睛也會長腫瘤,主要長在三個部位:眼睑、結膜和眼眶(包括淚腺、眼球内)。
眼睑長腫瘤的引發因素很多,比如遺傳因素,環境刺激等。比起其他的眼腫瘤,眼睑腫瘤比較容易識别,它多發于老年人,眼睑上長痣或腫物的人就要引起重視了,這些痣或腫物有的可能就是癌腫。
項楠教授介紹,最近這幾年,醫院每年都要接診幾十例眼睑腫瘤患者,大多數人一開始都以為自己隻是長了針眼,等發現不對勁到醫院就診時,病情已經比較嚴重了。
如果市民發現眼睑上的痣或腫物在迅速變大、出現潰爛出血,那就意味着已發生了病變,可能就是眼睑癌腫。眼良性腫瘤會損害眼部組織及其功能;而眼惡性腫瘤則可能會擴散轉移,威脅患者生命。
來源: 武漢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