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衆号|寒山噴史
《上古先漢民族史》系列
131 周公分封(一)
文/圖/輯|寒山憶雪
周成王二年到三年(約公元前1043~1042年),周王國二次東征,先滅管蔡,再克殷商,最後踐平奄國、攻滅蒲姑,徹底征服了商王國的地盤。
此時的周王國所控制的領地,已經包括隴西高原東部、隴東高原南部、關中盆地、河東盆地、上黨高原、中原地區(河洛 淮上)、南陽盆地、秦巴谷地、随棗走廊、河内平原、河北平原、泗上地區、岱北平原、膠萊盆地西部,涵蓋了武王克商前夕整個周王國 商王國的領地。
周公東征的同時,還有兩支周人的偏師,進攻另外兩個地方。
一個是北征偏師,主将是誰還暫無考證,征伐的對象則是河東地區臨汾盆地内的祁姓唐國。
征伐唐國的原因,是殘商反周時,唐國也加入了反周的行列。而唐國反周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唐國與周聯盟滅賈後,周人并沒有把賈國領地分給唐國,唐國自然不滿。
北征的周人最終攻滅了唐國,把唐國的領地納入周人控制。至于唐國王族的安置,後面還會詳說。
另外一支是南征偏師,主将是虞國貴族伯适kuo,征伐的對象則是南陽盆地東南面的随棗走廊,這裡有曾、我、舉等親商的方國或部族。殘商反周後,随棗走廊的親商方國也有可能加入反周隊伍,所以周公委派伯适(南宮括)征讨随棗走廊。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随棗走廊的方國并沒有反周,但随棗走廊的位置至關重要,掌握着青銅原料的運輸通道——金道錫行。由于武王克商後對殘商和東方方國采取宗藩羁縻的統治政策,結果導緻東方方國反周,這個教訓也讓周人意識到,必須直接控制随棗走廊,把金道錫行這個經濟命脈掌握在自己手裡。
最終,南宮括也不負所望,率軍占領了曾地,控制了随棗走廊的中北部地區。
有了羁縻統治失敗的教訓在前,面對新征服的河東臨汾盆地、随棗走廊,以及廣闊的殷商東方領地,周王廷決定采用新的統治方式,分封制。
分封制又可以叫做封建制,前面的文章中已經不止一次提到,想必讀者們已經不再陌生。通常來說,冊封統治集團内部的同族或者親族成員鎮守某地,而且可以比較獨立的處理當地的軍政事務,而且職位可以世襲罔替,都可以納入封建制的範疇。
晚商時期,開始出現封建諸侯的情況,但規模并不大,到商末帝辛時期,商王國的外服(商王畿以外所控制的領地)地區,子姓方國并沒有占絕對優勢。可考的子姓或商親族的封國,有奄國(兖州)、黎國(長治)、代國(蔚縣)、崇國(河洛)、鄧國(郾城)、微國(晉南)、賈國(襄汾)、譚國(章丘)等等。
周人結合晚商的分封制,創立了王畿内部的采邑制。武王克商後,又在王畿外圍分封了一些封國,王畿内外的采邑(立家)與分封(立國)結合,完整而成熟的封建制才得以形成。
有了前人的經驗,周公旦決定把分封立國的政策推廣開,在廣闊東方和江漢、河東這些新占領的土地上,分封新的諸侯國,以鞏固周王國的統治。《左傳》稱之為「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帝王世紀》稱之為「封建邦國,廣建諸侯,以藩屏周」。
荀子在他的著作中說,「(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周公分封的諸侯是否是精确的71個,這個可說不準,但我們不妨按照地域順序,來看看周公具體分封了哪些諸侯。
首先,來看離周王都鎬京最近的河東地區。
唐國被滅後,唐國王族被周人遷徙到周王都鎬京東側(今西安東南)的杜原,在那裡聚族而居,延續堯的祭祀。另一部分唐國貴族,被遷徙到南陽盆地,複建新的唐國。随後,周王族子弟被分封到唐國舊地。
周文王的第八子叔處,分封到霍,建立霍國(今霍州)。霍地處于臨汾盆地的最北端,分封霍叔處的用意,在于鎮守北疆,監視晉中北地區的戎狄。
周文王的庶子郇叔,分封到郇地(今臨猗),建立郇國。郇地靠近解州鹽池,位于解池西北,《左傳》中「必居郇、瑕氏之地,沃而近鹽,國利君樂,不可失也」。分封郇叔的目的,是為了與虞國一東一西,完全把解州鹽池控制在周人手中。
召公奭的兒子焦侯,分封到焦地(今陝州三門峽),建立焦國。焦國的位置處在崤函走廊東部,溝通陝原盆地南北兩岸的茅津渡就在焦國境内。分封焦國的目的,是為了守衛陝原盆地的東部和茅津渡口,保持崤函走廊的通暢,以及從崤函走廊進入河東通道的通暢。
除了霍、郇、焦之外,姬姓封國還有魏國(今芮城)、耿國(今河津東南)。封魏的目的在于守衛陝原盆地西部,保持崤函走廊的通暢。封耿的目的,在于守衛河津渡口,維護關中進入河東通道,地位類似于守衛蒲津渡的芮國。
除了5個姬姓國外,周公還冊封了河東地區原本就存在的方國,可考的有8個,它們分别是:
霸國,隗姓伯爵國,今翼城縣一帶。
倗國,隗姓伯爵國,今绛縣一帶。
董國,己姓伯爵國,今聞喜縣東北一帶。
楊國,姞姓伯爵國,位于霍國之南,今洪洞縣一帶。
屈國,姓氏未知,位于耿國以北,今吉縣一帶。
蒲國,姓氏未知,位于屈國以北,今蒲縣一帶。
隰國,姓氏未知,位于蒲國以北,今隰縣一帶。
瑕國,姓氏未知,位于郇國附近,今臨猗、運城一帶。
以上的諸侯可能在武王克商後分封,也有可能在周公東征後分封,尚無定論。在周成王親政之後,還分封了2個姬姓諸侯。
周成王之弟(武王之子)唐叔虞封于唐國舊地,今臨汾一帶,爵位為侯,國号依舊為唐。封唐的用意在于重建河東大國,使其享有征伐大權,領導河東地區的諸侯抵抗晉中北地區的戎狄各部。
唐叔虞之後的唐國第二代君主,把都城從唐邑遷徙到晉水之畔,國号因此改為晉國。春秋時期大名鼎鼎的晉國,就是從這個時候發端的。
周成王的另一個王弟韓叔,分封在韓地,今韓城、河津一帶,建立韓國,與耿國的西北相鄰。封韓的用意,在于加強對河津渡口的守衛,保證周人大軍能順暢出入關中與河東。
到了周宣王時,姞姓楊國被戎狄攻滅,宣王之子尚父被分封到楊國故地,重建楊國。
接下來,再來看河内平原與河北平原,也就是前商的王畿之地。
河内平原的西端,今孟州、溫縣一帶,在武王克商後,就已經分封了溫國、檀國,不過這兩個諸侯國都不是姬姓諸侯。作為姬姓諸侯的蔡國,又因為發動管蔡之亂,被一度廢國。
可能是周公東征之前,也有可能是周公東征之後,河内西部又分封了2個姬姓封國。一個是原國,位于今濟源一帶,封君是周文王的庶子原叔,爵位是伯爵。另一個是雍國,位于今焦作一帶,封君是周文王的另一個庶子,雍叔,爵位為子爵。
周公歸政後的周成王中後期,成王又在河内中西部分封了2個姬姓封國。一個是邘國,在今沁陽一帶,封君是周武王的次子仲誕,爵位為侯。一個是凡國,在今輝縣西南一帶,封君是周公的三子,爵位為伯爵。
河内中北部和河北走廊,也就是周公東征前商王國最後的王畿之地,是前朝的核心地區,這裡的統治安定與否至關重要。周公東征結束後,在這裡分封了2個姬姓封國。
一個是康國,封君是周文王的第九子(周公九弟、成王九叔),爵位為侯,統治兩個商王都為核心的地區,也就是相當于現在的安陽、鶴壁、濮陽三個地級市,加衛輝新鄉兩縣之地,領地面積超過同時期的其他諸侯。
康叔封之後,康國的都城從康丘遷到了朝歌城東面的衛邑,所以國号又改稱了衛國。
另一個是匽國,封君是召公奭的長子克,爵位為侯,統治商王畿北部邊緣,相當于現在的北京西南部和保定市東北部一帶,都城在房山區琉璃河一帶。後世,匽國的國名逐漸錯寫成燕國。
不過兩國封國統治殘商故地,顯得有些力量不足,到周公去世,周成王又冊封周公的第四子苴,在殷商古井國舊土上建立邢國,爵位為侯,統治範圍相當于現在的邯鄲、邢台、石家莊3個地級市的區域,把衛國和燕國之間的統治空白區填充起來。
後世周宣王時期,衛國君主又把衛國貴族分封到衛國西南部的共地,建立共國,由周王冊封為伯爵。這個共國位于現在的輝縣一帶,西周時期著名的「共和行政」事件,代周王執政的共伯和,就是共國的君主。
周宣王除了分衛建共外,還在河内西部原國的南面,分封了姬姓樊國,封君是虞國公族後裔仲山父,爵位為子爵。
河内地區還有兩個附屬闆塊,一個是西北面的上黨高原,一個是東面的河濟平原(黃河與濟水之間的區域)。
上黨高原原本有一個子姓黎國,是商王國的同姓諸侯,文王戡黎之後,黎國成為周國的藩屬。周公東征之後,把黎國的貴族遷徙到河濟平原,在大野澤北岸建立新黎國,位置在今天的郓城縣一帶(水浒傳宋江故事的發生地)。
而上黨高原的黎國故土,分封了周文王庶子畢公高的兒子建立楷國,爵位為侯。但是傳世文獻中依然把楷國稱作黎國,當代在黎國故地考古發掘出的青銅壺銘文,才揭開了楷國的面紗。兩個國名一個見于青銅器、一個見于文獻的現象,後面還會再有。
封楷(黎)的目的,在于監視晉東南地區的戎狄各部。除了楷國外,周朝還冊封了一些當地的戎狄方國,成為周朝的異姓諸侯。比如潞城一帶的潞子國、屯留一帶的餘國(又稱徐國,商朝的餘無之戎)。
在河濟平原,除了改封在大野澤北岸的東黎國外,還有兩個方國,分别接受了周朝的改封和冊封。
改封的方國,是韋國。夏時期的韋國原本就在河濟平原,夏末遷徙到河洛地區,商滅夏後又遷回河濟平原,武丁時期,韋國與彭、楚聯合反商,被驅逐到秦嶺山區。武王克商和周公東征時,韋國都參與伐商,因而,周公東征勝利後,韋國也得以回到故土,在黎國西南,南燕國東面,今菏澤西北一帶複國,封君為篯遐,爵位為伯。
冊封的方國,是姞姓燕國,位于現在的延津縣與滑縣之間一帶。巧合的是,河北還有召公奭後裔的燕國,而且兩個燕國最初都叫匽國。為了區别這兩個諸侯國,後世一般會把河濟平原的姞姓燕國稱作「南燕國」。
除了這3個異姓諸侯外,周公去世後,成王還分封了周公的第七子于南燕國之西(今延津一帶),建立胙國,爵位為伯。分封了周公的第八子于胙國之西(今原陽一帶),建立祭國,爵位為伯。
(未完待續,下節介紹山東地區、中原地區、江漢地區的周朝諸侯國)
-END-
本文為寒山噴史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曆史文章,請關注公衆号 寒山噴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