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可能有點分不清人魚線和馬甲線,先為大家普及一下什麼是人魚線?它和馬甲線的區别在哪吧?
人魚線
人魚線的學名就是腹外斜肌,它是由人的腹部與靠近骨盆的兩條 V型線條組成的。因為它的形狀很像魚尾,因而被稱為人魚線。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著名畫家達·芬奇曾在一次在他的《繪畫論》中提到"人魚線"代表着"美"和"性感"。近些年來,人魚線在運動健身人群中越來越受追捧,成為大家追求好身材的标志之一!
馬甲線
而馬甲線需要鍛煉的是腹内外斜肌,就是肚臍兩側兩條直立的肌肉線。它是腹部中間腹直肌和兩側腹斜肌的分隔線,再加上中間腹肌本身就有一條豎線,因為這三條豎線的樣子與馬甲形似,故而被稱為馬甲線。而擁有馬甲線的前提至少是腹部沒有太多脂肪,比較緊緻,再加以腹部相關肌肉的訓練,這樣腹部才能呈現出優美的線條。它同樣也是好身材的标志之一,被廣大女性朋友執迷追求。
兩者主要區别在于:
首先,它們的位置不同。馬甲線在肚臍兩側,而人魚線在骨盆上方位置附近。
其次,它們的形狀也不同。馬甲線是兩條直線,而人魚線是v形。
下面為各位介紹一下針對腹外斜肌,打造人魚線的四個簡單有效的動作:
一.動作内容:
動作一:仰卧交替摸踝
動作解析:仰卧在瑜伽墊上,屈膝,雙手放置在身體兩側。把肩部擡起來,下背部始終緊貼瑜伽墊,用腹部側面的力量帶動雙手左右交替觸碰同側的腳踝。重複動作。
動作二:側向卷腹
動作解析:在瑜伽墊上保持側卧的姿勢,雙手抱頭,但手不能用力,僅僅托住頭部即可。膝蓋彎曲,腹肌的一側發力,卷起自己的身體。然後慢慢恢複到初始狀态,重複動作。
動作三:俄羅斯轉體
動作解析:坐在地面上,膝蓋彎曲,雙腳稍稍擡離地面;上半身與地面大約呈45度,注意挺直背部,軀幹和大腿大約成一個V字形,雙臂伸直向前,兩手交叉合攏,接着,利用側腹部的力量将身體向右轉,再回到中心位置,之後以同樣的方式将身體向左轉,重複動作。
動作四:坐姿杠鈴轉體
動作解析:端坐在闆凳上,杠鈴(可用直棍、晾衣杆代替)後置在頸部後側,水平放在肩上,雙手寬握。腹部兩側依次發力,兩肩分别從一側扭轉到前後方,保持臀部穩定和面朝前方。重複動作。
二.動作量:
12-20次/組,4-5組/動作;可以隔天訓練一次。
三.整體要求:
掌握其要領,領悟其精髓,深刻體會腹外斜肌的發力感,整個過程以目标肌群為主導,甯可少做,也不能濫竽充數。動作越慢,效果越好。
四.溫馨提示:
腹肌屬于易疲勞的肌群,隻有高頻的刺激,才能喚醒他們,如果各位想擁有自己線條清晰的人魚線那就隻有不斷狠狠地虐它們才會有所收獲哦!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把自己的體脂率降下來,體脂率越低,它就越顯眼!
各位朋友,快快行動起來吧!宅家就能成就你的人魚線,你還等啥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