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關于左右腦的測試題非常火,據說有2000萬人參與了測試,後來雖然程序員證明其結果是随機生成的,微信也進行了封殺,但是它确實也在朋友圈火了一把。
一直以來,人們對于左右腦總是充滿了好奇,左右腦的測試題就是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
今天要說的思維導圖,就是一個利用大腦進行分散思考的工具。
思維導圖究竟是什麼?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的東尼·博贊于1970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工具,這種輔助性的思考工具,有一個特定的主題,圍繞着這個主題,需要畫出與此相關的對象,這樣的一種操作模式很像一個心髒和周圍血管之間的關系,所以也叫做心智圖。
為什麼要學習思維導圖
1,思維導圖可以讓你以内容為中心
我們之前在上學的時候,記筆記的順序是按照時間的不斷流逝而加以更新的。
比如說你今天去看了一本《如何閱讀一本書》這類教人如何讀書的書籍,下個星期看的是《紅樓夢》這種文學類的書籍,因為這兩本書分别屬于不同的類型,如果你在同一本筆記本上做筆記,而且做筆記的方法還比較盲目不科學的話,那不僅會造成混亂,而且日後不利于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采用思維導圖,可以讓你重新回到以内容為中心的方法上來,内容就是每次學習确定的主題,在這個學習主題的基礎上,你可以延伸出不同的模塊。
下圖是我在讀《學習之道》時所做的思維導圖,因為這本書寫地比較亂,所以我根據自己的理解,将書的内容分成以下的幾個模塊。
也就是說,當我今後遇到一些如何提升學習力的問題時,我會重新回到這個思維導圖中,根據問題的類型,查找相對應的啟示和解決思路,這就是以内容為中心的思維導圖法。
2,思維導圖可以讓你主動學習
很多人抱怨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效率非常低下,這是因為學習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被動學習,另外一種是主動學習,如果你經常效率低下,很有可能是已經陷入到了被動學習的泥淖之中,你卻不知道而已。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老師講什麼我記什麼,或者我将書本看到的知識,原封不動地照搬進自己的筆記本,這樣的學習方式,其實隻是在對知識進行搬運而已,根本沒有發揮任何的主觀能動性;
而主動學習則要求你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提煉和精簡,力求抓住最核心的部分,而不是看到什麼就記下什麼。
在做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要你對一個主題下面的任何一個對象進行适當地精簡,避免過多的陳述,例如我在做《學習之道》的思維導圖時,就是對信息進行足夠的精簡。
3,思維導圖可以讓你對知識進行精細加工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對知識做更多次、更深層次的加工,那我們對于所學到的知識就能理解地更透徹,将來也有更大的可能遷移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思維導圖除了能讓你對知識進行精簡,還能讓你知識進行概要和擴展。
例如我在讀《社會心理學》時,當讀到吸引與親密這一章時,我對各個精簡的知識點分别做了概要和擴展。
這一章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對“關系中的獎賞”做的概要和擴展。
吸引力獎賞理論:我們喜歡那些回報我們或與我們得到的回報有關的人。
拉羅什福科在《箴言集》一書中指出:在友誼中,雙方的長處和優勢得以互換,這可能有益于雙方的自尊。
這大概能說明為什麼朋友中的雙方如果彼此的成長速度不一樣,弱的一方不僅在交往中有壓力,更會讓自己的自尊受到打擊。
4,思維導圖可以讓你鞏固你的短期記憶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人類的記憶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非常短,在生物學上來講,短期記憶隻是神經連接的暫時性強化,如果得不到鞏固和複習的話,短期記憶就不可能演變成長期記憶。
通過做思維導圖的方法,你對知識進行精簡、概要和擴展,如此往複,等于把知識點暫時的強化不斷加強,這樣你就能記得更牢。
怎麼做思維導圖
知道了思維導圖的作用和好處,請一定一定要記得以下的原則:
工具畢竟還是工具,檢驗一個知識點是不是真正地掌握了,關鍵還是要看這個知識點能不能給你帶來實實在在的改變,畢竟我們都不想囤積很多個T的思維導圖,結果日子還依舊過得渾渾噩噩。
之前我就沉迷過研究所有的思維導圖軟件和如何做出更加優美華麗的思維導圖,什麼線條應該如何搭配、圖标如何最大程度的美觀、怎麼樣在分享後獲得别人最多的贊美,結果就本末倒置了,完全不知道去内化各個知識點,更沒有去把知識給應用起來,改變自己。
在做思維導圖之前,可以參考以下的幾個步驟:
1,确定思維導圖的載體
現在流行的兩種載體,分别是紙質版的思維導圖和電子版的思維導圖,每一種都有各個的優缺點,在進行選擇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和不同的任務要求,進行抉擇。
現在我主要用電子版來做思維導圖,看重的是方便攜帶,而且不用花太多的時間來保存,随寫随走,随寫随取,推薦使用Xmind。
2,确定一個中心的主題
跟你在做演講一樣,你做的每一個思維導圖都需要确定一個主題,依據這一個主題,再進行其他分支内容的整理、精簡、概要和擴展等等。
當然如果主題下面的任何一個分支内容,你覺得特别重要,也可以單獨開辟成一個主題,這樣才能凸顯它的重要性。
例如你在做《如何閱讀一本書》的思維導圖時,主題一般情況下就是這本書的書名,接着你在各個知識點進行整理歸類時,發現書中提到的一個方法:檢視閱讀法,對你來說特别有用,那麼你就可以另外再做一個思維導圖,專門來對這個方法進行歸納和整理。
3,在思維導圖中錄入重點
這裡的重點,指的是主題下面的第二分支内容。一般來說,有些書的重點内容比較突出,書中會以加粗、劃下劃線标記出來,你可以一眼就知道這裡是重點;但也有些書作者并沒有給出哪一些是重點,你必須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篩選和區分。
例如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其實整本書的重點無非就這三個: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樣的重點其實一目了然。
也有一些你得自己去抓重點,就像我上面所說的《學習之道》那樣,做這種類型書籍的思維導圖,考驗的是你邏輯推導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
4,制定自己的複習計劃
最後,即使你完成了一本書的思維導圖,也并不代表着你就已經把所有的知識點給收入囊中,你還得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複習計劃。
現在我每當做完一本書的思維導圖,都會按照以下的複習計劃進行複習:
30分鐘後:複習10分鐘;
臨近睡覺前:複習5分鐘;
一個星期後:複習2-4分鐘;
半個月之後:複習2分鐘;
三個月之後:複習2分鐘。
為什麼我那麼強調要對每一本書的思維導圖進行及時的複習?
因為每一次複習都是對知識點進行再一次的感知過程,每一次感知,我們除了能鞏固舊的知識之外,還有可能得到不同新的體會和感知。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當你回過頭去重新品味舊的知識時,會有新的體會或者感悟的原因。
其次,在複習的過程中,有一些知識點你已經非常熟悉了,那你就可以将剩餘出來的注意力,投擲在那些你之前理解起來相對比較困難的地方,這個知識點在你一次又一次琢磨中,或許能給你完全理解透徹。
最後的最後,正如我們古話有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想要知道一件事物好不好,不是看别人怎麼吹,怎麼捧,關鍵還是要看你能不能邁出自己的腳步,自己去嘗試一番。
希望對你們有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