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老以及吾之老?“親親”在古代的含義和今天有什麼區别?“興趣”在古代漢語中為什麼會理解為“魅力”?,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人之老以及吾之老?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親親”在古代的含義和今天有什麼區别?“興趣”在古代漢語中為什麼會理解為“魅力”?
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盡心上》
“親親”是儒家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主張,指愛親人,尤其是愛父母。“親親”既指一種自然的情感,同時也指這種情感在言行上的表現。儒家主張,應将對父母、對親人的親愛之情,推及他人,使之成為仁德的基礎。儒家認為人對父母、親人有親愛之情,是與生俱來的自然天性,人們應該尊重這種天性,并且更重要的是對父母、親人的感情推及他人,如果能做到将“親親”之情推之到天下人,這就是“仁”了。
這樣的思想我們應該并不陌生,比如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孝敬自己的長輩也敬愛别的老人,愛護照顧自己的孩子進而也關懷别的孩子,這樣統一天下就很容易了”,表達的也是儒家這種由“親親”而緻于人的主張。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贊同儒家這種主張的。墨家“兼愛”就反對儒家這種有差等的愛,儒家雖然也提倡泛愛衆人,但是他們認為人對父母親的愛是道德人倫的根本,是要高于對其他人的愛的,認為“親親”要有親疏遠近的不同,因此才産生了“禮”;這和主張愛所有人的墨家是完全不同的。除此之外,“親親”思想也有自身的局限,過度的“親親”,會導緻行事上的偏私。因此,儒家提出了以“義”克服“親親”可能存在的局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儒家“親親相隐”的說法:“父為子隐,子為父隐,直在其中矣”。意思是“父親為兒子隐瞞,兒子為父親隐瞞,正直就在其中了”。這其實就是說,儒家認為至親之人犯了罪,出于人性中最基礎的情感,是允許為之隐瞞的,不要求人大義滅親,曆朝曆代的立法也多對“親親相隐”的做法加以呼應。比如漢宣帝時就規定藏匿犯了罪的尊長是不需要負刑事責任的,這樣的主張一直以來都存在着廣泛的争議:支持者認為這樣的規定是合乎人性的,隻有允許并發揚了人的“親親之情”才能讓仁愛得到發展;而反對者則認為将親情、人倫至于其他道德、甚至是法律評判标準之上,無異于徇情舞弊,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弊端。這樣的辯論,直到今天也還在繼續。
任何一種思想主張,其背後的内涵都不是能夠簡單而論的,所以也常常很難單純用對錯來衡量。每一種思想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既有它的先進性,也有它的局限性;在不同的時代也會得到不同的解讀,起到不同的作用,但至少理越辯越明。不同觀念、不同主張的碰撞、交鋒,往往可以給我們帶來新的智慧和思考。
現代漢語中我們對“興趣”的意思是十分熟悉的,就是對某種事物的喜愛、好奇和關切。但是在古代漢語中“興趣”是指“興”中所蘊含的趣或者是“興”發時心物交會所産生的趣(情趣、意趣等),是詩歌中所蘊含的、讀者通過欣賞而獲得的特定的審美趣味。對“心物”關系的探讨,來自文學領域内對文學活動中主客體關系的探讨。在《文心雕龍》對“物色”一篇中,有很多關于“感物而動”、“心物交會”對内容。
南宋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倡導詩歌的感染力,反對直接說理,主張讓讀者在品讀和感悟中得到愉悅和滿足。“興趣說”可以說是由嚴羽首創提出的,他認為詩歌的創作其實質是有感而發、興會神到。在《滄浪詩話》中他寫道:吟詠情性也。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挂角,無迹可求。(詩歌吟詠的是本性真情。盛唐詩人的詩作特别着意興趣,如同羚羊晚上将角挂在樹上睡覺,沒有任何痕迹可尋。)嚴羽提出這樣的說法,其實是為了批判當時宋詩中以抽象說理為詩、以堆垛典故為詩的現象,認為詩歌應該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樣的觀點對于當時的詩歌創作氛圍而言,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也得到了許多後事文人的認同。這一術語後來成為評價詩歌的重要标準,明清詩學也受到積極影響。
嚴羽提出的“興趣說”對後世可以說是影響深遠,比如明代文學家屠隆就曾在他的《文論》中議論說“古詩多在興趣,微辭隐義,有足感人。而宋人多好以詩議論。夫以詩議論,即奚不為文而為詩哉?”意思是古代詩歌多注重審美情趣的傳達,用詞含蓄而寓意隐微,足以感染讀者。而宋代詩人大多借詩歌來論事說理。用詩歌論事說理,那為何不寫成文章而非要寫成詩呢?從這一點看,屠隆算的上是嚴羽的知音了,隻不過嚴羽的“興趣說”雖然在當時極具積極意義,我們也要全面辯證地來看待。詩歌的藝術性和思想性并不是對立的,有感而發,講求興趣的詩不見的篇篇都是佳作;注重思想,以說理見長的作品也未必不是好詩。在欣賞和創作文學作品時,我們還是要保持開放的心态,全面地思考和接納,既要去蕪存菁也不能忘記博采衆長。
非常感謝大家對小橙子媽媽的關注,下次我們來聊一下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儒家。“斯文”和“中庸“這兩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詞語究竟出自何處?背後又有怎麼樣的内涵?歡迎大家一起學習探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