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
大唐開朝已經過去了近120年
大唐經過高祖舉兵反隋,太宗玄武門之變後貞觀之治,到高宗江山與武媚娘共治,導緻則天大皇帝建周,再到張柬之助力中宗複位,而相濡以沫的賢妻韋後毒殺了自己的丈夫中宗
這一年
唐玄宗經過除異議成就開元盛世已經25年了
天下太平
唐明皇李隆基52歲了
他不知道距離給唐朝帶來重擊的安史之亂還有18年
距離自己一生的終結還有20年,安史之亂後,唐朝雖然延續了150年後的907年才滅亡,但是開元後的唐朝已經不再有盛世,如著名史學家黃仁宇所述,萬曆十五年是明朝的轉折點
開元二十五年,就是大唐影響後世深遠的一年
防微杜漸,居安思危,就在這一年
朝堂,賢者去,佞者自然進
這一年,唐朝最後一個風度名相張九齡罷相
張九齡是誰?
他是那個被唐明皇還心心念“風度得如九齡否”
他是寫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大詩人
更關鍵的是,當張守珪的養子安祿山因戰敗而被押解長安可能被處死,而唐明皇不想殺的時候,第一個說“安祿山以後必反”的人
同樣,當安史之亂唐明皇逃往成都的路上,想起當年的張九齡
就像當年曹操赤壁戰敗後,說如有郭奉孝在,孤怎能有此一敗
就像太宗遠征高句麗不勝而歸的時候,說如有魏征在,當定不會讓朕來此一樣
唐明皇終于知道了張九齡當年的卓見,雖然追贈了司徒,但是往事已不可追
多少人因納谏興,也因不納谏亡
但反觀,應該聽信與誰,就需要有清晰的對人的判斷了
何為君子,何為小人,縱覽經典筆筆皆是,越是處于高位,越是要嚴于律己
因為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
得一君子,君子聚至
得一小人,小人聚來
賢者去,佞者自然進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拜相了
這一年
李林甫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宰相之位,開啟了近二十年的宰相生涯,而這二十年正是大唐的分水嶺,如果說趙高可以指鹿為馬,那麼在李林甫剛上台時,對着禦史們指着禦馬說,不要叫,叫了就享受不了三品待遇了,這時的指點還有些人不信的話,那他借助“羅鉗吉網”兩個酷吏,讓原來還有些風骨的裴寬跪下求生,就讓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
這個時候的唐明皇,還在宮牆裡,和高力士商量是否可以把權柄交給李林甫
那就隻能說,李林甫大奸似忠,後世的嚴嵩都要望其項背了
宮牆,金風玉露得相逢
這一年
52歲的唐明皇失去了摯愛的武惠妃,内心是空曠的,缺少了宋璟,張九齡的勸誡和勉勵,舒服日子過久了,就要享受一下生活了
權力是最好春藥,有了這款藥,就要找對象了
而不知哪個恨透了武惠妃的人開始惦記起來他兒子的媳婦,已經做了2年多的壽王妃,馬上要改名楊義真,後來的楊玉環,以後的寵愛絕倫的楊貴妃,介紹給了大唐明皇
52歲的隆基見到了18歲的玉環,金風玉露,哪管他世俗與否
隆基的爺爺高宗不是也是娶了已經是自己父親的才人武媚娘嗎?
唐明皇仿佛垂垂老矣的時候得到了返老還童的法術
中年男人找到自己真愛如同老房子着火,那是澆不滅的
長安城内的楊貴妃的入宮了,而遠在劍南,有個想找朝中強援來鞏固自己地位的節度使通過熟人介紹,認識了一個叫楊钊的小吏,酒過三巡,相見恨晚,資助楊钊來到長安,而這個小吏就是楊貴妃的遠親,後來大名鼎鼎的楊國忠,是他把安祿山逼上造反這條不歸路,估計可能是他的始料未及,而劍南節度使也收獲了兼任戶部尚書的回報,對于他們的雙赢,輸的就隻有大唐了
而現在的唐明皇,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後來的巡幸蜀中的狼狽,馬嵬驿失去摯愛的痛苦,他還在偶爾小女朋友鬧别扭的溫柔鄉裡
天下美女如雲,唐明皇選了自己的兒媳楊玉環,看似沒多大的事情
但是這就讓很多人開始失去了敬畏
不在乎原來的底線,開啟了傳統儒家思想綱常另外一條路
當唐明皇看到數年沒有賢者被舉薦的時候,雖然有李林甫的從中作梗做到“野無一賢”,但真正的賢者也看到了皇上的變化,開始隐于世了吧
而朝中,也隻有思危,思退,思變了
得人才者得天下,沒有了房,杜,宋,姚的大唐,也隻有期待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