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時期,著名作家汪曾祺在昆明生活過好幾年,對于昆明的春節,他寫道:
昆明較小的店鋪的門面大都是這樣,下半是磚牆,上半截是一排四至八扇木闆,早起開門卸下木闆,收市後上上。過年不卸闆,闆外貼萬年紅紙,上寫唐詩各一首,此風别處未見。初一上街閑逛,沿街讀唐詩,亦幽默。文人自然是文人,大年初一,逛街最感興趣的是讀唐詩。不過對于市井百姓來說,吃喝玩樂可能在心裡占的分量更重些吧,吃長菜,買水仙,聽花燈對調子,趕廟會,金殿賞茶花……這就是昆明的年味。
現在讓我們回味一下吧,看看你體驗過其中的幾種?
翻梢,“翻身”求好運翻梢是指在過年前先買好甘蔗:尾部帶一點根須,頂上長長的綠葉也不能去掉,到年三十晚上,将甘蔗根朝上葉朝下放在門後,年初一時,再把甘蔗的梢翻過來,寓意在新的一年裡“翻身”求好運。
昆明人選擇用甘蔗頂門,是它象征着步步高升和一年從頭甜到尾。有的人家為求好事成雙,還會用到兩棵甘蔗。
鋪松毛,團圓圍坐
鋪松毛是昆明特有的年俗,過年時節,在地上鋪上松毛,一屋子都是清新的氣息。
過去物質相對匮乏,逢年過節,合家團圓,親戚來訪,桌椅闆凳不夠用的話,就在地上鋪滿青松毛,全家人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熱熱鬧鬧。
此外,昆明人的舊俗,從大年三十開始,家裡不能掃地或倒垃圾,怕把“運氣”掃走,所以鋪松毛還有“藏住财運”的作用。
打醋炭,驅除晦氣
打醋炭也是老昆明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往裝着燒紅的炭和松針的火盆裡灑醋,用醋蒸汽“清潔”空氣,然後把火盆拿出去,倒掉灰燼,寓意着将一年的晦氣驅除出家門。
打醋炭作為一種舊俗,不僅體現了民衆除晦求吉祥的願望,就是在今天看來,用醋消毒也是一種科學的方法。
聽花燈,對調子,趕廟會花燈戲,對于昆明人來說,是一種植根于民間深受市民喜愛的戲曲形式。
廟會上時常有花燈表演,有時候還有愛好者自發的組織起來自彈自唱。“吃碗涼米線,聽聽花燈對調子,看看捏面人的手藝,再賞賞金殿茶花,這就是昆明的年味。”有昆明人這樣說。
金殿廟會是老昆明人最愛趕的廟會之一。摸福、賞茶花、跳花燈、唱山歌、舞龍燈、捏面人……多少年來,每到這一天,老昆明人都會攜家帶口,登山進香、賞花遊園、祈福迎新。
買水仙,花香盈室
水仙花綠意盈盈,清雅秀氣,開的花朵雖然不大,卻潔白精緻,芳香四溢,過年期間家裡擺上一盆,整個房間似乎都雅緻起來。
水仙花在城中各大花鳥市場都有售賣,許多大媽為讨吉利,還專門要挑有6個或8個花苞的。
吃長菜,長長久久
長菜,是昆明人年飯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吃長菜,寓意着長吃常有,長長久久。
長菜的做法,是以青菜、白菜、粉條為主,輔以豬肉、豆腐、筍絲、冬菇等其它食材,放入鍋内,煮成一鍋雜燴菜。青菜、白菜不用刀切,整葉放入鍋煮,取“長吃”之意。
長菜随吃随添,能從初一吃到十五元宵節,亦取“長吃”之意。而且長菜在放置幾天之後,會發酵生出一種酸味,吃起來别具風味。
吃餌塊,情誼深
昆明人過年一定要吃炒餌塊。
過去,老昆明人吃的餌塊很多都是自己做的,非常麻煩,所以常常是幾家合在一起做,或者一家做了分送親戚好友,今年我家做你家就不用做,明年你家做我家就不做了。看似簡單的餌塊裡,卻飽藏了濃濃的親情一片。
年夜飯的炒餌塊,用老臘肉、腌冬菜、青豌豆、甜醬油等一起炒,油漉漉香噴噴的,無論是當主食還是用來當下酒菜都很相宜。
如今餌塊很容易買到,不用自家再做了,但全家圍桌而坐,一起吃上一盤熱氣騰騰炒餌塊的那份親情卻是持久如一的。
随着時代的變遷,有些年俗已然消失,有些依然留存下來。不過,随時間變化的隻是形式,而人們在新春佳節與家人團圓的美好願望,希冀來年平安幸福快樂吉祥的願景,卻永遠不變。
今天就是正月十五了,過了十五,這個春節就徹底結束了,讓我們用這個春城的年俗,來紀念那即将過完的春節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