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的第一回,脂硯齋透露了作者的寫作手法,他說:
“事則實事,然亦叙得有間架、有曲折、有順逆、有映帶、有隐有見、有正有閏,以緻草蛇灰線、空谷傳聲、一擊兩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雲龍霧雨、兩山對峙、烘雲托月、背面敷粉、千皴萬染諸奇書中之秘法,亦不複少。餘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釋以待高明,再批示誤謬。”
那麼,什麼叫烘雲托月呢?烘雲托月,原是指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渲染雲彩的手法來襯托月亮。也就是說,不是直接用線條去生硬地勾勒出月亮,而是用水墨雲彩堆砌出了月亮的輪廓,這種沒有線條的月亮反而顯得更加圓和明亮。
這種為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襯的修辭手法又叫“襯托”。運用這種“烘雲托月”式的手法,能夠鮮明地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進而給人帶來非常震撼的感受。
那麼,《紅樓夢》裡有哪些地方運用了“烘雲托月”式手法呢?
筆者認為,林黛玉之死便是其中一個非常經典的片段。
這是那些罵《紅樓夢》後四十回狗尾續貂的人,也未必能續得出的高妙手法。也是為什麼有人說林黛玉之死寫得非常好,卻不知好在哪裡的原因。
寶玉娶寶钗之時,正是黛玉氣絕之時,這就是一個非常強烈的反襯。一邊是娶親時鑼笙吹吹打打、賈府關注重心所在的熱鬧場面,另一邊卻是李纨和紫鵑哭得死去活來、沒人過問一下的死亡之夜。用熱鬧反襯死寂,越發襯托出世态的炎涼。真是一個好不凄涼之夜。
作者并沒有就此罷手,又接着寫道:“大家痛哭了一陣,隻聽得遠遠一陣音樂之聲,側耳一聽,卻又沒有了……”再次使用了這種若隐若現的渲染,讓人身臨其境,越發勾勒出夜的凄涼。
黛粉看到這裡,早已禁不住淚眼婆娑,哭得一塌糊塗了。更有甚者,往往還會從林黛玉的遭遇聯想起自己,會感到非常憤怒。
“李纨和探春走出院外,惟有竹梢風動,月影移牆,好不凄涼冷淡。”黛玉已死,一切重新歸于平靜,隻剩房外竹梢随風輕輕擺動,月影靜悄悄地移過牆頭。
這段文字簡直又是神來一筆,再次對氣氛進行了渲染。越發襯托出夜的死寂,讓人不寒而栗。真真一個“冷月葬花魂”!
[心]更多大清宮闱秘史的解密,詳見《賴曉偉重評石頭記》。
紅樓夢巧用春秋筆法,乃瞞天過海的最高境界!
紅樓夢最經典的一場國罵,一字不落地傳承了下來!
她瞞過最精明的王熙鳳,是紅樓才女裡,最低調的一個!
一部紅樓夢,一部大清宮廷血淚史!
《紅樓夢》是一部密碼本,如何讀懂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