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的未來發展?【文章5994字,閱讀需要10分鐘,多點耐心哦】,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安慶市的未來發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章5994字,閱讀需要10分鐘,多點耐心哦!】
上次家鄉安慶迎江區的幾位領導,來我在杭州的閑夢江東基地,我們聊了不少,關于安慶發展的一些問題,有共識也有不同看法,很正常。
其後,我把一些看法,寫在我的今日頭條号,想不到一下形成熱議,展現量32.9萬,閱讀量4.3萬,評論298條。
我相信,這裡面可能有半數以上的安慶人在看,這麼多人關心着安慶的發展,值得點贊,哪怕其中有一些不和諧音,比如抱怨,個人覺得都可以理解。
也因為看到有如此多的熱愛家鄉的人,關注着安慶的發展,我突然就想,利用自己多年做策劃還算豐富的經驗,來系統的寫一篇關于安慶發展的一些想法。
聲明一下:說真話是我寫作的底線,有一些說得不好聽,安慶市的領導同志如果偶然看到,也不一定要跳起來,這事情本身,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01
—
先說城市發展的根本
人才問題
如果我們把安慶一個城市,也當成一個企業來看,企業發展,人才是根本。現在全國一線城市發展,說白了就是“人才大戰”,今天無論是北上廣深,還是像杭州、南京、成都這樣的準一線城市,沒幾條吸引人才的福利政策,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當然,一個城市的發展,從人才的吸引來看,由政府層面的要素,比如一個城市管理者,對人才的福利政策,像杭州針對大學生的“創業扶持”政策,都付出的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而且,杭州這一點有優勢,數十所大學,每年十萬朝上的畢業生,還有外地大學畢業到杭州來尋找機會的。
這一點,說點刺耳的話,安慶學不來,本身沒這個資源。
現在的安慶,我幾乎叫不上任何一所大學的名字,我這個以安慶為故鄉的人,這一點多少有一點小尴尬。
當然,不是說安慶沒大學,就吸引不了人。一個城市,吸引人才是多方面的,安慶在人才吸引上面,不要想着和大城市比較,要有清晰的定位。如我們不要想着去吸引高精尖的人才,這些頂尖人才,大多人一定還是選擇北上廣深,或者類似杭州這樣的準一線城市,到安慶的可能性,近似為0。
但這幾年,安慶也有機會,什麼機會呢?一線城市的房價太高了,動辄幾萬一平的房價,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如果沒辦法啃老,在一線城市安家非常困難,所以,現在,也有不少安慶的孩子,在大城市上了大學,但因為一線城市過高的房價和生活成本,讓他們迫不得已選擇回鄉的,當然,有一些希望回去考公務員,但畢竟錄取的概率是有限的。這些大學生,如果選擇回鄉,不能稱得上頂尖人才,但也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吸引他們回安慶,就是要看安慶政府管理者如何看待他們,比如,回安慶大學生如果買房子,政府是不是也可以考慮适當的補貼?如果他們把家安在安慶,以後大部分的活動空間和消費,就一定是在安慶。
當然,吸引人才,不僅僅是靠福利政策,還有政府公務人員的廉潔程度,這決定一個地方政府的辦事效率和對老百姓的态度。
我不止一次地聽到有人跟我這麼說:回老家發展,最受不了的一件事情,就是做什麼都要靠關系。
為什麼會這樣?說明我們的城市管理者有問題,做事情不靠明規則,靠潛規則。而一旦“潛規則”成了人人信奉的規則,政府效率自然就會打折扣。
杭州,不是說沒有腐敗,但政府辦事效率,高到很多城市管理者難以置信,以我自己為例,我今年因為做鄉村振興,成立了“布谷鳥(杭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公司注冊的時候,頭一天在支付寶“浙裡辦”平台上提交資料,第二天中午,快遞就給我送來了營業執照、公章等等,連我也覺得“太快了”。
除了這個事情之外,有一件事情印象也很深,就是去年疫情,後來各地政府号召企業複工複産,外地來杭州的企業員工,政府可以補貼500元的房租,資料網絡提交好,幾乎是秒到賬。
杭州政府的辦事效率,應該也算是吸引人的一個很大的“資本”,而效率高,潛規則就會少,原因我歸結為杭州的12345,是真正起作用的,杭州電視台,原來有一個12345直播的欄目,老百姓投訴電話,電視台現場連線,來真格的。
安慶可以學嗎?也能也不能,說道地的一句話,就看一把手敢不敢,願不願,杭州人内心,要感謝的一個人,圈内稱他為“罵娘書記”,說他開會,幾乎十分鐘一次“國罵”,但他主政杭州十年,杭州的政府風氣轉變和經濟的發展有目共睹,重要的是他給杭州留下的“資産”,現在任何一個來杭州主政的,至少不敢開“倒車”,因為老百姓眼睛是雪亮的。
中國傳統文化講:“政通人和”,政治清明,人就來了。
02
—
一個城市的“微創業”機會
決定這個城市能否吸引普通人
上面說的是城市對人才的吸引,現在講講,一個城市這麼吸引普通人。别要小看普通人,集沙成塔,集腋成裘。
針對安慶吸引普通人,再聊另外一個話題,就是我在微頭條發過的“義烏模式”,這個模式,我覺得安慶人應該思考。
義烏在整個浙江而言,2019年末2020初全市戶籍人口836093人,算是非常少的,但義烏每年據說能夠吸引外來人口150萬以上。這個數字很讓人震驚。
義烏憑什麼對外鄉人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我一次和諸暨市政府幾個領導瞎聊天,說到義烏吸引外來人口,一句話:義烏創造了無數小本創業的機會。一個網紅,可以在義烏直播帶貨,因為貨源找起來很容易。
今天,我還是這麼說:一個城市,能不能吸引大量的人口進入,一是旅遊,但再好的旅遊項目,人來的都是短暫的。二是這個城市,有大量的小本創業機會,義烏就是這個模式,有個三十萬,就可能到義烏能夠創業,甚至紮根。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安慶老鄉會反駁,說安慶義烏不好比的。說這個我不認同,現在很多城市一談到招商,眼睛就動不動盯着大産業,我老家嶽西,聽一個做鄉村振興的老鄉說:現在回去投資,沒幾個億的大産業,政府都看不上。我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我很遺憾。
吸引外來人進安慶,就要善于挖掘這個城市的”小産業“,特别是那種能夠形成産業集群的小項目,這些小産業項目,一旦挖掘出來,降低了創業的門檻,就會有大量的小資本的人回鄉。
不要動不動說不可能,還以浙江為例:比如麗水的缙雲,政府這幾年花大力氣扶持”缙雲燒餅“産業。福建沙縣小吃發展的背後,也有當地政府的影子。
【缙雲燒餅的商标,由當地政府主導設計,缙雲人開燒餅店,政府有房租補貼】
安慶有什麼?安慶包子現在也小有名氣,安慶的鹹菜,安慶的胡玉美醬料,安慶的老奶奶花生,這些安慶的産品,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講,講好一個故事,說不準就是一個“老幹媽”。
而且,一個故事講得好的産品,最後提供的,是無數的“微創業”機會。但今天,安慶的這些資源,是被忽視掉的,特别是胡玉美醬料,是令人遺憾的。
03
—
安慶的管理者
應該多點互聯網思維
不管你對今天的互聯網有多少意見,他總歸是來了,而且,互聯網隻會變得越來越“聰明”,而不是消亡。
這一點,又不得不說到杭州,很多人說互聯網,就第一想到的是阿裡巴巴。
當然,要承認“馬爸爸”給杭州做的貢獻,電子商務之都的名号,的确一半的功勞給馬雲。
但我說的城市管理的互聯網思維,不是說安慶也要搞一個阿裡巴巴,城市的發展,不要空想。
那麼,安慶,從城市管理者的角度,要有怎麼樣的互聯網思維呢?
一是政務的互聯網思維,杭州的“最多跑一次”和政府事務的高效率執行,背後依托的是一個龐大到無法想象的大數據平台,老百姓很多事情,不用到政府服務窗口去辦;
二是要利用高度發達的現代自媒體平台,不要小看這些平台,一個點就可能帶動一個面。這一點,我一定要為太湖的唐翔副縣長點個贊,唐翔僅僅在抖音上面,粉絲25.8萬人,點贊量256.3萬,總播放量10億以上。
先不算唐翔實際為太湖帶貨的量,就這個傳播量,相當于太湖每天上央視做廣告。一個唐翔, 已經成了太湖的“金名片”。
當然,也不是說安慶所有的領導幹部,都應該做直播,但有一點至少可以做,比如針對傳播安慶的自媒體人才,是不是也可以享受一定的人才待遇甚至獎勵。
一次一個朋友說做“網紅孵化”,我說這個事情,你到我們安慶做挺好。他說為什麼?我說我們安慶有“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裡面的孩子,個個都多才多藝的,可以為你提供無窮無盡的網紅資源。
玩笑歸玩笑,事實上,今天我倒是真的建議,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可以嘗試着開設“網紅班”,一個網紅,拉動一個城市,這個故事并不少見,安徽出了一個薇娅,一年帶貨300億。
可以試着思考一下,安慶最大的企業安慶石化,一年産值也就差不多450億元。
網紅經濟,安慶說真的,得天獨厚,就看政府怎麼引導。
事實上,這一點,杭州是值得學習的。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明文彪團隊通過走訪調研、線上調查、專家論證等形式,于近日完成了杭州“網紅經濟”系列研究報告。關于杭州的表現,數據是最有力的說明。
報告顯示,在杭州,粉絲數超百萬的知名“網紅”約800名,僅某短視頻平台上的千萬粉絲級網紅就有13名,約占全國總量的12.0%。注冊在杭州的“網紅”運營機構共40家,其中不乏2019年登錄納斯達克的如涵,以及微念、遙望、缇蘇、二更、樂客等一批有影響力的機構。
不僅數量可觀,“網紅”的流量變現能力同樣驚人。杭州某知名“網紅”運營機構平均每個“網紅”每個月産生的電商成交額超過250萬元,其中頭部“網紅”累計貢獻超億元甚至10億元,是傳統百貨銷售或電視廣告的百倍乃至千倍。
打造“網紅經濟”,杭州政府如何做?
現在,在政府的引導下,杭州成立了中國(杭州)直播電商(網紅經濟)研究院、中國(杭州)直播電商(網紅經濟)産業教育學院、中國藍主播學院揭牌,中國(杭州)直播電商(網紅經濟)專家委員會和中國會展直播産業聯盟。
在“雲上杭行”的活動中,還發布了杭州直播電商重點培育園區(基地)、杭州直播電商重點培育平台、杭州直播電商重點培育機構、杭州直播電商領軍人物提名、杭州熱門網紅打卡地提名等五大榜單,引領中國直播電商産業發展。
安慶缺少知名的大學,這是事實,也短時間無法改變,但安慶的職業院校還是有一些的,這些院校,能不能政府引導,把職業教育和産業振興高度融合來做?要是下好這盤棋,安慶的一些資源,可以“因人而活”。
04
—
安慶文化标簽有雙面性
但可以利用互聯網講好故事
我幾次在浙江,在和别人提到安慶的時候,如果在文化圈,很多人會說:“安慶了不起,出大文豪的地方”。
這也是我自己比較自豪的地方,一個陳獨秀、一個張恨水,安慶在中國文化的地位,有這二人,就足矣。
其實在安慶,不僅是大文人多,民間,有尊重文人的氛圍,讀書人在安慶,就算是在鄉村,都會得到村民很大的尊重。
尊崇文化自然不能說不好,但你也會發現一個經濟現象,就是越是尊崇文化人的地方,似乎人們越是創新意識不足,甚至,商業也不是很發達。
安慶人喜歡以文化人自居,這是好事,但同時,安慶人也面臨着在今天商業經濟的思維中,存在創新不足的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也是讓我挺尴尬的地方,就是我在浙江,服務浙江企業的時候,和企業老闆聊天,會更多地談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因為說穿了,如果你花錢請我做策劃服務,但又不告訴我實際存在的問題,請我有什麼價值呢?
我也接觸過不少現代徽商,當然包括安慶的,聊不到十句,老闆一定會跟我強調“政府關系”,強調和“某某長是兄弟”,我一個好兄弟,也是我現在公司的合夥人之一,說起來也算有過億的資産,手機裡面,存有好幾個省長副省長的電話,但也沒見他拿着個來天天吹牛的,人家覺得很正常。
喜歡标榜有文化的安慶人,想有獨立人格,又想尋找和權力的親近感,這是特别矛盾的一件事情。
但如果,從商業經濟的層面,來看安慶的人文積澱,這是好事,至少從傳播學的角度,安慶有說不完的故事可以寫,可以講——,特别是今天這個互聯網的時代,文化也是資源。
05
—
鄉村振興對安慶是機會
但不解決這件事情
鄉村産業振興就是一句空話
我國的鄉村振興,是2017年提出來的,2018年定調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把鄉村振興提到一個實現偉大複興的國家戰略地位。
現在說真話,每次回安慶嶽西老家,會有感歎,比如鄉村很多基礎的建設,已經建設的非常不錯了,特别是道路,很多進村的道路,都基本5米多寬。如果兩輛車相交,再不會出現讓不開車的尴尬事了。
路修好了,廁所也建起來了,現在安慶的鄉村振興怎麼搞?說真的,很多村子的思路是不明确的。
現在一說到搞鄉村産業振興,每個人第一個想到的,是規劃鄉村文旅産業,大家卯着勁,想吸引城裡人。但中國鄉村振興文旅産業的規劃布局、策劃運營,人才是關鍵的關鍵,其實,不僅是安徽的鄉村振興缺人才,浙江也缺。
不過,和浙江不同的是:安慶的鄉村振興,寶基本都押在“村幹身上”,而安慶的尴尬在哪裡?
很多安慶下面一些縣的村子,早已經是人才空心村,按照安慶人的說法:有出息的都到外面出了。而村幹隊伍,偶爾出一二個出類拔萃的,這個村感覺就跟買中獎了似的。比如我老家的大歇村,書記恰好是我初中同學,能力不錯,大歇村就成了名村。
但其他的村呢?
鄉村産業振興,自然不是修一條路建個廁所這麼簡單,你一個産業,從設計規劃,到項目落地實施,到産業運營,是需要有各類人才的,靠一些文化程度本身不高,更加沒有經曆過正規的管理、運營等專業訓練的村幹,來搞鄉村産業振興,更像一個笑話。
解決鄉村産業振興的問題,核心還是人才的問題。這一點,浙江臨安倒給了我們不少啟發。
臨安鄉村産業振興,一直是浙江的标杆,這裡面有一類最核心的人群——活躍在臨安各個鄉村的“文旅産業運營師”,是臨安文旅産業發展中,基礎的基礎。
目前,據說臨安有12位鄉村運營師活躍在各個村落景區,他們推動文旅融合、農旅融合,成為一種“鄉村運營師現象”,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盤活了山鄉經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回歸。
“鄉村運營的模式,聽起來既獨特,又極富挑戰。”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魯一成在一次作題為“政府有為、市場有效:創新村落景區市場化運營模式激活美麗鄉村”的演講時表示,運營師與村集體自願簽約,雙方組建合資公司。村委會管理村莊事務,運營師則負責旅遊産品打造、主題活動舉辦等,形成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鄉村業态,最終收益按照公司股份分成。年底,臨安區裡還将組織第三方機構開展績效考核,對考核合格的鄉村運營師實行2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的獎勵。
當然,除了鄉村文旅運營師之外,我個人覺得:安慶的鄉村産業振興,針對現有的村級幹部,建立培訓機制,也不失為一條路徑。
但這個培訓機制,也不要老把眼光盯着浙江,好像浙江的就是好的。有沒有可能,安慶也建立一個鄉村産業振興商學院,做的非常好的村幹,都可以當講師,還有一些在外地從事鄉村振興産業運營的,都可以走進這個課堂。
先說明一下:我不相信所謂的一些教授、專家,我自己策劃的閑夢江東項目,四年時間,每前進一小步,到今天小有成果,一定不是什麼專家想象出來的,就我基地裡面的一個布谷鳥田園課堂,每個季節種什麼蔬菜,都是自己親自慢慢嘗試出來的。
寫在後面的話:
寫了如許,我清楚地知道,一定有人看了不忿的,沒事,山野四叔歡迎所有人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罵人就好。
還有,就是抱怨的,比如,安慶原來是“長江五虎”之一,今天顯然沒落了,甚至蕪湖的經濟,也排在我們的前面,合肥更甩下我們一大截。
還是那句話,抱怨其實意義不大,因為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我喜歡的言論,是提出實際的問題解決方案的。我不一定同意你的看法,但拼死維護你發言的權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