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
12月5日,在雲南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觀鳥愛好者罕見拍攝到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頭白鹮。專家鑒定認為,這是30多年來雲南省第二次記錄到該物種。
圖片拍攝:楊磊 張克相
據觀鳥愛好者介紹,當時是在覓食的黑鹳群和白鹭群中拍到一隻黑頭大鳥,這隻鳥全身羽毛白色,頭與上頸部黑色,嘴呈黑色,長而下彎,腳部同樣黑色。經鳥類專家韓聯憲教授确認,該鳥為黑頭白鹮(也稱聖鹮)。
圖片拍攝:楊磊 張克相
黑頭白鹮為鹈形目鹮科白鹮屬的鳥類,是體形較大的一種涉禽,體長65~76厘米,活動于多植被的沼澤、湖泊、河岸、水塘和稻田濕地,是全球性近危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定為近危(NT)物種,也是聯合國《瀕危野生動物名錄》中的一種。2021年2月5日,黑頭白鹮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保護級别中由Ⅱ級調整為Ⅰ級。
圖片拍攝:楊磊 張克相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黑頭白鹮在中國野外分布數量極為稀少,僅偶見于我國台灣地區和香港,在國内較為罕見。鳥類專家韓聯憲教授介紹:該鳥種是自1986年來雲南省第二次記錄(2017年2月6日在普洱景谷有一次記錄)。此次黑頭白鹮的發現,也是保山市鳥類新的一次記錄。(總台記者 郭峰 陳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