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餅”是流行于唐宋時期的一種面食,類似于今天的饅頭。
《水浒傳》裡的武大郎每天起早沿街叫賣,一路上吆喝“炊餅!炊餅!”
使得“炊餅”這種面食,更被廣大群衆所熟知。
炊餅,最初不叫炊餅。
《缃素雜記》記載:“凡以面為食具者,皆為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為湯餅;蒸籠而食者,呼為蒸餅。”
這段文字的白話意思是:凡是面食統稱為餅,用火燒熟的叫燒餅;放在水中煮熟的叫湯餅,也就是後來的面條;用蒸屜蒸熟的叫蒸餅。
《晉書》記載:“蒸餅上不坼十字不食。”
意思是蒸餅需要蒸到中間出現十字花裂紋才好吃,類似後世的開花饅頭,但又不完全相同,因為古代的炊餅有時候加入少許餡料。
十六國後趙太祖石虎喜歡吃帶餡的蒸餅,常常加入一些幹棗、胡桃仁,這種面食可以說是後世包子的雛形。
蒸餅,就是炊餅的最早叫法。
那麼,蒸餅為何改稱為炊餅?原來和宋仁宗有關。
宋仁宗叫趙祯,“祯”發音為[zhēn],和蒸餅的“蒸”讀音接近,宮廷内忌諱稱蒸餅,于是以炊餅代替蒸餅。
後來傳入宮外,逐漸成了全國百姓的忌諱,此後再無“蒸餅”的叫法。
炊餅,究竟是不饅頭?
《東京夢華錄》記載:炊餅不是普通的饅頭可以相比的,有“油蜜蒸餅”、“秤錘蒸餅”、“千層蒸餅”等,其中的“千層蒸餅”是花卷還是千層餅,已經無從考證。
《武林舊事》記載:清河郡王張俊曾向宋高宗趙構進奉一種“炙炊餅”。
可見,這種面食蒸熟以後,還要進行二次加工——“炙”。
古代沒有“烤”字,這個“炙”就是“烤”的意思,難道是街頭小吃烤饅頭片?
古代中醫學認為,炊餅還是一種藥膳,具有養胃、健脾、除濕、化滞、利尿等功效。
《本草綱目》記載:宋甯宗當郡王的時候,得了很嚴重的尿頻症,一天一夜要小解三百多次(反正我沒信),宮中的太醫毫無辦法。
有人向宋甯宗舉薦名醫孫琳,孫琳就以炊餅、大蔥、淡豆豉搗碎制成藥丸,讓宋甯宗以溫水服下。
每天吃三十丸,效果非常好,三天後竟痊愈了。
宋甯宗大喜,賞賜孫琳一千匹絹帛作為酬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