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巅峰之作大多都出自編劇何慶魁,所以有人認為何慶魁才是中國真正的小品王。但大衆更願意津津樂道何慶魁和高秀敏的“婚外情”,他們一起生活多年,卻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高秀敏曾公開地說,她和何慶魁是先有了感情,後來才離開了各自的家庭,是互為第三者。何慶魁和發妻張豔茹沒有離婚,隻是與高秀敏同居。2004年也因為高秀敏,何慶魁與趙本山分道揚镳,結束了趙本山、高秀敏、範偉春晚鐵三角的小品時代。這又是怎麼回事呢?2005年高秀敏突然過世,悲痛萬分的何慶魁選擇回到發妻身邊休養生息。張豔茹也再次接納他。到底是什麼樣秘密讓三個人能相安無事地生活呢?何慶魁,從一個漁民到獲獎無數的國家一級編劇,離不開這兩個女人的傾力支持。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那些被塵封已久的往事。
何慶魁1948年出生于吉林扶餘縣四馬架鄉,就在松花江邊上。農村的男孩子都要會幹活,何慶魁手無縛雞之力,他身子單薄,幹活還不如婦女。他不是懶、怕累,是真的沒勁。父親看他這個樣子,就托人把他送到村裡的劇團。何慶魁幹農活時焉兒焉兒的,到了劇團生龍活虎。二人轉、吹唢呐,什麼都是一學就會,一點就通。何慶魁從小就愛說段子逗人笑,一鋪熱炕、用數不清的段子把漫長的冬季給熬過。這為他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何慶魁開始為劇團寫段子寫節目,跟着村裡的劇團四處演出。他也在一次演出時認識了小他11歲的高秀敏。那時的高秀敏是一名二人轉演員。演出後兩人就相忘于江湖。何慶魁繼續做他的漁民,不打漁時就窩在炕上寫稿子。他前半生的藝術成就,也就止步于此了,再沒啥大動靜。
雖然何慶魁在村民口中“不務正業”,知青張豔茹卻偏偏看上了他身上的這種才情。她認為何慶魁就是生錯了地方,如果他是城裡人,才不會因為不會打漁被人看不上呢,人們會很佩服他的才情。張豔茹毫不猶豫地嫁給何慶魁。婚後生下了兩兒一女,全家都靠張豔茹種地勉強支撐。1986年知青返鄉政策下來了,張豔茹就帶着一家人回到了縣城。全家的生計都靠張豔茹賣菜的一點微薄收入,日子真可稱得上是家徒四壁。這讓何慶魁很内疚,眼見妻子孩子被自己拖累,過着最底層的生活,他已經40歲了,寫了20年稿子仍是一事無成。有一次他悲從中來突然哭了。張豔茹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慌張地問怎麼了?何慶魁說:我沒用,我對不起你,讓你過這種苦日子!張豔茹安慰道,我還以為啥事呢。你隻管專心寫作,家裡一切有我頂着。何慶魁非常感動,覺得自己真是娶了位賢妻。
也就在這時,何慶魁再次遇到高秀敏。這個改變他人生的女人。1989年何慶魁把《誰娶誰》的稿子送到縣劇團,沒人認真看這個無名小卒的稿子,随便就把他打發了。何慶魁心灰意冷地回到菜市場繼續賣菜。就在這時有人喊了他聲“大哥”,他以為是要買菜的,那人繼續說道,我是高秀敏,你不記得我了嗎?經她這麼一說,何慶魁才想起來。何慶魁彼時仍是一個賣魚賣菜的小販兒,而高秀敏已經是國家二級演員,而且是縣劇團副團長。高秀敏看到何大哥生活窘迫,心有不忍問,我們劇團給寫稿子的人一個節目200塊的酬勞。你來給我們寫節目吧。何慶魁說給你們劇團投過稿,沒人看得上。高秀敏說那你把稿子給我看一下吧。
後來何慶魁把稿子送到高秀敏手裡。高秀敏很喜歡這個作品,她力排衆議,用這個稿子排演了小品,而且還拿下了吉林省文藝彙演一等獎。一炮而紅的開局讓何慶魁第一次看到希望。
第二年吉林東遼縣文化局聘請何慶魁做編劇。何慶魁這個落魄的農民,終于吃上公糧了。1992年何慶魁創作了小品劇本《包袱》,高秀敏用它參賽再次一舉奪冠。何慶魁高秀敏此後又接連拿下數個文藝獎項。1992年高秀敏與何慶魁先後辭職,自己出來單幹。一個編劇,一個演員,一個寫,一個演,珠聯璧合,兩人在朝朝暮暮的創作中,貢獻了彼此最燦爛的才華和熱情,感情也迅速升溫。很快他們察覺誰也離不開誰。那時他們雙方都是有家庭的。高秀敏直接和丈夫離婚,然後她就等着何慶魁離婚。何慶魁有些為難,他心裡知道發妻張豔茹有恩于自己。不過他面對高秀敏的深情,還是向發妻提出了離婚。張豔茹悲憤交加堅決不同意。孩子們也堅決地站在母親這一邊,認為父親背信棄義。那之後何慶魁也就不再提離婚,隻是離家和高秀敏搬到了一起生活。
何慶魁“抛妻棄子”的行為讓他在老家備受指責,他也就沒臉回老家了,但他一直往家裡寄錢。第二年春天,何慶魁帶着高秀敏回家看孩子和張豔茹。這次返鄉的何慶魁,容光煥發,整個人年輕了10歲。高秀敏也是手上大包小包的禮品。初一見面,全部人一場大型尴尬,都不知道應該用一種什麼态度來面對這場“家庭聚會”。何慶魁跟孩子們說:我知道我對不起你媽,她跟着我的這些年盡受苦了,可我跟你們的媽,隻會把日子越過越窮。我跟你們秀敏姨才能把日子過火。
何慶魁在外屋跟孩子談心,高秀敏到裡屋跟張豔茹說話。别看高秀敏在外面咋咋乎乎,但是她在張豔茹面前恭恭敬敬,說話低眉順眼,但她也捅破了窗戶紙直接說:大姐,你就讓大哥給我寫本子吧,我們都能紅。我們生活好了,你跟孩子們的生活也會好的。我向你保證,我們絕對不會不管你和孩子的。張豔茹本來是想給高秀敏點顔色看看的,但是卻漸漸地被她說動了。她再一看何慶魁現在的精神面貌跟在老家時判若兩人。他們生活了這麼多年,她很容易從丈夫的眉宇間看到他現在過得好不好。
臨走高秀敏還硬塞給孩子幾萬塊錢。後來高秀敏時常跟着何慶魁來看張豔茹,每次都是給錢給禮物。時間一長,張豔茹也就看開了,何慶魁的心是拴不住的,隻要他心裡有這個家就行了!高秀敏也不忍再“趕盡殺絕”,這個善良的女人現在就隻剩下“妻子”名份了,所以高秀敏不再要求何慶魁離婚。那以後他們便再也沒提過離婚的事,三人的畸形關系,就這樣處于一種微妙的平衡中。兩個女人在心裡默默達成了默契,一個守着家,一個守着他。張豔茹成了有名無份的妻子,高秀敏成了有份無名的愛人。
後來張豔茹去了廣州大兒子家照顧孫子,何慶魁也就跟着高秀敏東奔西走演出掙錢。在公衆面前何慶魁和高秀敏出雙入對,他們也互稱丈夫妻子。高秀敏的女兒李萱也跟着他們生活,何慶魁待她如閨女。李萱知道自己媽媽脾氣大,不好相處,每當高秀敏和何慶魁吵架。李萱都會走過去偷偷跟何慶魁說: 你别跟我媽一樣的。意思是你别跟我媽計較。人家的女兒都這麼說了,何慶魁更不好意思跟高秀敏吵了,更讓着她。
何慶魁和高秀敏确實在事業上成就了彼此。成名這件事就是這麼奇怪,一開始完全看不到天,一旦有了展示的機會,往往就是一飛沖天。1994年何慶魁創作的小品《密碼》,第一次走進了春晚。在央視這個平台上,他們結識了小品王趙本山。何慶魁和趙本山一見如故,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他們都來自東北農村,在農村都屬于“不務正業”,不會幹農活喜歡文藝。正因為彼此的經曆太多的相似,所以他們的喜劇“細菌”,對方很容易get到。他們在一起也很容易碰撞出東北人特有的語言包袱。用他們的話說,他們的素材都是東北土地裡長出來的。何慶魁開始為趙本山寫小品段子。1997年他寫了小品《紅高粱模特隊》。1998年他寫了小品《拜年》。 1999年他寫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創作了“白雲黑土”系列。 2000年他又寫了小品《鐘點工》。
但是這些小品除了《拜年》,跟高秀敏的關系都不大,直到2001年何慶魁創作的小品《賣拐》,高秀敏才再次出演。她以為何慶魁會給自己多寫幾句台詞,讓自己在春晚的舞台上多燦爛一會兒,後來一看本子,自己的台詞沒幾句,就有點失望。何慶魁解釋道:趙本山和範偉才是主角,戲就應該在他們身上。你的台詞雖然沒以前多,但份量比以前重,藝術性也比以前強。何慶魁的判斷是正确的。2001年春晚小品《賣拐》轟動全國,榮獲一等獎。20年過去了,許多人仍會想起那些經典台詞“沒事走兩步”、“要啥自行車啊”。許多觀衆對高秀敏說,之前她雖然演了很多角色,但是印象不深,在小品《賣拐》她的戲份很少,但她的表演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好。從此也開啟了趙本山範偉高秀敏“鐵三角”的時代。
同在2001年,高秀敏在電視劇《劉老根》中飾演丁香。高秀敏用她本色的演技,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東北大媽”的形象。2002年鐵三角再次推出春晚小品《賣車》,同樣好評如潮。小品《賣拐》《賣車》《心病》《送水工》等分别獲 2001年、 2002年、 2003年、2004年春節聯歡晚會一等獎。至此何慶魁的人生徹底逆轉!
但是2004年合作《送水工》之後,他們與趙本山分道揚镳。當年春晚彩排期間,高秀敏為了給姐妹救場,耽誤了節目的排練,節目審查時漏洞百出,這讓趙本山大為惱火,兩人由争吵升級到矛盾,高秀敏憤然離開,何慶魁也跟着離開。2005年趙本山和範偉上演“忽悠”系列的第3部《功夫》,編劇已經不是何慶魁。
2005年8月8日,何慶魁長子何樹春因車禍身亡,何慶魁悲痛萬分。10天之後,高秀敏又突發心髒病,走得更加突然,年僅46歲。何慶魁整個人就廢了,形容天突然塌了兩次。出殡那天,何慶魁是被朋友架着進了靈堂。他對着遺體高喊了兩聲“秀敏秀敏”。張豔茹聽到這個消息,也十分傷心。十幾年的糾纏讓三個人有了親人般微妙的關系。高秀敏去世非常突然,沒有立下遺囑。她留下多套房産。何慶魁明确表示:高秀敏的錢我不會要,那些錢留給她的女兒李萱。李萱曾在電視連續劇《聖水湖畔》中扮演高秀敏的女兒韓二芹。她繼承了老媽未完成的事業,在高秀敏逝世後便去北京發展。
彼時的何慶魁,一連失去了兩位至親,50多歲的他承受不住打擊,情緒崩潰。張豔茹不忍心看到何慶魁失魂落魄的模樣,主動接他回家。失去了高秀敏這個“紅顔知己”,何慶魁終于能安心回歸家庭,他又回到妻子身邊休養生息,那是他當時最需要的。可能張豔茹這輩子注定就是要面臨一個頹廢的何慶魁。何慶魁說秀敏走了,就像一棵大樹從我心裡連根拔掉。我現在心裡連棵小草都栽不活了,就想安安穩穩、消消停停地過日子吧!這時的張豔茹又再次成為守護他的人。丈夫中途走丢,後又回歸,與自己安享晚年含饴弄孫。高秀敏走後,何慶魁的創作明顯減少,由他一手打造起來的鐵三角組合就此謝幕。後來何慶魁與趙本山又握手言和,2010年他再次參與春晚小品《捐助》的創作。不過他的巅峰時期随着高秀敏的離開而離開,随之趙本山的小品時代也落幕。
時光匆匆,10年之後張豔茹因為心髒問題,在何慶魁的懷中合上了雙眼。她終究是他墓碑上的正妻。不知道這樣的人生,對張豔茹來說算是圓滿嗎?現在何慶魁已經74歲,曾經松花江上的那位打魚人,曆經人生的起起伏伏後,也走到了遲暮之年。每每談起高秀敏和張豔茹,眼中仍然難掩凄涼。高秀敏是他的伯樂,将他從泥沼中救出,待他功成名就之際,自己卻匆匆離去。如果沒有重逢高秀敏,也許他還窩在東北那片松花江旁。他從心裡感謝高秀敏。隻是同居14年,直到離世,他也沒能給她一個名分。何慶魁說他愧對高秀敏,讓她到死都名不正言不順,隻是張豔茹這麼“通情達理”,他不忍太絕情。對于高秀敏他付出過最真摯的情感,而對于張豔茹他也有着深深的眷戀。
如今世間最愛他的兩個女人都離開了。何慶魁這一生是幸運的。兩個女人都肯成全他,不願難為他。三人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相安無事地過完這一生。
這裡是有耳工作室,我們下個故事不見不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