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大妞是兩個娃的媽。大小姐和二小姐,整整差十二歲。
群裡有幾位今年九月要進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問我該注意點啥?
就在此給大家分享一下一年級新生入學的注意事項。
我相信有很多家長,在暑假裡已經給娃各種雞各種加餐,務求在開學前提前超車!話是沒錯的。
但素!大妞一定要說!小學低年級主要就是習慣的培養。
沒有其它!!沒有其它!!沒有其它!!
這個習慣,包括學習習慣,還有生活習慣。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習慣,這個習慣的養成會在接下來的十幾年的求學日子甚至幾十年的人生日子裡全程貫穿娃的人生!
每年的小一新生入校,有經驗的老師隻要憑一些細節的觀察,就能看出一個孩子的習慣培養得怎麼樣,以及後勁足不足。
大妞真不是瞎BB,大家趕緊核對起來,補缺補漏。
01
生活習慣
國内的小學和幼兒園完全是不一樣的兩種學校!
有些家長可能都沒完全領悟這一點,畢竟我們小時候的那個學校和現在的學校也是兩碼事!攤手!
如果家長還隻是認為是簡單的從一個學校上升到另一個學校。還有家長甚至會認為娃進了學校不能馬上适應,是老師太嚴格了~~你就太天真了!
這能一樣嗎?這絕對不一樣!
如果家長都不知道,娃就更不知道了。你讓娃怎麼能馬上适應?!
在這開學前,最重要的幾件事分别是:
第一,把作息調整到小學狀态
小學,是沒有午休的,更不用說午睡了。最多也就是在桌子上趴一會兒。
當然剛剛進校那一會,有些學校會比較人性化地給孩子一段時間的過渡期,讓娃能緩沖一下。
這個事上大妞還犯過傻,居然讓大小姐帶了一條毯子去學校午休!學校隻是過渡意思一下,我這個傻缺家長還當真了!當真了!!
幼兒園慣常的午休時間到了小學是用來上課的!
請大家一定盡快給娃調整好午休習慣,否則入學後12點到2點孩子會非常困,下午課的效率基本不能保證。
另外,晚上一定不能太晚睡覺,才能保證有效足夠的睡眠時間。
我已經聽N個媽說自己的娃晚上什麼10點,11點還活蹦亂跳的不睡覺。我能理解有很多的職場媽媽到家的點都快九點,想陪娃一會,肯定都快11點了。但是上小學後要是娃九點前睡不了,早上6點半到7點怎麼能起得了床?
第二,學會自己上廁所,尤其是蹲廁!
這個問題以前真不是個問題,但現在卻成了個問題了。
這也是個奇葩。
最主要原因是,幼兒園全升級換代了。基本一水的小馬桶,還用的都是座便!
但素!小學裡還沒升級換代!基本都是蹲廁!
孩子不願意或者不會使用,很容易弄的一團糟。
大小姐那時候有個同學為了不想去上學校的廁所,還拉在了櫃子裡~~
因此,這個能力要注意,這十幾天培養是來得及的
另外呢,大家都會和娃說,要聽老師的話。讓孩子對老師會産生敬畏感。
但素,大家有沒有想過。孩子到了新學校新環境,周圍全是陌生的老師。孩子可能因為害怕,可能有了問題也不知道該去找誰?因為小學的班主任不象幼兒園的老師時時刻刻都能見,更不可能有生活老師管這茬了。
所以大家要告訴孩子,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和當下見到的老師說,比如上課到一半要上廁所了,不要摒着,馬上舉手和老師說,老師一般都會同意的。
第三,培養自己喝水的意識。
相信大家給娃杯子都準備好了。但是你确定孩子知道要主動喝水嗎?
幼兒園呢,老師管的很細。還有專門喝水時間。
但小學裡基本沒有,還是那句話,沒有生活老師管這茬了!
一定要培養起孩子主動喝水的意識,還有尋找、記住某個特定地點的能力。
02
學習習慣
說完生活習慣,說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指的不是說讓孩子每天做一點練習,計算、寫字、閱讀。
不是說這些不好,必須要讓孩子每天有學習的任務。這都非常好。
但還有些學習習慣也很重要:
第一,學習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物品
小學下課課間10分鐘。這10分鐘裡,要上廁所、喝水,要迅速收拾好上一節課的東西,還要把下一節課的材料準備好,這個時間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大小姐在國内上小學時,課間不能上操場上玩(這個大家要和孩子做好思想工作,每個學校情況不同,也不一定都不能上操場)做的最多的也就是上個廁所,在走廊裡走動放松下。
去了美國後,一下課就象打戰。因為美國學校,每節課都要換房間啊,上下樓來回跑的,有時候還要從這棟樓跑到另一棟樓。一下課就抱着書百米沖刺這種事是每天發生的(這個運動量是絕對夠的了)
扯遠了。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帶齊和整理物品,不管是出去幹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想需要帶些什麼、在哪裡、怎麼擺放。
這點二小姐是做的不錯的。這她自己的東西管的門清兒。
如果此前你家娃還主要靠你幫忙收拾整理,那千萬你要耐住性子,不要因為趕時間,就氣呼呼地說“算了,還是我來做吧”!忍住!千萬忍住!
這關早過早好早輕松,其實對你還是有好處的不是?少多少事呢!
第二,一定要注意寫字姿勢
握筆姿勢一定要趁早調整!
不準确的話,寫的慢,寫的難看,近視率還很高,這一切的一切全和握筆姿勢不正确有關。
03
聽覺習慣
大妞寫過:
進入小學後,每節課40分鐘。主要是靠聽的。沒那麼多好看的PPT課件給你看。
要讓孩子把視覺注意轉為聽覺專注力。
方法有幾個:
第一個方法是 說話隻說一遍。
和孩子說話時,盡可能每次隻說一遍。
這個是很多家長的弱項,總忍不住一句話說兩三遍!殊不知道這樣的重複對孩子養成良好的聽覺習慣相當不利,他很難直接辨别出哪些是最重要的信息,而且會不耐煩,并且産生依賴心理,覺得反正會再聽到的。
講課時,老師可不會每句話都講兩三遍,所以,“說話隻說一遍”這個習慣,就算不是入學的娃都趕緊培養起來吧!
第二個方法是 請孩子有意識地幫忙拿東西 。
可以請孩子到卧室裡拿一樣東西,告訴她在什麼櫃子、從上往下數第幾個抽屜、左邊第一個指甲鉗,類似這樣的,你用描述性語言告訴孩子,讓他去取,這是聽覺專注力、理解力和身體能力的訓練。
第三,傳話。
比如,媽媽說一件事,請孩子有意識地把你的話傳給爸爸聽。
這個轉述的過程,孩子需要認真聽、理解意思、記住重點,把你要表達的意思講出來,對聽覺專注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效果特别好。
最後,再提供給大家一個好辦法——
認真聽講的小方法
用玩遊戲的口吻問問孩子:
是不是看上去挺幼稚的?但非常管用,因為用明确的、可視化的要求告訴孩子,怎麼才算“認真”。
接下來,訓練讓孩子在兩分鐘預備鈴的時候,學着家長的樣子問自己:小眼睛準備好了嗎,小耳朵準備好了嗎,小嘴巴準備好了等等。
這一連串問題問好,就讓孩子靜下心來,全身心地投入到35分鐘的學習中去。
今天幹貨寫的這麼長,就不分享資料了,咱們明天見!
祝寶貝們都能開心地迎接新學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