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春風十裡揚州整首詩

春風十裡揚州整首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07:40:48

杜牧創作了許多詠史詩,多是七絕,或者諷刺帝王的荒淫,議論政治得失,如《過華清宮》;或者懷念前朝盛世,以古鑒今,如《題魏文貞》、《登樂遊原》(“長空淡淡孤島沒,萬古銷沉向此中。看取漢家何事業,五陵無樹起秋風。”);或者借史事抒發自己抑郁不平之氣,如《赤壁》、《烏江亭》等,都有較豐富的思想内涵,并獲得很高的藝術成就。其特色有二:

一是寓褒貶議論于鮮明生動的形象之中,含蓄蘊藉,意味隽永。如《過華清宮三絕句》: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新豐綠樹起黃埃,數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雲中亂拍祿山舞,風過重巒下笑聲。

第一首諷刺“明皇緻遠物以悅婦人,窮人之力,絕人之命,有所不顧,如之何不亡”(謝枋得《注解選唐詩》卷3),卻不着半句議論,隻是将楊貴妃于骊山華清宮“笑”看荔枝“飛馳以進”的曆史情景再現給讀者,小中見大,個别體現一般,蘊涵豐富。《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緻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裡,味未變,已至京師”,而“人馬僵斃,相望于道”。藝術特點有三:一是小中見大,個别體現一般,有以微見著之妙;二是對比鮮明:“一騎紅塵”與“妃子笑”,統治者的享樂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三是暗用典故:烽火戲諸侯,富于嘲諷之意。第二首則将唐明皇、楊貴妃的驕奢淫逸與安史之亂聯系起來,看似漫不經心,其實最有深意。而第三首又在歌舞荒淫的人群中,突出了“祿山舞”的醜态,則唐明皇之昏聩于此可見。

二是反論其事,作翻案文章,出奇立異,頗具史論色彩。如《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将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之戰,周郎功莫大焉,曆史早有定論,而杜牧卻說他幸而成功,幾乎家國不保,議論之矯拔,見解之獨到,令人耳目一新。可見,前人盛稱杜牧這類詠史絕句為“二十八字史論”(許顗《彥周詩話》),不無道理。其實,杜牧這類詩歌還不光單是詠史,其中往往寄寓了詩人自己的牢騷與不平,即如《赤壁》,又何嘗沒有“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的味道?這首詩的藝術特點有四:一是工于發端,不寫山川形勝,而由一個細節寫起,生動自然。二是精于議論,做翻案文章。傳統上多按曆史本來面目去寫,如李白《赤壁送别歌》:“二龍争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胡曾《赤壁》:“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争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蘇轼《念奴嬌》:“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都是歌頌周瑜,而杜牧此詩卻一反這種說法。三是妙于設想,幽默诙諧,嚴肅的政治内容卻以诙諧語出之。四是言近旨遠,直中見曲。《彥周詩話》:“杜牧之作《赤壁》詩,……意謂赤壁不能縱火,為曹公奪二喬置之銅雀台上也。孫氏霸業,系此一戰。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隻恐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後來為杜牧詩作注的馮集梧反駁說:“詩不當如此論,此直村學究讀史見識,豈足與語詩人言近旨遠之故乎!”(《樊川詩集注》)詩雖發議論,但措辭微婉,“含蓄深窈”(吳景旭《曆代詩話》庚集7)。

此外《烏江亭》詠項羽亦發言新奇,不肯人雲亦雲: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詩強調的是包羞忍辱,讀來自然獲得啟發。胡仔《苕溪漁隐叢話》卻謂此詩“好異而畔于理……項氏以八千人渡江,敗亡之餘,無一還者,其失人心為甚,誰肯複附之?其不能卷土重來,決矣。”從曆史觀點來看,此說不無道理,但詩畢竟不一定都是曆史的客觀記錄。王安石《烏江亭》說:“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雖說有道理,到底不如杜牧詩說得好,給人以啟示。吳景旭《曆代詩話》則為此詩辯護,說杜牧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層,正意益醒”,此說着眼于詩的特點,很有見地。再如《題商山四皓廟》:

呂氏強梁嗣子柔,我于天性豈恩愁。南軍不袒左邊袖,四老安劉是滅劉。

也是翻案之作,耐人尋味。“與杜牧同時的著名詩人溫庭筠、李商隐都有詠四皓詩,但都止于就事論事,無甚驚人的高見。杜牧獨不然。他認為商山四皓盲目擁戴惠帝,險些使劉氏天下易姓,幸而周勃、陳平等誅滅諸呂才使局勢得以安定。為此,詩人一反舊說,得出‘四老安劉是滅劉’的結論。前人議論杜牧此類詠史詩為‘出奇立異’、‘好異而畔于理’,殊不知其藉史實發議論,有鼓勵積極進取、向往朝政清明的積極意義。”(朱碧蓮選注《杜牧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春風十裡揚州整首詩(東風不與周郎便)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