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很神聖。我也曾經想過,但還真沒那個勇氣。盡管我不怕運動的苦。但真要去到窮鄉僻壤,教這些留守兒童,我也是不敢。
所以我這位年長我十幾歲的朋友,克服種種困難,跋山涉水來到貧困山區支教,語數英體育等都要教,還要付出無比的耐心和熱情愛孩子們,讓我很感動。
人總要為社會做些貢獻,實現價值,教育就是一個靈魂撼動無數靈魂。我雖然不能親自去扶貧濟困支教,但我把這些分享給大家。有條件的朋友也可以支教。我現在做的分享經濟,也在幫助貧困人口賣水果,也算是做點好事吧。但比起這些支教的朋友,微不足道。
這些文字,分享給大家,我經常想,那些被常人認為成功的企業家,也應該參與支教,為社會底層人民提供服務。
以下是實錄:
支教體驗: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不是傳說
“我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體育是英文老師教的,英文是體育老師教的。”我告訴我的學生們今後可以這樣自豪的對别人宣布。這是我支教的最大體驗。
因為課程排的滿當當的,支教的日子比平常流逝的速度更快。轉眼一個學期一半就要過去了。我和孩子們都開始準備期中考試了。這是對學生們學習成果的檢驗,也是對我,第一次教初小的能力考評。
工作性質原因,遇到疫情影響,工作被迫清閑了許多。與其消極等待疫情過去,不如積極應對,而且現在許多工作都轉入到線上,在哪裡都能聯絡到外界。于是着手報名支教的志願者。
這一過程還是非常曲折的,大部分官方組織隻針對在校大學生;還有許多機構要求有小學的《教師證》,我過去在大學教書時的資曆還不管用;再一個門檻是年齡限制,有35歲的,45歲的,絕大多數不能超過55歲。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沒有年齡限制的, 才最終得以成行。
支教生活不辛苦是客套話,我所支教的小學一共有3位教師,都是志願者,要承擔一到三年級的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美術、科學、道德、英語,還有早讀、課間活動,每天忙的不亦樂乎。一個老師要跨學科、跨年級,能不辛苦嗎?好在最近又來了兩個大學實習生,承擔了音樂和美術課。
這裡非常偏僻,公共汽車隻通到鎮裡,到山裡的路還不錯,但路過村子到縣裡的公共汽車每天隻有早晚兩班。隻緣于上課太忙,也沒有時間進城。
和城裡不同的是,這裡的蚊子特别大,堪稱蚊子中的戰鬥機。還有各種小蟲無孔不入,曬着衣服被子,晚上拿回來,爬滿了小蟲子,像是在召開昆蟲代表大會。
在山裡面支教,除了辛苦之外也有許多樂趣,這裡山好水好,“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空氣超級好,剛從大城市到這裡時,覺得空氣中透過隻有在張家界、九寨溝才能嗅到到的淡淡清心的空氣味道。純粹就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
學校建在半山腰上,背靠大山。秋天到了,周末到山裡面可以采到野菊花、野生猕猴桃、蘑菇,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找到靈芝,還有一些隻有當地才有的野生水果。山澗旁,溪水清澈;群山環抱之中的袖珍水庫像一顆大珍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下水遊泳戲水,在寂靜的水面上劃出一道道漪漣。對于我這位超級遊泳愛好者,年齡組的遊泳全國冠軍,真正是如魚得水。在我人生觀中,有水,有好空氣,有好心情,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最具有成就感的還是來自于學生們,下課之後,許多學生會到我身邊抱着我說:“老師抱抱我,老師抱抱我”,“老師也抱抱我”。雖然他們上課常常走神,可下了課還是問我:“下節是不是你的課,那再下一節呢?”
有一次,因為有事要出去一天,調了一天課,同學們擔心地問我:“體育老師你不會不回來了吧?”,國慶節放假回家,有些同學将自己的零食掏出來塞到我口袋裡。還說:“過了節一定要回來呀!”
作為支教的志願者,我們不需要接受績效考核,也不需要擠破頭取争晉升的那幾個名額。無名無利,無需狂躁的莫名其妙的追逐。我的最好的回報就是學生們拉着我的手搖晃着,及看着我的那種眼神。這就是我的價值觀。
這裡的學生很有意思,給老師貼上學科的标簽,雖然我上語文、英語,科學和體育,可能因為剛來的第一節是體育課,而且體育是一二三年級混班上,學生們都喊我“體育老師”,所以他們的語文和英語是“體育老師”上的。
沒有績效考核并不是沒有責任。這個責任不是在于去拼分數,把學生們有意無意困死在了各種題海之中,變成了應付考試的答題機器,重複無意義的繁瑣驗證和背誦,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
應該的教育是以生命撞醒生命,以生命激發生命,以生命開啟生命。開發孩子們的天賦潛能造福人類,始終是教育的标靶。
特别是這裡的學生絕大多數是留守兒童,最缺乏的是被愛,及由此發展的愛别人的能力。我們要做的首要任務是傳遞愛,讓他們知道愛,學會愛。
應該的教育是以生命撞醒生命,以生命激發生命,以生命開啟生命。開發孩子們的天賦潛能理解生活的意義,了解世界的變化。而不是對别人,對社會的仇視。對孩子們來說,強有力的身體才有構築未來美好生活的基礎。我願意向學生們傳遞這樣一種世界觀。
學生們上課常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單詞記不住,課文念不下來。其實,我回想起小時候,我也是同樣的境地,常常被老師打手心,罰站。我的原則是決不能懲罰孩子們,當然前提是自己不生氣、不發火。我的方法是利用體育課的機會,采用隊列練習訓練孩子們的紀律性和
集體精神。
其實,我們也不孤單,村子裡有城裡來的扶貧住村幹部,今年是扶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據說每一個貧困村都有扶貧住村幹部。雖然支教志願者不是他們的工作範圍,他們還是對我們很關心和照顧。村民們對我們也很好,周末上山都是村民帶着去,要不然肯定會迷路回不來的。生活在這裡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心境決定态度,态度影響行動,行動導緻心情。上世紀七十年代作為知青“上山下鄉”,同樣在山裡的幾年,卻是内心充滿了迷茫、無助、不知所措。當年也想去做村裡小學的代課老師,卻沒有人認可我。代課老師告訴學生們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知青中有各種答案,我告訴他們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一,但是沒有人相信。感謝遇到了77屆的第一次高考,才改變了我的命運。
歲月輪回,四十多年之後,再次回到貧困的山村,自己給自己帶來的使命是“用教育改變命運”。這也是我想作為支教志願者的初衷。年少之時,給自己的勵志雞湯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努力奮鬥,不要浪費青春;進入花甲,同樣不能耗費時光,隻要還有可能就要抓住機會。青春歲月稍縱即逝,年過六十同樣要隻争朝夕,朝已别,隻争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個傳遞知識,播撒愛的耕耘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