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收藏夾裡有什麼好玩的

收藏夾裡有什麼好玩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20:50:36

收藏夾裡有什麼好玩的?刷到一篇深度好文,來不及看怎麼辦?先收藏了再說習慣了在社交平台上碎片化閱讀的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收藏經曆時間一長,收藏夾裡全是沒讀完的文章網友們戲稱這一行為是“意念學習”,總感覺隻要鍊接在手,就有下次再仔細閱讀的可能性為了糾正這種錯覺,豆瓣網友建立了“收藏夾不吃灰”小組,打卡督促自己定期整理收藏夾,激活被塵埃掩埋的“寶藏”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收藏夾裡有什麼好玩的?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收藏夾裡有什麼好玩的(網友你的收藏夾該)1

收藏夾裡有什麼好玩的

刷到一篇深度好文,來不及看怎麼辦?先收藏了再說。習慣了在社交平台上碎片化閱讀的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收藏經曆。時間一長,收藏夾裡全是沒讀完的文章。網友們戲稱這一行為是“意念學習”,總感覺隻要鍊接在手,就有下次再仔細閱讀的可能性。為了糾正這種錯覺,豆瓣網友建立了“收藏夾不吃灰”小組,打卡督促自己定期整理收藏夾,激活被塵埃掩埋的“寶藏”。

定期整理收藏夾并打卡,網友們“吹灰”很有決心

建立“收藏夾不吃灰”小組的網友名為“貓咪不愛笑”,在小組的自我介紹裡,“貓咪不愛笑”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在如今這樣一個知識焦慮的時代,符号化的收藏方式已經不知不覺定義了我們的生活,輕點一下即可收藏的方式讓收藏變得越來越容易,但同時也讓我們的收藏夾變得越來越臃腫和冗雜,時間一長便懶得再去翻看。為了達到“回頭看”的目的,“貓咪不愛笑”在豆瓣建立了這個小組,希望“真正做到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回頭去翻翻看自己當初視為寶藏、開心收藏的内容。在這個小組裡,大家能夠一起監督打卡、一起分享自己收藏過的好内容、一起交流有哪些能讓收藏夾不吃灰的好方法。”

想要吹灰之前,先得捋清楚自己的收藏夾“積灰”程度有多嚴重。

“是小嘉”理了理自己的“積灰重災區”,包括B站的“稍後再看”,豆瓣“想看”,還有百度網盤。他的“吹灰”方式是定期來小組裡打卡,2020年11月16日,打卡内容為“‘稍後再看’還剩41條”,到了今年1月27日,“稍後再看”還剩下了24條。到記者寫稿時,“是小嘉”已經愉快地完成了自己的收藏夾整理工作,成功“吹灰”。一群網友還來向他表示祝賀:“這麼厚的灰能吹完,你真是太牛了。”

和“是小嘉”相比,另一位網友“鐵馬冰河入夢來”積灰程度更為嚴重一些,他列出8項積灰“重災區”,包括下載待看的視頻、标記了很久但還沒有看的視頻、别人推薦的截圖、亂得一塌糊塗的相冊等。有趣的是,“吹灰”的過程還讓“鐵馬冰河入夢來”重拾收藏的樂趣,他一邊“吹灰”,一邊給收藏夾添加着新内容,并戲稱新内容的添加為“養馬”。直到今年11月底,“鐵馬冰河入夢來”還在堅持清理着自己的收藏夾,持續不斷在“收藏夾不吃灰”小組裡打着卡,堅信終有完工的一天。

知識焦慮導緻“數字囤積”産生

“吹灰”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在媒體專業領域裡,網友們“一鍵收藏”但卻不會“回看”的行為,有一個專有名字叫“社交媒體數字囤積”。

豆瓣“收藏夾不吃灰”小組因為話題新鮮,還吸引了專業研究生的進駐。一群來自武漢大學的研究生在小組裡發起了調查,并曬出了數據:

一項調查顯示,2000名受訪者中有52%的人從未從自己的設備中删除任何文件和應用程序,有41%的人會盡最大可能避免從自己的設備中删除圖片和視頻,如果不得不删除,78%的人會選擇将文件轉移到另一台設備。這種現象被稱為“數字囤積”——積累大量的數字項目但很少會删除它們。

網友們紛紛在豆瓣小組裡曬出了自己的故事。“小S”表示,自己之所以成了一隻“數字倉鼠”,不停囤積,原因便在于時間的碎片化。“‘不學習就會被淘汰’,我時時刻刻記得這句話,問題是現在留給我們閱讀的時間能有多少?站在公交站台等車的時間,隻來得及看半篇文章,車來了,你是把文章看完還是先上車?這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這篇文章加入收藏夾。”

“小C”認為,囤積行為是一種有意和無意行為的混合,既有工具性的考慮,也有無意識的被動積累,還有情感性的回憶需要。

還有人在“吹灰”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收藏夾裡全是頭腦發熱後的産物:“必須掌握的100個office技巧”“十個方法教你如何制作知識圖譜”……一些看似實用的“幹貨”,細細讀完才發現十有八九早已掌握,剩下幾條根本用不着。

“吹灰”有了新方法:試試做一隻“紙質倉鼠”

其實,需要“吹灰”的遠不止你的收藏夾,購物車也是。每年固定節點的購物“大戰”之前,不少網友都會發出哀嚎:去年這時候囤積的書/抽紙/洗衣液還沒用完呢!囤了整整一年的東西用不完,新的“購物狂歡”來臨時又忍不住再次剁手,這種“囤積症”如果過分嚴重,甚至會上升到成為一種精神疾病。

“囤積障礙”的具體表現,網友們已經在線上和線下充分“實踐”: 難以丢棄物品導緻物品堆積,以緻生活區域擁擠雜亂,且顯著地影響其用途。在“購物大戰”裡過度消費,或者是收集免費的物品等,都屬于囤積障礙的表現。調查數據顯示,歐美社會中該病症發病率為2%-6%,男性的患病率明顯更高,老年人(52-94歲)患病率比年輕人(34-44歲)高3倍以上。

“我怎麼就管不住自己的手?”面對“數字倉鼠”們的提問,網友 “愛豆就要談”給出了建議,從“數字倉鼠”轉型成為“紙質倉鼠”:

“我最近發現一個既可以清理收藏夾,又能幫助自己提高效率的方法——專門找一個本子,開始工作之前,花20分鐘把收藏的幹貨抄寫下來。雖然看起來很浪費時間,但抄寫的過程真的可以靜心。根據我的親身體驗,一般要不了20分鐘我就可以從非常浮躁隻想玩手機的狀态中平靜下來,開始專注高效地工作,真的很神奇。”

“愛豆就要談”表示,每抄完一篇,然後光明正大地點擊“取消收藏”時,心裡都很有成就感。“抄寫的過程也是在加強理解和記憶,寫下來的幹貨平時也可以拿出來反複揣摩,需要用的時候找起來也很方便,省得在手機上半天翻不到,還經常跑去刷微博了。”

來源:揚子晚報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爆料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