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南稱謂趣談:"大爺"與"媽媽"
"嗨,别傻站哪兒,跟大爺 (dà yé)似的!"
"我家二大爺堂屋門西邊的老核桃紋棗樹落了一地糟毛棗。"
我"媽媽"(mama去聲)正在給姑夫洗衣服,
……
中國稱謂語言真是太豐富了,尤其在我們魯西南,真有點讓你摸不着頭腦,俗話說“十裡不同俗,五裡改規矩。”原來上文中第一二句中的“大爺”不是一個意思的“大爺”,第三句中的“媽媽”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媽媽”。
記得,那還是大學畢業不久,1995年第N次去菏澤城北方劉寨附近相親的時候,我這新客(kei)第一次登女方門心裡不免有點怯乎乎的,記不得說了哪些話,記不得問了啥,見過了“大娘、”見過了“大爺”,見過了“嬸子”、見過了“嫂子”、見過了“大哥、二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不住地在擦得锃亮、借用同事劉利成的加重飛鴿自行車前扭來扭去,猛聽對象說:“我媽媽(mama去聲)來了!”我正猶豫間,“大娘不是你媽媽(mā ma平聲)不?”“怎麼又來了個媽媽?”隻見一個40多歲模樣的樸素的中年婦女走來,後來跟着一個高高的中年男人。大娘上來招呼說:“這是你三媽媽(mama去聲)”“這是你姑父。”我連忙遞煙,彎腰施禮做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