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大人耳光怎麼教育? 11月18日,江蘇盱眙一幼兒園,4位小朋友列隊站在同學前,在老師注視下,依次自扇耳光21日,盱眙縣教育局表示:這4名學生因午休期間影響其他學生休息而被老師體罰,已責令辭退涉事教師,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孩打大人耳光怎麼教育?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11月18日,江蘇盱眙一幼兒園,4位小朋友列隊站在同學前,在老師注視下,依次自扇耳光。21日,盱眙縣教育局表示:這4名學生因午休期間影響其他學生休息而被老師體罰,已責令辭退涉事教師。
從那位老師從容淡定的身體語言來看,她大概是習以為常這樣的教育方法了:一來,小孩兒力道有限,自扇幾個耳光,打不壞他們;二來,沒有撕心裂肺的場面,比打幾下手心闆嚴重不了多少,估計也不會惹怒太多家長;再有,當着全班排隊領罰、自扇耳光,這份羞恥感,說不定會吓住一些不聽話的孩子,讓他們以後再也不敢不聽老師的話。一舉三得,可謂是弊小而利多的教育懲罰手段。
在網上,也有網友對媒體的“小題大做”不以為然,有人留言道:幼兒園的孩子有多皮,大家沒數嗎?至于說到體罰的“手段”,更是引來不少網友回憶。有人稱,自己見識或者領教過各種體罰,這幾個耳光不算最兇的。還有人說,傳統教育方法行之有效,許多人“懂事兒”都是從挨打開始的,不要在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之間搞“雙标”。
顯然,随着《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現代教育理念的普及,公衆對傳統的體罰特别是幼教中的體罰,越來越持審慎和懷疑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各級教育仍然被嚴重功利化地看待其意義和作用,人們依然習慣于用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不打不成器等“目标導向”的邏輯,去檢驗一切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此時,體罰甚至是家暴,在一些境況下又變得情有可原了。
盱眙這起體罰事件,恰恰從這個角度提示我們思考:體罰,或者說教育懲罰,其目的究竟是什麼?我們反對或者支持它的“标準”(假設除了法律,我們還有一個觀念裡接受或認可它的“标準”的話),僅僅在于老師打得狠不狠,孩子身上傷沒傷嗎?
讓犯錯的孩子當衆自扇耳光,讓其他孩子圍觀和群嘲他們。如此侮辱性懲罰,加諸在不滿6歲的小朋友身上,這位老師到底能教給孩子些什麼?是老師權威淩駕一切,絕不可冒犯、不可違背?還是從小就給他們烙印一個觀念——羞辱人,是最簡單最有效地迫使他人順從的“好辦法”?
在這個事件中接受羞辱性體罰的孩子,長大後是否也會認為:懲罰與對錯無關,而首先決定于懲罰者與被罰者的相對地位和處境。在一個無力保護自己的處境下,你隻能乖乖挨打甚至自扇耳光;如果像老師一樣“強大”,那麼甚至不必親自動手,你可以讓弱小者自我折磨。
把教育懲罰權還給老師,是當下呼聲較高的觀點。但是,懲罰的目的決不是制造人格尊嚴上的高低優劣。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的第一課應有關于“尊重”的内容,這不僅是孩子們的第一課,也是教育者的第一課。
網友評說
@尐飯團——當了媽媽之後特别能理解那些家長的心情,自己家的寶寶自己舍不得動一個手指頭。老師太過分了。
@胖胖熊——有的時候孩子不聽話我都忍不住發火,老師也挺不容易的。但不能扇孩子耳光,可以采取其他合理的管教方式。
@鏡像——有關部門已經做出了處理:通報批評、開除涉事老師等。但我認為這樣的處理方式也還是過于單一、簡單,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應該建立一種類似于罰款、積分、定級、取締資質等制度規則,提高幼兒園管理者及老師的違規違法成本。
@博文——這種問題,不應該隻是事後,應該在源頭處理,完善監督和處罰機制。
相關評論
幼兒園虐童現象何以屢禁不止?
張貴峰
幼兒園虐童現象何以屢禁不止?這當然首先與幼兒自身固有的“幼弱、稚嫩”特性相關。因為囿于身心發育特點,幼兒在教師面前,事實上都是非常孤弱和“好欺負”的。
當然,除了幼兒本身的幼弱性,無疑還有更為複雜的深層次原因。從幼師角度,“自扇耳光”之類虐童現象,很大程度上就是我國幼師自身素質普遍不高的一種折射——“22.4%的教師隻有高中及以下文憑”。當然,幼師素質之所以普遍不高,又與目前幼師的職業待遇低下密切相關。這樣一來,勢必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進而最終禍及那些無辜的幼兒。
從教育監管角度來看,對于虐童現象,相關地方一般都能迅速介入處置,但這種事後“滅火”的監管方式,其實也暴露了相關部門在常态化監管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和不到位。
更重要的是,盡管幼兒園虐童事件的危害性和惡劣社會影響均顯而易見,也并不缺乏法律禁令,但囿于相關立法還不夠健全完善,以及執法的不到位,法律追責懲戒往往并不十分給力。
因此,要想有效改變幼兒園虐童現象屢禁不止的現狀,必須從多個層面着手、全面治理。特别是要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确保所有虐童行為都必然面臨嚴厲的法律懲戒。
(來源:燕趙都市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