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秋期正好白露已至

秋期正好白露已至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3:09:19

每一種食材都有屬于自己的時節。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以四時為引,在一箪一食中,感知春夏秋冬的四季輪轉。

2021年,《生命時報》(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推出系列策劃“二十四節氣·食光”,以符合時令的蔬果,在唇齒間感知時間流轉,不負一年好時光。

秋期正好白露已至(白露露華秋濃石榴似火)1

朝露凝白,秋水長天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标志着仲秋的開始。白露晝夜溫差逐漸拉大,入夜就能感受到絲絲涼意。

從這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重,最後凝結成露,經晨光照耀更顯晶瑩剔透,故此而得名。

涼風至,寒蟬鳴

蟬出于泥土,飲風吸露,在樹蔭間高鳴。白露秋深露重,蟬感覺到樹身變涼,再難引吭高歌。

待溫度再低,蟬就會墜于樹下枯葉,重歸泥土,“送盡行人又送秋”。

白露降,飲秋茶

古語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白露節氣秋意漸濃,正是茶樹生長的好時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幹澀、味苦,有種獨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其受老茶客喜愛。推薦飲用烏龍茶,有潤燥、生津的作用。

玉露生涼,石榴多漿

九月正值石榴上市的季節,因其花朵絢麗、果實豐碩,石榴在民間一直被視為團圓富貴、多子多福的吉祥象征。

當秋之時,成熟的石榴殷紅如瑪瑙、通透似水晶,味道酸甜多汁又生津潤燥,是不可錯過的時令水果。

石榴,一個美貌的實力派

石榴富含檸檬酸、氨基酸、維生素C等,有助于軟化血管、促進消化。根據其酸甜度的不同,具體功效也不一樣:

甜石榴:生津止渴、潤秋燥,可用于口幹煩渴、咽幹、口瘡等;

酸石榴:含有生物堿等,對痢疾、腹瀉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食療作用,但對于急性痢疾和急性胃腸炎引起的腹瀉,不可随意食用。

有“棱角”的石榴更甜

買石榴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挑選外觀圓滾、光滑的石榴,其實,這樣的石榴果皮比較厚;看起來果棱明顯的,反而是完全成熟的薄皮石榴。

一般同樣大小的兩個石榴,手感重的相對水分大、汁液多,籽粒飽滿。

普通人一天吃石榴最好勿超一個,老人和腸胃功能較差的人半個即可。

另外,食用石榴過多可能對牙齒的琺琅質産生一定的腐蝕作用,攝入後一定要及時漱口或刷牙。

白露平補,潤養一秋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氣候,人體容易出現口唇咽幹、鼻腔幹燥等症狀,建議多吃一些性平味甘、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如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忌食生冷

經過夏三月酷暑的煎熬,人體抵抗力下降了許多,人們的腸胃多少都會出現一些“病态”。

最好少食螃蟹、魚蝦、柿子等生冷之物,多吃山藥、芡實、栗子等健脾易消化的食物。

清熱祛燥

此時氣侯逐漸幹燥,注意減少胡椒、生蒜、大蔥等辛辣燥熱之物的攝入。

推薦大家自制大棗百合湯:大棗10枚,百合60克,冰糖适量,炖湯食用,有補中益氣、清熱止咳的功效。

白露養生重保暖

俗話說“白露身不露”,意思是說,到了白露節氣,不能再袒胸露背,以防着涼受寒。

防好“秋凍”

早晚溫差大時要添衣加被,注意頸部、臍部、腳部的保暖,不宜露臍、露踝。

體質相對較弱的老人、兒童,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的人群尤其要做好保暖。

補養腎氣

天氣逐漸轉涼,要滋養腎氣為過冬做好身體的儲備,可以堅持每天晚上用溫水泡腳。

水最好沒過腳踝,水溫以40攝氏度為宜,泡到身體微微出汗最好,泡腳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

行至白露,天地間少了夏季的炎熱,多了幾分秋日的甯和。層林漸染,丹桂飄香,田野間醞釀着豐收的喜悅。

願大家步履不停,迎接獨屬于秋天的那一份收獲和滿足。

受訪專家

國家級名老中醫 李乾構

中國保健養生協會會長 吳大真

東北林業大學副教授 林曉蕾

來源:生命時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