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詩秋夜将曉出籬門有感

古詩秋夜将曉出籬門有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7 11:17:15

古詩秋夜将曉出籬門有感?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古詩秋夜将曉出籬門有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詩秋夜将曉出籬門有感(秋波帶我學古詩更漏子.玉爐香唐)1

古詩秋夜将曉出籬門有感

《更漏子.玉爐香》

唐.溫庭筠(jūn)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鬓(bìn)雲殘,夜長衾(qīn)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注釋  更漏子:詞牌名。雙調四十六字,上片兩仄韻、兩平韻,下片三仄韻、兩平韻。

  畫堂:華麗的内室。

  鬓(bìn)雲:鬓發如雲。

  衾(qīn):被子。

  不道:不管、不理會的意思。

譯文  玉爐散發着香煙,紅色的蠟燭滴着燭淚,搖曳的光影映照出華麗屋宇的凄迷。

  她的蛾眉顔色已褪,鬓發也已零亂,漫漫長夜無法安眠,隻覺枕被一片寒涼。

  窗外的梧桐樹,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她正為别離傷心。

  一滴一滴的雨,凄厲地打着一葉一葉梧桐,滴落在無人的石階上,直到天明。

簡析  秋夜寒冷漫長,對于心有牽挂的思婦來說最為難捱(ái)。一片寂靜使室外空階的雨聲、葉聲顯得異常清晰,一陣接一陣,一聲連一聲,仿佛是在有意折磨她敏感而脆弱的心。上片寫室内,香燭偏照,容貌不整,夜長衾寒,已見孤寂冷清;更何況有下片所言雨打梧桐、空階滴到明的聲聲入耳,怎能不使人纏綿悱(fěi)恻(cè)、整夜難眠!其意境之蕭(xiāo)瑟(sè)凄涼,對後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創作深有影響。

賞析  此詞所以能夠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主要具備了以下兩點,一情真意切,二順口美聽。

  所謂情真意切,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作品本身感情飽滿深沉,能夠打動人心;另一方面是寫實感、不矯情。當然,所謂實感不一定是作者從親身經曆的事實中生發的感情,類似的遭遇、強烈的共鳴都可以産生真情實感,何況作者對其所寫“閨音”并不陌生。據記載,溫庭筠不僅與一些青樓歌妓有交往,還與晚唐女人魚玄機過從甚密,彼此贈唱答和。在與這些女子的交往中,對她們的不幸遭遇自然有所了解和同情。所以他筆下的所謂青樓戀詞;并無狎玩的俗态。

  此詞的第二個特點是易唱好聽。溫庭筠精通音律,隻稱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具體到這首詞,雖然其唱腔早已失傳,無法複原,但從詞律上考察,仍不失為律精韻勝的佳作。自然此詞的生命力并不單純表現在音韻聲律方面,主要的是作者通過着筆角度的變化,自然而準确地刻劃出這一思婦的特有心态。上片所寫那缭繞的輕煙,正是主人公思緒的外經,而流淚的“紅蠟”恰恰是思婦自身的象征。“眉翠”三句寫的是主體自身的實感,正是這種獨特的視角和真實的感受,加深了此詞的抒情厚度。

  如果說詞的上片寫的是直感和視覺的話,那麼下片就是由實而虛轉到了聽覺方面。這種虛實的過渡很自然地把人們的注意力由對人物肖像的觀感轉換到對其内心世界的觀照上。那“一聲聲”的秋雨既打在梧桐樹上,也仿佛打在思婦的心上。“不道離情正苦”是全詞唯一的純抒情的語句,但它不是空泛地表達離情,而是有感于秋雨、梧桐之景,從思婦内心深處發出的對無情秋雨的一種埋怨。這樣一來,不僅巧妙地襯托出思婦的一往情深,從詞的結構上說,至此已完成了眼見“實”,到耳聽之“虛”的轉化,虛實的結合已臻完美,換言之就是情景交融、上下片渾然一體。但如果全詞就這樣結束在苦訴“離情”上,則可能給人以顯露之感,這與向來以綿密隐約著稱的溫庭筠的詞風不合。我國詩論中有“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比喻,溫庭筠用“空階滴到明”這樣絕妙的景語來翻足這位思婦難以排遣和訴說的“離情”,沒有用傷别的字眼兒,卻收到了比單純抒發離情更鮮明更深刻的藝術效果,從而給人留下了無比豐富的想象餘地,這就是此詞的魅力之所在。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羁,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隐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豔精緻,内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奁(lián)集》。

奁lian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