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佐佑de媽咪
圖/佐佑de媽咪
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語文在衆多科目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出來。
其中,作文占據了語文考試的大半壁江山。面對這樣的情況,同學們十分困惑,高考時,什麼樣的作文更容易得高分?今天,我來幫大家解答。
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也就是說,做事前,一定要先搞清規則、知道底線,才有獲勝的把握。
所以,正式回答問題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下高考作文的要求、寫作類型和評分标準。
一.具體要求
1.作文要求。
通常情況下,高考作文滿分為60分,字數要求不得少于800字,題材不限(除詩歌外),立意自定,原創文章,不得抄襲。
2.寫作類型。
寫作類型通常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等多種形式。
3.評分标準。
作文的評分是從立意、内容、結構、語言、題材、卷面、書寫等衆多方面,全面考量所得出的結果。
二、搞清楚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後,對症下藥即可。
具體對策如下:
1.書寫要規整,卷面要整潔。
書寫和卷面的重要性,雖不必多言,但還是值得強調。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雖然這個問題一直在反複被強調,但卻仍然沒有引起所有人的重視。
老師們在批閱作文時,随意勾畫、亂塗抹、字迹潦草等現象普遍存在。
2.題目有新意,内容要充實。
除了書寫和卷面,标題就是打開閱卷者與寫作内容的窗口。所以要有新意,才能吸引人閱讀下去。
雖然,我們追求題目上的标新立異,但決不能做“标題黨”,要與内容相匹配,與主題相契合。
同時,内容要圍繞中心展開,要言之有物、層次分明、詳略得當、簡潔有力……
切不可啰嗦,甚至為了湊字數而亂寫一通。
3.選材要新穎,圍繞中心展開。
選材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有新意,又得圍繞中心展開。
我們所說的新意,指的是選擇貼近我們現實生活的素材,而不是人雲亦雲或者搬用老掉牙的事例。
比如,每當說到“胖”,别人都會寫“豬八戒”。而我們卻選擇當下比較有名的某胖網紅。以此為例,展開描寫。
這樣的選材定會讓人耳目一新,而且記憶深刻。
4.語言平實或華麗,文字都要打動人。
一篇文章如果引用詩句、名言警句、排比,或氣勢恢宏、或辭藻華麗,定會吸引人。
但是如果表面華麗,内容卻乏而無味,并不會給閱讀者帶來好的閱讀體驗,相反可能會給人留下華而不實的形象。
真正厲害的作者,不刻意修飾文章的外在,他們更重視文章的内在。比如,閱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老師的《蛙》時,會發現他的文字很樸實,但卻足夠真誠、十分感人。
由此看來,語言不需要刻意追求華麗。平實且有味,比起胡亂堆砌華麗辭藻,更能深入人心。
5.立意要深刻,開頭結尾要精彩。
立意有深度,不浮于表面,才能讓讀者有所得。
而且擁有“鳳頭”“豬肚”“豹尾”的文章,怎能不讓人眼前一亮呢?
以記叙文為例,作文的開頭方式有:開門見山法、聲音開頭、細節描寫開頭、環境描寫開頭、名言警句開頭、詩句開頭、歌詞開頭、排比句開頭、比喻句開頭、問句開頭等多種方式。
結尾則有自然式結尾、首尾呼應法、抒情式、懸念式、排比式、疑問式、敞開式等多種方式。
……
通常情況下,以上幾點隻要做得出色,文章自然能得高分。
除了要了解基本規則,多好讀書、多看新聞、多練筆、多研究往年滿分作文才可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高考考試時,作文通常以記叙文、議論文、散文、說明文、書信、想象類作文為主。
通過翻閱近兩年,部分高考滿分作文後,我們可以看到,其呈現出“百家争鳴”的狀态。什麼形式的文章都有,任何形式的文章都有它獨特的優勢。
所以說,不管哪種類型,隻要是自己擅長的文體,能夠寫出新意、寫出深度,能夠引發共鳴或者給讀者帶來思考、警示、反省等正能量的文章,那都是優秀的。
仔細對比的話,會發現衆多優秀作文中,議論文占比相對較大。
三、這是為什麼呢?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議論文,解決的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問題。
其觀點明确,論證有憑有據(通常以名人或名言警句作為論據),收尾時也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2.議論文,帶有濃烈的懲惡揚善的“味道”,彰顯的是正能量。
因此,其符合高考的精神,也符合青少年的精氣神。
3.從批閱者的角度來看。
炎炎夏日、昏昏欲睡之際,突然出現一篇書寫認真、卷面整潔、有理有據的文章,這無疑是一粒“醒腦丸”。
看完它,整個世界都涼爽了,整個人也都精神了。面對這樣的文章,怎能不給高分呢?
……
雖然,議論文會有這麼多“優點”,被衆人賞識,但并不代表隻有寫議論文才有出路。
隻要有實力,什麼類型的文章,都能夠有脫穎而出的機會。
所以,與其探讨“什麼樣的文章更易得高分”,不如多學習。
基礎牢固了,自然無所畏懼了。您說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