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向大腦時需經過頸動脈,這是最為重要的血液通道。一旦頸動脈狹窄或堵塞就會造成大腦缺氧缺血,進而誘發腦卒中,甚至威脅生命。大多數中風跟頸動脈狹窄息息相關,所以應積極預防,防止出現不可逆轉的危害。
用手摸一摸頸部兩側,摸到氣管跳動的地方就是頸動脈。頸總動脈有分叉,分為靜脈動脈和頸内動脈,血液流動向上運行時就會沖擊分叉部位,久而久之發生病變。斑塊生成是動脈硬化的結果,疾病早期血液流通不會受到任何阻礙,不過随着斑塊逐漸長大,特别是大于血管腔50%時就會阻礙血流,促進斑塊脫落,導緻血栓生成。
最怕的就是斑塊破裂,破裂後可跟随着血液流通而堵塞頸動脈,從而造成大腦缺血。小的碎屑也可跟随着血液循環進入大腦中,堵塞末梢血管,使得腦組織缺血或壞死,從而造成頭暈;看東西模糊和行走困難;若碎屑堵塞的血管粗,就有可能誘發中風或腦梗死,其主要症狀是說話不清晰、頭暈和一側肢體癱瘓、摔倒以及認知障礙等。
哪些因素可加快頸動脈長斑?1、大量吸煙喝酒
無論是主動吸煙還是吸二手煙都會破壞血管内皮完整性,促進脂類物質在血管壁堆積,從而生成斑塊,久而久之導緻血管粥樣硬化;酗酒可使得血壓波動過大,從而引發腦卒中和心肌梗死,因此必須遠離香煙和酒。
2、高鹽高糖飲食
長期高鹽飲食易導緻血壓升高,降低血管彈性,誘發動脈硬化,因此應采取低鹽飲食,每人每天的吃鹽量不能超過6克;高糖飲食可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增加胰島細胞承受的負擔,易造成胰島素抵抗,損害血管内皮,使得原本光滑的血管變得粗糙,進而引起動脈硬化。每人每天的精制糖攝入量不能超過25克,遠離高糖食物,如飲料、果汁和糕點等。
3、肥胖
大部分肥胖者伴有内分泌紊亂,血液中壞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含量高,好膽固醇水平低,易誘發動脈硬化。因此應嚴格控制每天總熱量攝入,保持适度運動,把體重指數控制在正常範圍内。
4、缺乏運動
運動量不足可減弱心髒泵血機能,血液流通速度減慢,太多脂肪和膽固醇易在體内沉積,破壞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彈力,無法及時排出體内代謝廢物,使得代謝廢物在血管沉積,久而久之造成血管硬化和血管管壁增厚。因此應保持适度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以上。
溫馨提示
注意飲食清淡,遠離高熱量和高膽固醇食物,多吃新鮮蔬果,保證每天主食攝入量不能超過400克,其中粗雜糧應占到1/3。減少久坐時間,每坐一小時應站起來活動幾分鐘,保證每周有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白開水是最好的選擇,能稀釋血液,防止血栓生成。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