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比夏天的風來得更早的,是“BM風”。
啊,如果現在還不知道“BM風”是什麼,那你可能很久沒出過門了。
「BM」是意大利小衆品牌Brandy Melville的首字母縮寫,而「BM風」是該品牌單品衍生出來的一種穿搭風格。
BM風的style,隻可意會,不能言傳,代表性穿搭如下。
今年,BM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軍亞洲市場,并迅速攻占了一大批妹子的芳心。
從歐美到亞洲,從女明星到網紅,“無一幸免”。
女星之中,“所有女孩都羨慕的”歐陽娜娜穿它。
Blackpink的酷辣美眉Jennie,也穿它。
再打開小紅書,身材絕美的青春少女,正扭着胯、凹造型,為BM做野生代言。
看時尚是否真正走進百姓生活,最直觀的數據,自然是某寶銷量。
當每個精明的商家都在“BM風”的邊緣瘋狂試探,每件賣爆的短款針織衫都被标上“Jennie同款”。
BM風,真的火了。
街頭上、地鐵裡,到處都是穿緊身短上衣、包臀格紋裙的“BM女孩”。
如果你剛好買了同款,那麼等着你的就是大概率“撞衫”的危機。
甚至有人戲稱,BM風,就是兩年前爆火的“全員惡人”。
(你還别說,有内味了)
但人手一件的BM,真的誰穿誰好看嗎?
不好說。
“想當BM女孩,甯配嗎?”
承認吧,“BM風”是一種普通人很難駕馭的風格。
畢竟BM這個牌子,主打的風格是美式複古甜酷少女風。
還有,瘦。
的确,總體“短緊露”的設計,對身材要求是很高的。
想象了一下,想把BM風穿好看,需要高白瘦、有腰、有曲線。(但這樣的女生穿什麼不好看)
有經驗的網友發出警告:不是瘦子,請别輕易嘗試BM風。
比如,一件BM風的複古緊身短上衣,穿在模特身上是這樣子的。
但拿到手才發現,噢,這不合常理的肩寬和袖口大小,可能隻适合家裡6歲的弟弟。
孩子都穿不上,大不了為家裡的狗子添一件新裝。
一時之間,“是否能穿得進BM”,成了女孩們争相讨論的話題。
但這個話題,很快就變味了。
擅長社交媒體營銷的BM,開始有意無意地宣傳“BM女孩”的概念。而奇怪的是,“BM女孩”總是和“瘦子”“80/90斤”挂鈎。
它奇特的品牌理念,“one size fits all”,意思是“适合大多數的均碼”。
但登上它的官網,發現它居然隻賣S碼?!
一條美麗的裙子,腰圍的尺寸清清楚楚寫着58cm。這适合大多數人嗎?
看看廣告圖上高瘦的白人少女模特,默默地關掉了網頁。
“one size fits all”,簡直可以翻譯成“不夠瘦,就别買咱家衣服了”。
本來吧,買衣服就是你情我願,喜歡就買,不喜歡繞道便是。
偏偏這種隐含着外貌歧視的品牌宣言,卻在坊間吸引了一大批忠實擁趸。
有人po出穿BM家小碼衣服的照片,一邊沾沾自喜,一邊diss别人“穿不下還酸”。
甚至有人發明了“BM女孩身高體重對照表”,用一個個精确的數字,衡量着女性“完美身材”的标準。
很難想象,一件衣服也能給人帶來優越感。
可怕的是,現實中,還真有女生因為達不到“BM女孩”的标準而自卑。
從來沒想過買個衣服還要受這樣的氣——
想做BM女孩,甯配嗎?
不想當“BM女孩”,有錯嗎?
BM并不是第一次遭受到質疑。
在國外,BM一直因為所謂的“one size fits all”而備受争議,業績平平。
許多消費者投訴其歧視女性、身材羞辱,還憤怒地要求要求它下架關店。
令人費解的是,在歐美不受待見的BM,居然靠着一模一樣的審美口号,在東亞國家卷土重來,大受追捧……
你仔細瞧,卻也不難發現,BM的爆火有迹可循。
通過瘋狂暗示“穿得進BM的女性才是有魅力的少女”,迎合過度強調“白瘦幼”的畸形審美,掀起一場外貌歧視的狂歡,最終引爆銷量。
說實在的,用一件小碼衣服來評判女性身材的優劣,和曾經的“A4腰”“鎖骨放硬币”有什麼區别?
這些匪夷所思的标準,瞅準了女孩們天然的“審美不自信”,如同造世主般,高高在上地制定着規則。
那是一道道凝視着“商品”般的目光,打量着女孩的身體,暗中物化女性。
而它背後的潛台詞是:如果沒有細腰、長腿、S碼身材……那你就是“不夠好”的。
歸根結底,“BM女孩”的定義,為什麼能受到部分人的追捧?
因為從媒體到公衆,這種極度單一的“高瘦白”審美,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最近看《創造營2020》,一群女孩子們上節目,青春正好,賞心悅目。
但一個突如其來的“量腰圍”遊戲,讓Gigi忍不住皺着眉頭快進掉了。
在這個環節,每一道關卡都明明白白寫着腰圍數字,如果能一路“通關”到最後,就是被認證的“小蠻腰”。
先是有選手很自信地對着鏡頭說:我的腰圍隻有55cm,我一定能過。
然後主持人特意cue了一個看起來有點微胖的妹子,在大家的起哄下,她羞澀地站起來,走向了測試台。
因為不夠瘦,到了後面關卡,她明顯有些吃力了。
然而在大家的鼓勵聲中,在比她瘦得多的同性的注視下,她硬是吸着肚子,一點一點艱難地通過了“腰圍的考驗”……
所有人都在為她鼓掌。
可我在看這段的時候,心裡有種說不出來的怪異。
有多少人和她一樣,咬着牙、提着氣,勉強自己去迎合其他人的審美?
高度統一化的審美,對整個社會輿論的侵蝕,是潛移默化的。
它把一個個生動的、精彩的、和别人不太一樣的女孩,趕回了人群。
女孩們因為不夠瘦、腰不夠細,而感到低人一等。她們還可能會為了廣告上那些完美的、誘人的身體,強迫自己減肥節食。
當BM還信奉着那套“白瘦幼”審美到東亞國家圈錢時,殊不知,全體女生已經不吃這一套了。
靠小紅書網紅營銷身高腿長出圈的BM,光速遭到反噬。
“什麼年代了,還賣病态紙片人呢?”
甚至有人直言,“我懷疑BM的營銷是對女性的PUA。”
可以說,這樣的營銷策略,實際上建立在對女性肉體的消費上。
前不久,看到一個内衣品牌的廣告,分明“露肉”更多,卻完全不會讓人産生不适感。
因為它真正把女性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告訴她們:平胸也好,大胸也罷,哪怕有肚腩和傷疤,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因為我們,是這個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普通人。
女性的身體,本就不應被密密麻麻的數字定義,被幾個刻闆的形容詞拘束。
除了性感、瘦、前凸後翹,還有健康、自信、力量、迷人……
美要千姿百态,那樣才動人。
說這麼多,本意不是想去diss那些穿BM的女生。
而是無法認同,每個人都必須成為“BM女孩”這一觀點。
一件衣服,有人合适,有人不合适,再正常不過了。但穿得下的人,大可不必有優越感;穿不進的人,也不用感到自卑。
說到底,是人穿衣,不是衣穿人。
我們有跟風的自由,但不要輕易放棄自己選擇“美”的權利。在學會打扮之前,更重要的是學會接納自己。
曾經,有一個全網熱議的問題:中國女孩何時才有“穿衣自由”?
想說,穿衣自由不是必須用性感的衣服來證明自己。
而是一種“老娘穿什麼需要你們管嗎”的勇氣,以及不被外界評價左右的決心。
當越來越多的女孩們懂得捍衛自己的審美,
學會保持清醒和獨立,向任人扭曲、肆意編造的審美觀宣戰。
等到那時,才是真正自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