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敦煌 一舞千年#
敦煌,甘肅省縣級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彙處,介于北緯39°40′—41°40′,東經92°13′—95°30′之間,總面積3.12萬平方千米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是世界遺産莫高窟和漢長城邊陲玉門關、陽關的所在地,為甘肅省四大綠洲之一。自2100多年前漢武帝“據兩關、列四郡”(兩關:玉門關、陽關;四郡: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起,敦煌作為絲綢之路中西交通中轉站和西域門戶,曾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盛景,更有《舊唐書·地理志》記載“天寶年間元宵燈會,長安第一,敦煌第二,揚州第三”的輝煌。
敦煌市
敦煌,是世界四大文化體系彙流的地方。它的曆史,是個延續千年的夢。莫高窟,月牙泉,雅丹地質公園等著名景點,向世人展示着敦煌廣漠的風情和永遠的經典。縱馬戈壁,所謂“西出陽關無故人”,“春風不度玉門關”,兩關故址仍在敦煌郊外。揚鞭大漠,穿越古今絲路,商隊的駝鈴聲依舊在耳邊響起。
莫高窟
月牙泉
敦煌的景點分布比較零散,各景點間的距離也比較遠。大緻可以劃分為:東線景點與西線景點,這也是敦煌旅遊的兩條經典線路。
多年的曆史,造就了夢一般的敦煌。西漢時期,漢武帝開啟絲綢之路,建立玉門關和陽關,将帝國的疆域擴展到西域地區。此時的敦煌,進入了鼎盛時期,并逐漸成為了西北方的軍事、政治中心。東漢以及曹魏時期,敦煌保持穩定發展,公元年,樂尊和尚首開石窟供佛,偉大的莫高窟,從此誕生。
唐代,敦煌進入了最為鼎盛的時期。此時的敦煌,成為了印度、西亞以及中亞的文化融合地。清朝末年,敦煌藏經洞的發現,再一次震驚了世界。
敦煌是第一批對外國遊客開放的城市之一。
在國潮文化裡面,敦煌文化具有一個代表性,因為敦煌文化是很彰顯中國特色的一種文化,敦煌文化裡面的壁畫的一些版權去給到國潮文化裡面用。所以國潮文化裡面,敦煌文化的火起來的速度是很快的,并且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象征。
所以國潮文化裡面敦煌文化最主要的兩個特點就是很有曆史的厚重感,還有就是敦煌文化的一些相關的官方方面是有跟國潮文化去進行合作的,所以才讓它具有這麼一個代表性,也是扛起了新國潮IP的一個大旗。
千古敦煌到底有着什麼樣的曆史和底蘊呢?
漢朝絲綢之路誕生時,敦煌就具備了很高的經濟和政治意義。它承載着數千年的中華文明,一路走到了現在,為中華文化保留了曆史和記憶。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關鍵節點,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具有重要意義。其實,敦煌的環境很艱苦,敦煌的人口也很少。據史料記載,西漢時期敦煌人口為3.8萬餘人,東漢時期敦煌人口為2.9萬餘人,均小于相鄰的酒泉。西漢酒泉的人口超過7.6萬。敦煌,一個位于中國西北邊緣的人口稀少的縣,絕不是最繁榮的地方。然而,它成為了華融的首都,創造了燦爛的文化。
漢帝國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須開發西域,從匈奴手中奪回西域。敦煌作為漢代管理西域的窗口,其重要性是無可比拟的,帝國也确實賦予了敦煌這樣的權力。因此,敦煌雖然弱小,但其戰略地位卻十分重要,是帝國管理西域的前線。李廣利第一次遠征大宛失敗後返回。漢武帝命令他在敦煌紮營,然後向西征伐。在敦煌備戰時期,敦煌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在這個時期,敦煌既是前線又是後方。
敦煌是幸運的。自西漢建縣以來,中原大地經曆了王莽之亂、三國之争、南越、南北并立的局面。然而,遠離中原的敦煌卻從未受到大範圍的破壞。接着遣隋使、遣唐使,從楊隋的太宗皇帝唐,從唐代的皇帝高總皇帝武則天,然後明宣宗皇帝唐,幾代皇帝都高度重視中國西北的管理和發展,敦煌,通向中國西北,還繁榮。後來,安石起義爆發,和龍落入吐蕃,敦煌漢文化傳統被切斷。
一千年以來,從皇帝到唐代,敦煌不間斷的漢文化,在一千年,這個連接是中華文明最繁榮的時代,漢、唐時期,漢、唐時期文明的本質回族,漢、唐時期文明樹的根深入地球,而敦煌将會産生非常燦爛的敦煌文化,展現的是石窟藝術的絕妙傑作,文化和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石窟的神秘。
敦煌壁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