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小學生作品推薦

小學生作品推薦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20:01:11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隻要孩子們掌握了技巧,修改潤色之後,一定會讓自己驚訝:“原來我也可以!”這是昨天修改的一篇作文,對比之間可見變化。

小學生作品推薦(學生作品14做一粒向善的種子)1

原稿《做一粒向善的種子》

善良是一個籠統的,虛幻的概念,無數人想要描述卻無從下手,但“善”卻是整個世界最需要的力量。

“人之初,性本善”,一個剛降生的生命對世界萬物都是好奇而又美好的。一個剛學會走路步的孩童,甯願跨着蹒跚的腳伐搖搖晃晃,仿佛下一刻便要摔倒了,也不願踩上一隻小螞蟻,看到路邊的乞丐便疑惑的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明白後又死死抓住大人的衣角,希望他們給乞丐錢财。這便是童真,孩子們的心思單純而又無比美好。一個被世俗所困之人,何嘗不曾向往他們呢?

古時常以君子稱德才兼備之人。“芝蘭生于幽谷,不因無人而不芳。勁竹生于澗邊,不因無人而改節”是君子常有的品行,一心向善,一直向善,不可因外物而變化。品行不是做給别人看的,而是從内而外、真心實意的德行。“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便是如此,要做一位孤芳向日總欣然的君子。

當下的社會,因為自愈對事物的冷落與麻木或是因各種的欺炸,善卻變得十分稀少。各種碰瓷、炸騙的因素使世界都變得冷漠起來。當遇到别人的困難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幫助而是嘲笑,因為自身的麻木和對美好的欠缺隻能将快樂淩架于别人的痛苦之上,而善意總會被丢在角落,即使偶然出現也會便當做異類。但善在人類社會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沒有了善,社會便會變得壓抑,人人都為了一自私利,而各自為營,社會便失去了意義。有了善,這種壓抑便會如春日暖陽中的雪而消融。

善,總是世界向往的人格,我們不該讓他就此消逝。我願做一粒向善的種子,讓善成為一棵參天大樹,紮根在我們生活的世界。

小學生作品推薦(學生作品14做一粒向善的種子)2

一節《修改潤色》的作文指導課後,最終的定稿:

《做一粒向善的種子》

記得在2020年新聞上播出了一個消息,一位老人在公園内散步時突發腦溢血死亡。監控中老人倒地後,周圍全都作鳥獸散,過了十多分鐘才有人站出來叫來救護車,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搶救時間,而當時全國還有17起這樣的惡性事件。

我認為造成這類事件的問題有兩個,一外一内。“内”是:碰瓷、詐騙的問題,幫還是不幫成為内心最艱難的決擇。

“外”是:在幫助過程中一旦對被施救者造成損害,網絡上就會給予施救者以“正義的回擊”,而結局往往是對施救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具大的不便,更有甚者不堪重負,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便造成社會變得冷漠而缺少了善。

善是一個籠統的、虛幻的概念,無數人要想要描述都無從下手,但它卻是整個世界最需要的力量。

“人之初,”性本善”,一個剛降生的生命對世界萬物都是好奇而又美好的。就像剛出生的小雞會将自己看到的第一個生命認做媽媽一樣。小孩都是這樣的,不過是多起了個名字罷了。這便是童真,甯願跨蹒跚的步伐,搖搖晃晃的,仿佛下一刻摔倒了也不願踩上一隻小螞蟻,看到路邊的乞丐便疑惑得問“他們怎麼了?”明白之後又死死抓住大人的衣角,希望能給與一些錢财。滿足之後就像一個凱旋而歸的小戰士,昂首挺胸得走了。孩子們的心思單純而又無比美好,一個被世俗所困的人,何嘗不曾向往他們呢?

古時常以“君子”稱德才兼備之人。“芝蘭生于幽谷,不因無人而不芳;勁竹生于澗邊,不因無人而改節”是君子常有的品行,一心向善,一直向善,不可因外物而變化。品行不是做給别人看的,而是從内而外,真心實意的德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如此,要做一位孤芳自日總欣然的君子。

小學生作品推薦(學生作品14做一粒向善的種子)3

當下的社會因為個人對事物的冷落與麻木,善變得越來越少。

善,一個被當下丢在角落的品行,即使偶爾岀現也會被當做異類。但他們卻忘了“善”才是社會中最需要的品行,是美好社會的一味調劑。而惡所成的壓抑便會如春日暖陽中的雪雨消融。

善,總是世界向往的人格,我們不該讓他就此消逝。我願做一粒向善的種子,讓善成為顆參天大樹,紮根此界,蔭蔽萬代。

原創作者: 九11班 尚耕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