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陸緣
攝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通訊員 王夫之 熊利兵
海報制作 朱睿怡 實習生 鄭雨婷
“看到‘鄂A’牌照的車輛,聽着江夏的口音,真的感覺特别親切。”在位于四川雅安市名山區百丈鎮的中建三局二公司成(都)雅(安)快速通道一标段項目部,武漢江夏人任攀和李加強激動不已。他們說,這個畫面他期待很久了。
成雅快速路
五年前,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雨城”雅安,參與建設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項目。該項目沿線串起了成雅工業園區、雅安物流園、草壩、南郊、對岩等地,建成後有效促進雅安融入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新動力。
近日,尋訪“天南海北江夏人”報道組一路驅車來到四川省雅安市,尋訪在此地的江夏人,探尋他們工作、生活的點滴瞬間。
五年貫通成雅快速通道
個頭不高,皮膚略黑,身體微胖,圓圓的臉,戴着一副眼鏡,利落而幹淨,因為常年在外面工作,風吹日曬之下,任攀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大一些。
今年38歲的任攀,出生在江夏區金口街一戶普通人家,目前是中建三局二公司成雅快速通道一标段項目部的負責人。在用活動闆房搭建的簡易辦公室裡,任攀和記者侃侃而談。“我是從20歲開始,就離開江夏在外打拼了,這一幹就快20年了。”任攀說,他從江夏的原武漢建校畢業後,就加入了中建三局二公司,跟着公司走南闖北,先後到海南、廣西、福建、雲南等省份工作,擔任過質量員、安全員、生産經理、項目執行經理、項目負責人等職務,一直從事生産一線的施工技術和項目管理工作。
李加強(右)在和任攀(左)在進行業務交流
“建設行業辛苦,風雨無阻、日以繼夜是一種常态。”任攀說,從最初建設行業的“小白”,到如今的項目負責人,除了創新學習别無他法。“比如要做一名合格的建設行業質量員,必須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較強的管理能力和一定的管理經驗,強烈的工作責任心以及協調能力等”。
任攀現在參與建設的是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項目。該項目起于雅安市名山區與成都蒲江市交界處的觀音閣,沿線串起成雅工業園區、雅安物流園、草壩、南郊、對岩等地,與國道108線相接,全長約60公裡,采用一級公路技術标準修建,2017年11月1日項目開工建設,今年5月20日全線貫通。該項目的貫通将改善雅安區位條件,促進雅安融入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新動力。
40多位江夏人參與建設
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的順利貫通,凝聚着無數像任攀一樣的建設者們夜以繼日的辛勤汗水。
“我們負責的标段全長15公裡,目前工程已經完工交付了,處于收尾階段。”在任攀的帶領下,記者駕車行駛在這條快速通道上,隻見黝黑的道路猶如一條黑色的絲帶在青山綠水間穿行,車輛行駛十分平穩,新畫的交通指示線清晰明确,雙向六車道,視野寬闊,沿途一望無際的茶園讓人心情愉悅。
任攀是2019年從外地調入這個項目部的。他說,“在雅安施工最大的困難是雨水多,雨季長,記得2020年那年,有260天在下雨”。資料顯示,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說,俗語“雅無三日晴”,俗稱雨城,雅安市政府所在地就是雨城區。
除了克服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外,外部的沿線居民房屋搬遷、電力改遷;内部的工人管理、施工安全、疫情防控等事務繁雜且千頭萬緒,項目負責人萬千職責系于一身。“恨不得自己能有分身術。”任攀說。
除此之外,雅安段工程地質條件複雜,施工過程中經常碰到白泥(也叫膨潤土)。這是一種特殊的礦産資源,主要用于造紙、陶瓷和耐火材料等領域,粘性強。任攀說,在白泥區施工作業,挖機上去後,則立即陷入,無法動彈,遇到雨天更是難上加難。
“戰晴天鬥雨天,像這種情況必須保證施工現場24小時持續作業,在天氣好的時候加班加點把白泥挖走。”據任攀介紹,項目施工高峰期,道路沿線有60餘台車輛、400多名工人現場同步施工。這其中,有來自江夏的40多名工人在這裡幹活,加班到淩晨甚至通宵都是常态,午飯和晚飯經常也不定時。
經過近5年的施工,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順利完工通車。任攀表示,“看着面前這條嶄新、平坦的道路,感覺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無一起安全事故發生
任攀的搭檔、成雅快速通道(雅安段)安全總監李加強是40多位江夏人中的一位,項目部即将撤離時,專門開車在空曠的路面上行駛了一段。
“過程很艱辛,但是沒有出現過一起安全事故。”李加強看着嶄新的,凝聚了自己5年心血的快速通道,很是驕傲地說。
今年54歲的李加強,身材消瘦,頭發已白了大半,“安全生産壓力大,需要想的東西太多。”他說,修路跟其他工程不太一樣,屬野外開放式工程,管理制度需要重新厘定,每天都要去工地上巡檢多次,每一件事都需要事無巨細。
從2018年來到雅安,李加強已經在這個項目上幹了整整五年,雨城雅安超長的雨季讓道路施工隻能緩慢推進。然而李加強卻沒有一絲放松,不論刮風下雨,他都會雷打不動去工地上走走看看,及時排除有可能的安全隐患。
“安全問題沒有任何可偷懶的空間,也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在項目建設期,李加強每天不到五點就起床,準備一天的工作,五點準時召集工人們開早會,強調安全防護、着裝等安全問題。有工人不習慣戴安全帽,便私下跟李加強商量,不要獎勵換取上工時不戴安全帽,沒等話說完,就被李加強一口回絕。
李加強在快速路上整理标識筒
在他的辦公桌上,放着厚厚的《安全生産專業實務》以及相關法律法規書籍,并做了相應閱讀筆記。李加強說,自己文化水平不夠,不僅要實踐,更要充實理論。“安全生産沒有巧,就是勤學、勤問、勤上工地現場。”他說。
夢想為家鄉修一條路
李加強年少時參軍衛國,退伍轉業後常年在外地工作,他說隻要能夠掙錢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在哪裡工作都一樣。在采訪中,曾在東北當兵的他向記者炫耀起自己的東北話。“我東北話說得最好,四川話也不賴。”随着聊天的深入,漂泊在外多年的他不經意間飚起了江夏五裡界方言。
說起工作,任攀有用不完的熱情,而談及家庭,他的語氣中卻滿是愧疚。“我們談戀愛加結婚将近9年時間,可實際上真正相處的日子卻不到1年半,以至于我們現在都沒有孩子。”長期的兩地分居生活,家裡的事顧不上,沒有時間好好陪伴家人,任攀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好在愛人也能理解,單位也在考慮我們的難處,正在積極協調解決,希望明年我們能真正團聚吧。”
任攀的妻子也是江夏人,倆人名字隻有一字之差,妻子叫任芸。“結婚登記的時候,還鬧了笑話,工作人員看我們兩個人的名字,以為我們是近親結婚,要我們去開證明”。任攀笑着說道。
任攀的父母在江夏金口老家,其奶奶今年已有94歲高齡。“每年過春節的時候,即便再忙,我都會回家鄉。一是為了看看家人,看看家,二是為了聽聽那些熟悉的鄉音,看看家鄉的變化。”任攀說,作為一個離開家鄉近20年的江夏人,每一次回去都能感受到家鄉的日新月異,路越來越寬,樓越來越高,回家的幸福感越來越強。希望家鄉的山越來越綠,水越來越清,鄉親的生活越來越好。
任攀(左)
采訪最後,談及未來,任攀充滿感情地說道:“我想回到江夏,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所學的專業知識建設家鄉,為家鄉修一條路,不管它通向何處。”
記者手記:不以珍珠自诩,甘為泥土鋪路
穿過層層疊疊的群山,郁郁蔥蔥的百丈鎮出現在我們眼前。
百丈鎮以“百丈關戰役”載入中國革命史冊。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在百丈關一帶,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一萬多紅軍戰士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永遠長眠在這裡。
“相比與長眠在此地的英雄們,我們做的事微乎其微。”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李加強帶領采訪組一行,來到紅軍百丈關戰役烈士紀念園,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峥嵘歲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甘做鋪路人,鐵鍬寫人生,于任攀和李加強,以及所有參與成雅快速通道建設的普通江夏人來說,雖然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們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着自己的價值,奉獻着自己的光和熱。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視名利淡如水,待事業重于山,才是做人的高境界。不以珍珠自诩,甘為泥土鋪路,一個人終将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