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餅茶為什麼又叫七子餅?為什麼是357克一餅?
文化寓意3 5 7=15,每月15日是月圓之夜,所以圓形的茶餅寓意着團團圓圓,阖家團圓。
方便運輸管理在茶馬古道的時候為了運輸方便,把普洱茶壓成餅狀,為了便于統計和征稅便于交易,每個圓餅重7兩,七個圓餅為一筒。當時16兩為一斤,7兩折合成當時的0.4375斤:一筒=7圓x0.4375斤/圓*3.06斤;一引=32筒x3.06斤/筒x100斤。建國後,七子餅的重量定為357克,與現在一樣,以500g為一斤:一筒=7片x357克/片*2.5公斤;一籃=12筒*2.499公斤/筒x30公斤。這樣一來,每筒和每籃的重量更接近整數,原本零碎的數字加在一起之後就成為一個整數,便于普洱茶生産廠家的銷售和管理。
數字角度3是三才:天、地、人,天地人的;5為五行,金、木、水、木、土,中國文化的起源;7為少陽,為震為雷為龍。普洱茶357之文化精髓在于,以人人如龍的精神,領悟陰陽五行之規律,達到天、地、人的和諧。
普洱茶會變質嗎?有保質期嗎?
研究發現,普洱茶如果保存得當,是會“越陳越香”的,有時候我們會在普洱茶外包裝上看到保質期,是因為按照規定,食品必須要有保質期,事實上,我們在品飲時是不必要在意的。隻要保存得當,普洱茶放的時間越長,會越好喝。
如果你發現一餅茶有黴味,通常都是存放不當導緻的。普洱茶的新茶,口感濃烈,苦澀明顯,刺激性強,很多人是喝不慣的,而存放時間長的老茶,會變得越來越溫和,無刺激,茶湯更甜醇。
普洱茶要怎麼放呢?能放冰箱嗎?
普洱茶對存放的環境要求較高。存放環境不能太熱(高于32℃),也不能太濕(濕度超過75%),放茶的地方還不能有異味,千萬不能跟别的東西混藏;同時,還要避光保存,盡量不要放在有光照的地方。
所以,普洱茶最好不要放冰箱。冰箱内濕度大,溫度低。而且很容易跟别的食品串味。家裡可以用陶瓷罐、食品專用袋、專用紙箱等保存。總之,避光 、防潮、防異味是重點。
什麼是幹倉、濕倉?兩者有何區别?
幹倉普洱:是指存放于幹燥、通風、濕度小的倉庫環境裡的普洱茶。一般幹倉茶葉在溫度、濕度适中、通風透氣、清爽無雜味的環境下發酵陳放,屬于自然的陳化過程。
濕倉普洱:是在濕度較高的環境中存放普洱茶、使其快速轉化。大緻分為兩種:一是通過人工幹預,加溫加濕,加速陳化,縮短發酵時間,也就是做倉茶;二是儲存環境濕度過大,加之溫度過高,不是人為刻意為之。如何區别:
1、茶餅外形。幹倉普洱茶條索緊結,發酵均勻,油光潤澤,顔色鮮潤;濕倉普洱茶條索松散,顔色暗淡無光澤,呈黑綠色。
1、香氣。幹倉普洱茶有陳香味,味道清香幹淨:濕倉普洱茶很難做到有香氣的,有的甚至會有黴味。
2、湯色。幹倉普洱茶的湯色是栗紅色的,清澈明亮,陳期在數十年以上的,略轉深栗色;濕倉普洱茶的茶湯像熟茶一樣,呈暗褐色或黑色。
4、葉底。幹倉普洱茶的葉底是栗黃色至深果
色,質地活性柔軟,有彈性;濕倉普洱茶的葉底呈暗紅色或黑色,質地幹硬,沒有彈性。
普洱茶為什麼要壓的緊緊的?
普洱茶産于雲南,那裡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無論是銷往邊藏地區,還是進貢朝廷,都要用馬幫來運輸。為了便于運輸,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就将普洱茶壓成餅型,這樣一來也節省了空間,非常便于存放。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還發現,緊壓非常利于普洱茶的後期陳化,口感風味更佳。從此,這種做法便一直沿用至今。
便于運輸,便于存放,便于陳化,就是普洱茶要壓成各種形狀的主要原因。有許多細膩微妙的香氣物質,在香型上主要分為:蘭香、棗香、荷香、樟香、蜜香。
普洱茶的内飛、内票、支飛
内飛--壓在茶餅正面内的那張小紙片,一般印有生産廠家及生産廠家的徽記。
内票--包在綿紙内的大一點那張紙片,一般印有茶品介紹、生産廠家。
支飛--普洱餅茶一般7餅包為一筒,12筒包為一籃,稱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編号、重量、生産廠家、出廠日期的那張紙即為支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