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鷗表大沽路店?雕琢時光的匠人——記天津海鷗表業集團高級技師李家琦,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海鷗表大沽路店?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雕琢時光的匠人
——記天津海鷗表業集團高級技師李家琦
市委宣傳部 市國資委黨委 市總工會 聯合調研組 主要執筆人:陳璠
他,一身整潔的藍色工服,頭發中夾雜些許白發,一雙戴着花鏡卻炯炯有神的眼睛,聚精會神地注視着半人多高的雕花機床工作台,胸前的黨徽在燈光映襯下熠熠生輝。此刻,他熟練掌控着一個硬币大小的手表機芯,在雕刻刀的旋轉移動中,機芯上漸漸顯露出精美絕倫的圖案。方寸之間,一款設計新穎、通透美觀的雕花镂空手表機芯就這樣誕生了。
這位給機芯畫龍點睛的人,正是國家級鐘表大師、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最美職工”——天津海鷗表業集團高級技師李家琦。
不忘初心,他築得一個匠夢
1963年,李家琦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崇知向上的家庭氛圍,使他看待事物平和而質樸。“曾祖父去世前曾留給我一句話‘肉要少吃,事要多知’。人不能做酒囊飯袋,要用知識武裝自己,努力上進才能獲得真正的财富。”李家琦說,“這句話一直影響了我的大半生。”
今年54歲的李家琦,從事鐘表行業已經三十多年。談到與手表結緣,還要從他高中時一件小事說起……
有一天,他不小心摔壞了母親的手表。“當時那塊表價值120塊錢,而普通人一個月工資才30多塊錢,母親非常着急和心疼,我心裡也很内疚。”李家琦回憶着往事。費盡周折,一位修表師傅終于把表修好了,這也使李家琦産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壯着膽打開手表後蓋,裡面複雜、精密的齒輪零件映入眼簾,一種震撼的美撞開了少年心中的那扇窗。“要是會修手表該多好啊!”他悄悄在心裡暗自感歎,一個匠人之夢就這樣萌生了。
機緣巧合,高中畢業的李家琦真的進入了天津手表廠(天津海鷗表業集團前身)工作,邁出了他從一名普通工人到國家級鐘表大師的第一步。
當夢想之路起航,李家琦不忘初心,對手表的癡迷,使他迅速地投入到如饑似渴的學習中。除了平時向車間師傅們勤學好問,他還堅持利用業餘時間自學,取得了計算機大專學曆,為自己儲備能量,厚積薄發。2001年,集團抽調年輕人到北京學習小型數控機床和雕刻機技術,當時已經38歲的李家琦不在培養名單中,他卻主動申請參加,加倍投入學習,成為數控班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後來,作為研發骨幹,他又被集團派往瑞士學習世界頂尖加工制造技術……這些年,李家琦學習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過。
憑借高超技藝和豐富經驗,李家琦從普通工人逐漸成長為技術帶頭人,推出了多款深受市場認可的機芯産品,匠人之夢在日複一日的雕琢中逐漸變為現實。辛勤的勞動和汗水,也使李家琦斬獲了無數榮譽:2012年獲評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被評為全國輕工行業勞動模範;2014年榮獲中國鐘表大師稱号;201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16年入選首批十大“津門工匠”,同年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号;今年4月,李家琦又被評為全國“最美職工”……
執着追求,他練就一身匠藝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奢侈品,到如今工藝技術比肩國際品牌,國産手表走過了一條從輝煌到沒落又重新出發的道路。李家琦也在幾十年摸爬滾打中,練就了一身精湛技藝。
剛進廠時,李家琦被分配到手表裝配車間,一幹就是12年。他工作起來格外認真、刻苦,車間裡的師傅們對這個勤奮的小夥子印象很好,也願意和他搭班子幹活。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1993年,天津手表廠設計科引進了先進的計算機設備,急需相關人才來操作。他主動申請調入設計科工作,利用自學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和同事們并肩作戰,精心創意構思,打造出一款款經典系列腕表,并在新的舞台逐漸嶄露頭角。
2003年,集團開始嘗試研發镂空腕表。有基層車間十餘年的曆練,又經過了設計科的學習提升,李家琦順理成章成為技術帶頭人,從造型設計、編程、設備調試、樣件試制、手工打磨直到最後的機芯組裝,他都堅持親力親為。這款海鷗第一隻镂空腕表也實現了當年開發、當年完成、當年上市的“海鷗速度”,其新穎别緻的造型、镂空雕琢的機芯内部機械動态之美,迅速征服了消費者,被國内外衆多品牌選用,機芯銷售價格也比同款非镂空機芯提高了189%。時至今日,這款镂空機芯仍持續生産,年均訂單量達十幾萬隻。
2005年,他參與研發了中國首款能通過不同音調報出“時”和“刻”的“兩問”表,有一個零件的加工細節,令他記憶猶新。“這是我遇到過的精度要求最高的一個小零件,長度不足1.2毫米,寬0.5毫米,上面還有一個直徑0.3毫米的孔,相當于一顆芝麻的四分之一大小。零件外形公差要求0.02毫米,相當于頭發絲的四分之一。加工精度要求如此之高,這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為此,我和同事們連續奮戰了一周,終于開發出一套全新的加工工藝,順利完成了零件加工任務。”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李家琦仍難掩興奮。
李家琦工作室的門外挂着一幅生肖虎的腕表設計圖,這款蘊含着中國曆史文化内涵的設計是他的得意之作。“機械鐘表是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産物。這款表整體造型是一幅太極圖,結合了時間、陰陽理念,将傳統文化與海鷗的品牌進行了融合。”李家琦如數家珍,“這款表之所以受到追捧,正是因為有一個好的創意,傳統文化、天津元素、時代精神,這些都是我創作的重要靈感。”
一個偶然機會,李家琦對海河上的解放橋産生了創作興趣,他巧妙構思、一氣呵成,一款植入解放橋、天津站等元素的腕表随之誕生。這款表以精密的機械傳動結構,實現了表盤橋梁模型間隔2小時定時自動開啟和閉合,展現了天津獨特的曆史風貌,也成為海鷗首款動态圖案顯示腕表,引發了同行和客戶的極大關注。
集團總經理王鋼說:“經李家琦設計制造的機芯雕花镂空設計,已經有80多款上市銷售,5年時間創造了9000多萬元的銷售額。他本人擁有國家授權專利108項,為海鷗赢得了贊譽也收獲了效益。”
傾心注力,他育出一批匠才
匠人易得,匠心難修。2006年,集團為李家琦成立了機芯藝術創作室,後來發展成為國家級技術中心。2016年,李家琦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挂牌。功成名就的他絲毫沒有大師的架子,想得更多的是竭盡所能讓工匠技藝和精神薪火相傳,為國家培育出更多優秀的産業工人。
“我最佩服李老師認真專注和吃苦在先的精神。”與李家琦共事十餘年的同事李麗,回憶起了機芯藝術創作室剛成立時的一件事。有一次,客戶臨時提出急需10隻高檔雕花镂空機芯樣機,原本需要10至15天才能完成的任務,客戶卻隻給了3天時間。接到任務後,李家琦二話沒說,第一時間帶着同事們一頭紮進了工作室裡,加班加點進行雕花镂空圖案繪制、程序設定、機床加工等工作,當天很晚才下班。第二天一早,當同事們上班準備接着幹時,發現任務最重的部分已經做完,原來他回家後沒顧着休息,又自己連夜趕工了。
“能今天做的事絕不留到明天!我是黨員,又是帶頭人,急事難事理所應當就該我先扛!”李家琦說。就這樣,他帶領團隊一次又一次圓滿完成了衆多急難險重的任務,為企業赢得了無數訂單,也為新産品快速推向市場赢得了寶貴時間。
李家琦在傳授技藝的同時,也傳遞着無私大愛。今年27歲的王宇翔是李家琦最小的徒弟,别看年紀不大,他的一款機芯精飾設計已經登上了世界鐘表盛會巴塞爾國際鐘表展的展台。“師傅帶我兩年多,一直傾囊相授,手把手教我,還在細節上為我提了很多建議。沒有師傅的幫助,我根本無法登上世界頂級展會。”
在參展前夕,李家琦幫助王宇翔申請了專利。有人問,為徒弟做了那麼多,申請專利時為什麼不加自己的名字?李家琦回答:“不能那麼做。我自己就是靠師傅們手把手傳經送寶成長起來的,最能體會‘傳幫帶’的重要性。申請專利是對年輕人的一種鼓勵和認可,我還要争取再為他申請公司獎勵。”
目前,無論是海鷗天津總部,還是煙台、大連、石家莊分公司,都有李家琦帶出來的徒弟。他們大都成為關鍵崗位上的骨幹力量,也開始培養出更多技工人才,如今已經開始有人向李家琦叫“師爺”了。
現在,李家琦心中又多了一個夢,“看到《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宏偉目标,我很興奮。推動中國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這是我們技術工人責無旁貸的曆史使命,也應該成為我們最大的夢想!”
李家琦用匠心匠藝雕琢着時光,雕琢着美麗的匠人之夢,這樣的人生注定精彩!(主要執筆人:陳璠)
勞動者之歌短評:匠人匠心 堅守初心
孟若冰
30年間,他執着專注、不忘初心。
30年間,從“中國芯”到“高精度”,他不僅實現了“海鷗速度”,更改寫了“中國精度”。
30年間,108項國家授權專利,近百種機芯精飾及雕花镂空設計和樣機制作,見證這位國家級鐘表大師精雕細琢、追求極緻的匠人匠心。
有什麼樣的追求就有什麼樣的執着。2003年,集團嘗試研發镂空腕表,從造型設計、編程、設備調試、樣件試制、手工打磨直到最後的機芯組裝,李家琦堅持精益求精,精美“中國芯”迅速得到世界認可。2005年,他連續奮戰,最終攻克當時精度要求最高的小零件,達到相當于頭發絲的四分之一的公差要求……一次次挑戰、一次次跨越,專業、專心與專注已經融進他的血液之中。他用執着與堅守、用心與細膩,一次又一次撰寫着中國鐘表的奇迹。
匠人易得,匠心難修。李家琦不僅是技藝精湛的匠人,更有一顆竭盡所能讓工匠技藝和精神薪火相傳的匠心。手把手演示、傾囊相授,培育出一批匠才。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李家琦言傳身教,以實際行動踐行着工匠精神。
匠人匠心,是一種精神,更是堅守的初心。持之以恒追逐匠夢、嘔心瀝血傳授技藝,彼時彼刻,李家琦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初心,絕不是一句簡單的表述,一個空洞的口号,它所蘊藏的不竭奮鬥與赤子情懷彌足珍貴。這樣的匠人匠心,也必将曆久彌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