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國家禁止鑒定孩子性别政策的實行,媽媽們想要通過科技得知孩子性别的希望破滅了。民間流傳着的很多變判别孩子性别的方法又開始逐漸的流傳到社會中,看肚子,看乳頭,看妊娠線,各種方法可謂是五花八門。很多媽媽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在李時珍的《瀕湖脈學》中有關于辨别肚中胎兒性别的記載。
一、《瀕湖脈學》是講什麼的?
脈學在中醫學中是極受重視的。自晉代王叔和著《脈經》後,五代高陽生著成《脈訣》,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記誦而廣為傳播,但因其中謬誤也不少。李時珍繼承了正統的脈學,博采曆代各家之長,對經義大加發揮,如他指出,切脈獨取寸口,是以此候五髒之氣,而不是切按五髒六腑經脈之體,闡發透辟。他在《脈經》24脈的基礎上,又增述了3種脈,使中醫脈象增至27種,即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芤、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記誦的七言詩句寫成“體狀詩”,對每一種脈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說浮脈“浮脈唯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秋得命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短短四句把浮脈的脈位、脈象、臨床意義表述得很清晰。他還用“相類詩”、“主病詩”,把同一類的各種脈加以歸納,對其在診斷病證方面的意圖加以闡發。這就是《瀕湖脈學》的全部内容,雖然篇幅不多,但在中醫脈學發展史上卻有重要地位,已經成為學習脈學的必讀著作。
幾年前,科技部副部長尚勇在羅馬召開的“中歐中醫中藥大會開幕式”上緻辭說,“中醫不但能夠通過脈搏診斷婦女是否懷孕,而且能判斷男女”,并稱“這是系統生物學最好的一種應用與實踐”。
在《瀕湖脈學》中,有這樣的記載“胎息之脈,以血為本,血旺則易胎,少陰動甚,謂之有子,尺脈滑利,妊娠有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左疾為男,右疾為女”,這句話的意思是:懷孕以血為本,血氣足則容易懷孕,少陰脈(大緻相當于寸口脈的對面,也就是小指後面的腕部)動的厲害就是懷孕的象征;女人寸口的尺脈脈來滑而流利,就是懷孕了,滑疾而脈形不散,就是懷孕三個月了;脈疾而不散,就是懷孕五個月了,左手尺脈疾于右手,就是懷的男孩,反之則是女孩,(這裡疾脈的意義,和病理的疾脈不同,是說來得快去得快而不是說脈率快)像這樣用脈象判斷判斷生男生女,其它脈象雖然相同,但是尺脈是不同的。我們可以看到其中關于胎兒性别的就是這一句“左疾為男,右疾為女”。用通俗的話來就是孕婦左邊的脈象跳動得比較明顯的,是男孩,右邊脈象跳動比較明顯的是女孩。
三、“左疾為男,右疾為女”靠譜嗎?
由于診脈穴是靠經驗研究得來的學科,所以有一定的科學性,但也有一定的閉塞性。有一位醫者這樣說“一般情況下,孕婦所懷之胎兒,非男即女(但亦有雙胞胎者、兩性陰陽人者等)。既便不診脈,男女性别比例尚各占一半,若偶爾言中,則信為神手,而廣為流傳;如此則認為中醫診脈可以測知男女性别,誤也。若未言中,則為庸醫,或遭诋毀,有誰為此去傳頌乎?”
所以有人說:診脈測男女,是根據“男左女右”學說而來。而“男左女右”之說,則是根據古代哲學陰陽學說取象比類推演而來,其客觀規律的準确性是不确切的。
所以總結的來說,這種鑒别的方法不一定是錯誤的,但是沒有數據的支持;不過既然是李時珍的著作,那麼人們還是願意相信它的。
診脈判定胎兒性别需要大量的統計學數據來支持這一論證,我們應該希望将來醫學界有專門的人來從事這一科學研究,來看一下“男左女右”是否正确。不過我們不能因為沒有理論支持就否認這一現象的科學性,畢竟有很多媽媽通過把脈知道了孩子的性别。你在懷孕期間有沒有把過脈嗎?醫生有沒有告訴你的孩子性别?來和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