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生成方式分類
生成鍊路本地地址有兩種方式:
其中自動配置根據算法又分為:
生成全球單播地址或唯一本地地址,有兩種方式
其中自動配置,又可分為:
其中“有狀态”又分為2種
為1時:表示客戶端應當在該prefix範圍内自動生成IPv6地址(客戶端通過DAD自行保證地址可用),并配置子網路由條目、網關
為0時:表示客戶端不應當在該prefix範圍内自動生成IPv6地址,但是可以配置子網路由條目、網關
# A标記
為1時:表示在stateless流程結束後開始stateful流程,也就是告訴客戶端可以通過DHCPv6來獲得IPv6地址和其他參數(如DNS列表等)
為0時:表示不通過DHCPv6來獲得IPv6地址。
#M和O标記
為1時:當M 标記為1,或者M flag為0且至少有一個A 标記為1時,将通過DHCPv6獲得其他參數
為0時:當M 标記為1時,依然将通過DHCPv6獲得其他參數;當M 标記也為0時,将不通過DHCPv6獲得其他參數
IPv6地址配置流程示意
#地址配置過程
DHCPv6前綴代理DHCPv6 PD(Prefix Delegation)是一種前綴分配機制,并在RFC3633中得以标準化。在一個層次化的網絡拓撲結構中,不同層次的IPv6地址分配一般是手工指定的。手工配置IPv6地址擴展性不好,不利于IPv6地址的統一規劃管理。
通過DHCPv6前綴代理機制,下遊網絡設備不需要再手工指定用戶側鍊路的IPv6地址前綴,它隻需要向上遊網絡設備提出前綴分配申請,上遊網絡設備便可以分配合适的地址前綴給下遊設備,下遊設備把獲得的前綴(一般前綴長度小于64)進一步自動細分成64前綴長度的子網網段,把細分的地址前綴再通過路由通告(RA)至與IPv6主機直連的用戶鍊路上,實現IPv6主機的地址自動配置,完成整個系統層次的地址布局。
如圖所示: 網關或者路由器從ISP得到一個48位的網絡2001:1:1::/48, 根據這個網絡, 網關上的DHCPv6 Server将地址再次劃分為多個64位的子網前綴,分配給各個AP , 然後再由AP給其終端用戶分配地址。
# PD規劃示例
示例:通過Linux模式DHCPv6網關
1. 配置Server上的Lan口地址
# Lan口地址配置
2. 配置radvd.conf文件
3. 配置dhcpd6.conf
啟動服務後連線代理客戶端AP(其上實際用了dhcp6c, dhcp6s進行代理分發,其配置為:
AP地址獲取過程:
1. 連接後,先配置本地鍊路地址,然後發現RS(目的地址為FF02::2 --- 所有路由器)獲得路由和配置信息, 回應的RA中通過标位告知終端其地址獲取方式是有狀态的,還是無狀态的等
2. AP發起的DHCPv6 Solicited攜帶Prefix Delegation IAID
3. DHCP Server Advertise回應消息中攜帶下發的前綴信息
這時,終端連接後,就可獲得IPv6地址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