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腳步
已經遍布地球表面的各個角落
而隐蔽的地下洞穴
昏暗的溶洞
卻鮮有人類踏足
中國是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
從熱帶到寒溫帶
從溫潤區到幹旱區
各種喀斯特地貌類型齊全
包羅萬象
中國
也是對喀斯特地貌記述和研究最早的國家
早在晉代
就有關于岩溶地貌的記載
後來以明代徐霞客所著的
《徐霞客遊記》記錄最為詳盡
從研究曆史到分布面積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
“喀斯特王國”
而廣西則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英 家 溶 洞
走進萬年才能形成的英家溶洞用心感受這裡的每一處奇觀
每一個絕景、每一段故事
領略洞内的風情萬種
英家溶洞每個洞内大廳都獨具特色、精彩紛呈。洞内鐘乳石姿态各異,鬼斧神工,渾然天成,洞内四季恒溫,常年溫度保持在16度左右。冬暖夏涼,是四季旅遊好去處。
在這個溶洞内,既有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觀,更有珍貴文化遺存。
既有暗河的存在,也有溶洞的特征,他們相互疊加在一起,在曆史的長河中,相互演變着。
小科普
暗河,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一種,是由地下水彙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岩石裂隙滲入地下,經過岩石溶蝕、坍塌以及水的搬運而形成的地下河道。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岩裡難溶于水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于石灰岩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
接下來就帶大家看看溶洞内造型各異的石頭吧~
長得像我們吃火鍋時的“牛百葉”石瀑
形似水母的石頭
石柱跟鐘乳石
小石山
“觀音”石
因形似觀音得名
“大象”石
因形似大象得名
"面包"石
因形似面包得名
溫馨提示:
文明旅遊勿刻畫,請不要損壞自然景觀。
小科普
上圖出現的石鐘乳和石筍是一樣的形成過程,隻不過一個從上往下,一個從下往上生長。石鐘乳是水溶液順岩石而下,直到抵達邊緣。如果岩石在洞穴頂部,水将滴下。當溶液和空氣接觸,産生逆向的化學反應,碳酸鈣被沉澱出來。
而石筍則是石鐘乳下部的水滴到洞底,碳酸鈣沉澱則形成竹筍狀的突起。
石鐘乳是經過漫長曆史的礦物質沉積才形成的碳酸鈣沉澱物,石鐘乳的形成過程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石鐘乳和石筍是一樣的形成過程,石鐘乳每年平均增長率為0.13毫米。快速增長的石鐘乳的水溶液中往往富含碳酸鈣和二氧化碳,并且流動很快,這種石鐘乳每年可以增長3毫米。而石筍因為是石鐘乳下部的水滴形成的,所以增長速度就更慢了。
這次帶大家去的英家溶洞,屬于既有暗河又小型的溶洞,這個溶洞的發現,為鐘山增加了一難得的自然景觀,也為英家将來更好的發展壯實了旅遊資源,同時讓英家老百姓對于門前的風景産生了美好的憧憬,歡迎大家前去遊玩觀賞。
内容來源:毓秀鐘山新媒體編輯部
審核:陶征德
綜合編輯:鐘山縣文化旅遊發展中心
歡迎投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