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混凝土外觀缺陷如何防治

混凝土外觀缺陷如何防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5:43:28

1 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的控制主要從材料的進場、儲存以及是否符合相關的标準規範的要求着手。對原材料進行細緻全面的檢查、檢測,以保證原材料無質量隐患。

1.1 同一單位工程盡可能采用同一批原材料。

選擇同一産地、同一品牌、同一顔色的水泥、砂、碎石和外加劑等原材料,原材料幹淨無雜質,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材料不完全相同而造成混凝土外觀顔色不一緻或斑點。

1.2 加強水泥的現場檢查

(1)試驗檢查:對每批進場水泥都要檢查其出廠合格證,并現場抽樣送實驗室試驗,測定其強度、初終凝時間、安定性等指标,隻有全部合格才能使用。

(2)儲存條件檢查。确保水泥儲存在幹燥、通風、防風雨、防潮濕的地方。地闆用枕木鋪墊,高出地面至少30cm,水泥進場後應盡快使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防止過期或被雨淋而結塊的水泥流入施工現場,這種水泥不僅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且會使澆築的混凝土有深色斑點,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

1.3 加強砂石料的現場檢查

(1)試驗檢查:随時檢測,對沙場的砂石料進行篩分、雜質含量、壓碎值等項目的試驗。控制好砂石料的級配。砂的選用應選中砂且大緻均勻,不能都用規定級配的最大極限百分比,這樣有利于混凝土的密實光潔。

混凝土外觀缺陷如何防治(混凝土外觀有缺陷是怎麼回事)1

(2)粗骨料檢查:混凝土用的粗骨料應具有良好的級配,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闆厚的1/2或結構截面的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鋼筋間最小淨距的3/4,且不得超過100mm。結構截面較小,鋼筋較密時,可用豆石混凝土澆築。

2 混凝土拌合物關鍵工序控制

混凝土拌合工序的過程控制是否嚴密,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因此,熟悉混凝土拌合物關鍵工序并對各個工序進行細緻嚴密的控制是保證混凝土拌合物質量的關鍵。現對混凝土拌合物各主要工序及注意事項予以叙述。

2.1 配合比設計及水泥标号的選擇

(1)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按照有關技術規範進行計算和試驗,并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查驗證。選用合理的水泥标号,使水泥标号與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之比控制在13-20之間。客觀情況做不到時,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摻加混合料(如磨細粉煤灰)或減水劑等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光潔度。

(2)嚴格控制水灰比。注意現場攪拌混凝土時,應根據每車砂的含水率來調整水灰比,以保持混凝土的良好和易性,減少水泡、氣孔的形成。

2.2 計量及塌落度控制

(1)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在拌制地點及澆築地點按規定檢查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澆築時塌落度可根據構件的性質及構件的具體配筋情況取1-9mm,具體數值可查閱相關規範或資料。施工過程中,應盡量縮短混凝土拌合物的停放時間,減小塌落度損失。

(2)建立原材料計量崗位責任制,計量方法力求簡便易行、可靠,特别是水的計量,應制作标準計量水桶;外加劑則用小台秤計量。

混凝土外觀缺陷如何防治(混凝土外觀有缺陷是怎麼回事)2

2.3 攪拌時間及外加劑控制

(1)随時檢查混凝土攪拌時間。混凝土延續攪拌最短時間(全部材料裝入攪拌筒中起到卸料止),可根據混凝土對的塌落度要求、攪拌機機型及容量來确定。具體時間可查閱相關規範或設計資料。

(2)嚴格控制外加劑,混凝土中摻用的外加劑應按有關标準鑒定合格并經試驗符合施工要求後再用。粉狀外加劑要保持幹燥狀态,防止受潮結塊。已經結塊的粉狀外加劑應烘幹、碾碎、過0.6mm篩後方可使用。

3 施工過程的控制

施工過程控制的主要對象無非模闆安裝與清潔、砼的布料與搗固及施工間歇時施工縫的處理。現分述如下:3.1 模闆安裝與清潔

(1)盡量以鋼模代替木模,雖然成本較大,但可以大大提高工效,并可明顯提高混凝土光潔度,改善混凝土的外觀質量。

(2)嚴格控制鋼模清潔。每次裝模前,用小砂輪對鋼模除鏽,除鏽完畢用抹布擦淨并及時用輕機油塗上,保持鋼模内面無任何雜物、染點。

(3)鋼模闆脫模劑要塗刷均勻,不得漏刷。實踐證明脫模劑選擇輕機油比較好,拆模後在陽光作用下易揮發,不會留下任何痕迹,以至混凝土外觀顔色光潔明亮,并可防止鋼模生鏽。

(4)确保模闆加固牢靠。重點把關模闆接縫拼裝嚴密。模闆接縫控制在2mm左右,并采用玻璃膠塗密實、平整,以防漏漿,出現蜂窩麻面或線條不明。

(5)木模闆在澆築混凝土前,應用清水充分濕潤,清洗幹淨,不留積水。

(6)施工過程時刻注意保持模闆内面幹淨。當施工人員踩髒模闆或混凝土漿濺到模闆或别的原因弄髒模闆,在澆築完一層混凝土時,必須及時用棉紗布把上節模闆上的污點擦幹淨,以避免混凝土外觀上有深顔色的斑點出現。

(7)澆築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闆、支架、堵縫等情況。如發現有模闆走動,應立即停止澆築,并應在混凝土凝結前修整完好。

(8)每次使用前,要檢查模闆變形情況,禁止使用彎曲、凹凸不平或缺棱少角等變形模闆。

3.2 混凝土布料與振搗

(1)澆築混凝土前,應檢查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是否準确,是否按要求固好墊塊;操作時不得踩踏鋼筋,如鋼筋有踩彎或者脫扣者,應及時調直,補扣綁好,以免露筋。

混凝土外觀缺陷如何防治(混凝土外觀有缺陷是怎麼回事)3

(2)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要用串筒或溜槽等下料,避免混凝土離析。

(3)控制振搗間距,插入式振搗器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對輕骨料混凝土,則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倍。振搗器至模闆的距離不應大于其作用半徑的0.5倍。控制混凝土的澆築層厚度在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左右,振搗新的一層,均應插進先澆築混凝土5~10cm,力求上下層緊密結合。

(4)控制振搗時間,做到不欠振,不過振。設專職振搗隊,便于經驗積累。合适的振搗時間可由下列現象判斷:混凝土不在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混凝土表面出漿呈水平狀态,并将模闆邊角填滿充實。

(5)注意振搗方法,垂直振搗時,振動垂直混凝土表面;斜向振搗時,振動棒與混凝土表面40°~45°角;棒體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應超過棒長的2/3~3/4;振搗棒要及時上下抽動,分層均勻振搗密實,振搗好後,要慢慢拔出振動棒,使混凝土填滿振動棒所造成的空洞。

(6)控制振搗程序,先周圍後中間,并注意混凝土攤鋪四周高中間低,以便把氣泡盡往中間趕出,避免聚集在模闆處。

(7)振搗時,振動棒不要碰撞鋼筋、模闆、預埋件等,在鋼筋密集處,可采用帶刀片的振搗棒進行振搗。

(8)注意保護層砂漿墊塊處的混凝土振搗,務必使水泥砂漿充分包裹;或采取振搗一小段先取下一小段墊塊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墊塊處表面産生明斑或暗斑。

3.3 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

(1)澆築柱、梁、牆及類似的結構時,如間斷時間超過下表所示時間時,應按施工縫處理,應在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時才允許繼續澆築。

(2)為提高接縫的強度和密實度,可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接縫時間超過上表規定的時間,也可采取待先澆築的混凝土終凝前後(4~6h)再振搗一次,然後澆築下一層混凝土的方法。二次振搗處理施工縫的方法,應先進行試驗,找出規律後方可應用。

(3)施工縫在澆築混凝土前,應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的石子或軟弱混凝土層,表面應鑿毛,并用水沖洗幹淨,充分濕潤,殘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應予以清除。

(4)為了便于清理雜物和沖洗,在模闆沿施工縫位置通條開口,冬季施工時,如有冰雪等,要用熱氣融化後清理幹淨;鋸末等雜物可用高壓空氣等吹掃。全部清理幹淨後,再将通條開口密封好,并抹水泥漿或減石子混凝土砂漿,在澆築混凝土。

(5)務必處理好施工縫邊線,使施工縫在同一平面上,并盡量與模闆接縫重合。

4 混凝土拆模和養護的技術措施

混凝土拆模是影響構件外觀質量的重要工序,如不加強控制,前面為砼構件外觀質量所做的工作則有付諸東流的危險。養護工作做不好,砼構件的強度無法保證,會給構件的安全使用留下隐患。所以,必須給予混凝土的拆模和養護工作足夠重視。

4.1 混凝土拆模的監控

(1)拆模時間要根據試塊試驗結果正确掌握,防止過早拆模,使混凝土粘在模闆上造成麻面、蜂窩或缺棱少角。

(2)拆除鋼筋混凝土結構側面非承重模闆時,混凝土應具有足夠的強度(1.2MPa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會受到損壞。

(3)拆模時不能用力過猛過急,注意保護棱角,吊運時,嚴禁模闆碰撞棱角。

(4)加強成品保護,對于處在人多、運料等通道處的混凝土構件,拆模後要采取措施保護,以免碰損。

4.2 混凝土結構的養護

(1)拆模後,對混凝土應及時灑水養護,養護時間最少為7天。否則可能出現收縮裂紋而影響混凝土外觀質量。

混凝土外觀缺陷如何防治(混凝土外觀有缺陷是怎麼回事)4

(2)灑水養護應根據氣溫情況,掌握恰當的時間間隔,在養護期内保持表面濕潤,并采用适當材料覆蓋,注意不要使用脫色或不幹淨覆蓋材料。

(3)單位工程盡可能采用相同的養護方法,結構物各部分物件在拆模之前應保持連續濕潤,否則會顔色不一緻。

(4)冬季混凝土澆築完畢,應做好覆蓋保溫工作,加強測溫,及時采取措施防止受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