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出汗是一種生理現象,它能幫助人體排洩,調節體溫。人體的皮下組織布滿汗腺,通過排汗來調節身體過高的溫度。通常來說,出汗是受天氣、運動兩個外部因素的影響。
身體出汗是常有的事,但身體動不動就出汗,可能是身體發生疾病後給出的信号。
如果出現以下5種情況,為了自身的身體健康,需要提早進行自查。
1、有異味的汗排出的汗會有特殊的腥味,可能與熱證、濕熱證有關,一般屬于肝熱,或以肝硬化為主。
2、手心、腳心出汗人們在緊張、心煩、焦慮時,手心會出汗,而随着心情平靜,出汗現象會消失,這是正常的。但是一些人無論在什麼場合,手心總是一直出汗,很可能是手汗症的症狀。
脾胃濕熱導緻的多汗症主要是由于手心汗多所緻,但是中醫認為手腳出汗主要是由于脾胃虛弱所緻,平日則要注意飲食清淡,少油少鹽,适量食用健脾胃的食物。适量的身體鍛煉還可以幫助防止出汗異常情況的改善,但是要注意避免過度劇烈運動。
通常,人在睡覺的時候體溫比較低,一般不容易出汗。但盜汗者卻相反,總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出現汗流浃背的現象,濕透了衣物。盜汗多是由于陰虛引起的,常伴有失眠、口幹、大便等症狀。
4、自行出汗即便坐着也會出汗,特别是在辦公室吹空調,身體依然汗流浃背。在中醫學看來,氣虛、失去牽引力、汗液不止,就是我們常說的虛汗。出現虛汗的原因主要是心肺,如果氣虛自汗者要适當地加強運動,季節交替要注意保暖,傷寒感冒不利于自汗。
如果是因為氣虛出汗,可以多吃一些補氣的食物,但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氣調理。平時可以通過做一些讓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在飲食方面不能吃上火的食物。
汗液的顔色應該是無色的,如果出現了顔色,則可能是由微生物和汗液混合後産生的化學反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