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學而第六句道家解釋

論語學而第六句道家解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14:16:27

#保護農業文化遺産#

《論語》是至聖孔子周遊列國時,論道經邦、挽回世道人心的講學之辭,門人記錄下來,成為儒家文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首篇《學而》至關重要,究竟學什麼?其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更是重中之重,下面我們逐字探析之。

論語學而第六句道家解釋(學而首句本意探析)1

“學”,古體學,從臼爻冖子。臼,從上圖看表兩隻手,中間爻字,為《易》的六爻,表《易》書,《易》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講述天地法則、宇宙大道的規律,是講道之書,上面二字整體意象是雙手捧着《易》書。再看冖字,表膝蓋或桌幾,是有學問的長者,也就是現代的老師,雙手捧着《易》書放在桌幾上,講述天地大道。子字,表小孩,在桌幾的下面,過去小孩是膝跪在席上,聽長者講道。你看,一幅生動的古代課堂就出來了,學什麼呢?學天道、地道、人道,這是學字的本意。

論語學而第六句道家解釋(學而首句本意探析)2

“而”,《說文》,頰毛也,頰須下垂的樣子,現代演變為轉辭用。這裡究意是不是連詞?兩千餘年來大家都這樣理解,實是大有問題的,違背了經意。我們看“而”字與“天”字同其形體,表達的意思應相近。天字古意表示道,古字象一人,因此在人體,頭部為天。“而”為須毛,在頭下部下垂着,因此就是上天垂下大道,我們人繼承這個垂下的大道,是将大道學到身上的意思。我們看看“三十而立”是不是這個意思?有人說“而”通“爾”,代詞,實際還是大道在身中确立,這才是“而”的本意。

“時”,古體時,從日土寸。日字,表白天。土字,表地,五行土為中央,即《中庸》的中字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易》所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可見土字,還是天道的意思。寸字,即心也。合起來,時的意思就出來了,我人的心時時守在天道上,守在中上,守在虛上。《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論語學而第六句道家解釋(學而首句本意探析)3

習,古體習,從羽日。羽字,表小鳥,剛出窩的小鳥,還沒學會飛行。日字,白天,小鳥就出來練習飛行。所以習字就表示小孩子從長者那裡學到的大道時時習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以期功夫純熟,漸漸長大,成為大人。何謂大人?《易》: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可見,天人合為一體也,天乎?人乎?不可測度也。

說,古體說,從言兌。兌字,為《易》兌卦,表口也。言字,從心内發起為念,形于外從口出來為話。現代一般講通“悅”字,實際也有問題。經過上面的“學、而、時、習”,大道已經到身,我人身心都有反應,由内到外,左右逢源。《孟子·盡心上》:君子所性﹐仁義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不亦”,大道到身,得其妙谛,實有表不明說不出的自得景象。二字一正一反,不說亦說,說亦不說,意味隽永。聖谛第一義,可與知者道,難向未知者言也。

仔細品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意大矣,深矣,廣矣!《論語》的起首語,的确是不同凡響,不愧是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