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行駛在國道上,才體會到三峽大壩對當地水文地理的影響有多大。
大巴開出了兩個多小時,所見的河道還是波瀾不驚,呈現水庫狀。
直到出了昭君鎮,清澈的水庫才變成混濁的大江,快進神農架區時,混濁的大江變成了湍急的小河。
神農架風景區,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中國最美十大森林公園,入選世界生物圈保護網。
神農架是位于湖北省西部一片群峰聳立的高大山地,橫亘于長江、漢水之間,方圓3250平方公裡,相傳因上古的神農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藥而得名。景區山峰均在海拔3010米以上,堪稱“華中屋脊”。是以秀綠的亞高山自然風光,多樣的動植物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主題的森林生态旅遊區。
神農架群山萬壑,峰巒叠翠;峽谷天雕,奇洞天成;險崖瀑飛,錦石溪流;深山老林,雲流霧繞,高山平原,碧海長天,構成一幅幅山水畫卷,一個個詩畫長廊。以強大的魅力,吸引着無數中外遊人,成為獨特的遊覽勝地。
值得一提的是,神農架不是一個景區,而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單位: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70467公頃,分東西兩片,東片以老君山為中心,面積10467公頃,西片以大小神農架為中心,面積60000公頃。
我們今天到的第一個景點是天生橋景區。
天生橋景區位于神農架南部彩旗村,是一個以奇洞、奇橋、奇瀑、奇潭為特點的休閑、探險、攬勝的旅遊區。
在這裡有風情萬種的飛瀑,鬼斧神工的天然石橋,香飄萬裡的蘭花山,險峻扼要的石壁棧道,組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山水畫卷。
天生橋景區的遊道是個全封閉的環形道,沿着環形道走一圈,就可以浏覽到景區内的全部景點。
景點以天生洞為核心,天生洞是一個典型的“腳洞”。
腳洞因地殼運動而上升,當腳洞上升之後,高出地下水面時,穿過石峰的腳洞,就叫做“穿洞”。
這是由于地殼上升了,或者地下水面下降了。從前的腳洞就成為沒有流水、積水的幹涸洞穴,洞底也高出平原地面,變成為于半山上的洞穴,由于洞穴穿過石山,故名“穿洞”。
穿洞可以由于不斷侵蝕、崩塌,變成一個半山上的洞穴,有如窗口,這種奇異的地形,每每成為當地風景區。
和别處的腳洞不同,天生橋有河流從洞中穿過,由于地平面的擡升,河水在洞中跌落,形成瀑布。
豐水期時,跌落的河水如千軍萬馬,奪路狂奔,瘋狂地一瀉千裡,枯水期時,如絲絲水簾,懸挂而下。
遊玩天生橋,上大巴前往神農壇風景區。
神農壇景區是集中展示神農始祖業績與功德,并集珍稀古老自然孑遺樹種及科研為一體的突出尋根祭祖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區。
四周群峰争奇,納群山之靈氣,容百川之秀麗。景區有特色地分為四個部分:古老植物園、千年杉王、神農祭壇、購物長廊。
祭壇内神農塑像高大雄偉,莊嚴肅穆,雙目微閉,似乎在洞察世間萬物。它以大地為身軀,頭像高21米,象征中華民族在21世紀蒸蒸日上,寬35米,與它的高加起來共56米,象征着56個民族的大團結。
祭壇外圍的五色石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方外圓,即有天圓地方之意。
祭壇的兩側用八組壁畫記錄着遠古神農氏的功德,即降牛以耕、焦尾五弦、積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農耕、日中為市、穿井灌溉。
八組壁畫以藝術的手法叙述了神農氏的豐功偉業,表達了子孫們的無限追戀。
這株“千年杉王”,是神農架茫茫林海中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一株鐵堅杉,目前已經有1200餘歲。樹高40米,胸徑2.48米,胸圍8.79米,材積達88立方米,樹冠覆蓋面積530餘平方米。6位成年遊客試着合抱杉王,竟還圍不過來。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巍峨挺拔的杉王,樹身苔痕斑駁,像古青銅器上的翠鏽,凝着歲月的風霜。
今天的最後一站是官門山神農架自然博物館。
官門山神農架自然生态博物館以其真實性、直觀性,向公衆展示神農架生物多樣性。
自然生态博物館由地質館、生态館、科考館和民俗館4個主題館、1個野人洞、1個接待廳、1個學術報告廳和1個臨時展廳組成。
博物館内收集神農架原生植物2000餘種,特有、珍稀植物150餘種,神農架本土野生果樹112種、野生蘭科植物56種、野生杜鵑科植物23種、紅葉樹46種、藥用喬木162種、藥用灌木植物46種、藥用藤本植物60種、藥用草本植物876種、薔薇科植物80餘種,神農架及周邊臘梅14種。
野生動物樂園是集野生動物飼養繁育、科研觀賞為一體的旅遊項目。主要飼養繁育有梅花鹿、白麂、小麂、雉類、蛇、大鲵、金鳟、虹鳟、烏龜、長江鳜、齊口裂鳆魚、鲟魚、中蜂等動物。
本來今天的行程中包涵了看博物館的四D電影,因為受行程影響,我們到播放廳時,已經關門了。去大熊貓博物館,也閉館了。
無奈,隻得驅車前往今天的住宿地木魚小鎮。
木魚鎮是2001年6月建立的省級旅遊度假區,是湖北“一江兩山”黃金旅遊線上的重要節點和遊客集散地。
木魚就是個旅遊小鎮,鎮上飯店生意實在好,家家爆滿,整個小鎮一桌難求。
來木魚鎮上開個小飯店,是很不錯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