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九年級文言文複習

九年級文言文複習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2 07:55:59

九年級文言文複習?九年級下冊33. 魚我所欲也(背誦篇目) 《孟子》,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九年級文言文複習?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九年級文言文複習(中考複習文言文)1

九年級文言文複習

九年級下冊

33. 魚我所欲也(背誦篇目) 《孟子》

(2007年深圳市中考篇目)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❶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苟得【苟且取得。這裡是苟且偷生的意思】也;死亦我所惡【(wù)讨厭,憎恨】,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禍患,災難】有所不辟【同“避”,躲避】也。如使【假如,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❷非獨賢者有是心【這種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喪失】耳。

一箪食,一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容器,形似高腳盤】羹【(gēng)用肉(或肉菜相雜)調和五味做的粥狀食物】,得之則生,弗得則死。❸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踩踏】爾而與之,乞人不屑【認為不值得,表示輕視而不肯接受】也。

❹萬鐘【優厚的俸祿。鐘,古代的一種量器】則不辯【同“辨”,辨别】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有什麼益處】焉! ❺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侍奉】、所識窮乏者得【同“德”,感恩、感激】我與【同“欤(yú)”,語氣詞】? ❻鄉【同“向”,先前、從前】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❼是亦不可以已【停止】乎?❽此之謂失其本心【本性。這裡指人的羞惡之心】。

【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的話,那麼我就隻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❶生命也是我所喜愛的,道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的話,那麼我就隻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幹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 ❷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它)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❸可是輕蔑地、呵斥着給别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踩過給别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❹(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的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❺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所認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嗎?❻先前為了“禮義”,甯肯死也不接受施舍,現在為了住宅的華麗接受了;先前為了“禮義”,甯肯死也不接受施舍,現在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先前為了“禮義”,甯肯死也不接受施舍,現在為了所認識的窮困的人感激自己接受了:❼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嗎?❽這就叫作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

34.唐雎不辱使命 《戰國策》

【原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裡之地易【交換】安陵,安陵君其【表示祈使語氣】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施予恩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于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❶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裡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裡之地存者,❷以君為長者,故不錯【同“措”,放置】意也。❸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增廣,擴充】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❹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裡不敢易也,豈直【哪裡隻是】五百裡哉?”

秦王怫然【(fú)憤怒的樣子】怒,謂唐雎曰:“公【對人的敬稱】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稱布衣】之怒乎?”秦王曰:“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裸露】跣【(xiǎn)赤腳】,以頭搶【(qiāng)碰,撞】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這裡指有膽識有才能的人】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同“蒼”】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❻懷怒未發,休祲【吉兇的征兆。這裡偏指兇兆。休,吉祥。祲,不祥】降于天, ❼與臣而将四矣。若士必【一定】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gǎo)白色喪服。這裡用作動詞,指穿白色喪服。缟、素,都是白色的絹】,今日是也。”挺【拔】劍而起。

❽秦王色撓【面露膽怯之色。撓,屈服】,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 何至于此! ❾寡人谕【明白,懂得】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裡之地存者,徒【隻,僅僅】以有先生也。”

【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裡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施與恩惠,用大的交換小的,很好;雖然如此,但我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不高興。❶因此安陵君就派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裡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不聽從我,為什麼?況且秦國滅亡韓國和魏國,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裡的土地幸存下來,❷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❸現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不是像這樣的。❹安陵君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而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裡的土地也不敢交換,哪裡隻是用五百裡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秦王氣勢洶洶地發怒了,對唐雎說:“您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死人百萬,流血千裡。”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❺平民發怒,也不過是摘掉帽子,赤着腳,用頭撞地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膽識有才能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這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膽識有才能的人,❻心裡的憤怒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❼(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将變成四個人了。如果有膽識有才能的人要發怒,就要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天下百姓都要穿白色喪服,今天就是這樣。”(于是)拔出寶劍站起來。

❽秦王面露膽怯之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麼會到這種地步!❾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而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裡的土地幸存下來,隻是因為有先生您啊。”

35.送東陽馬生序(背誦篇目) 宋濂

(2010年深圳市中考篇目)

【原文】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緻【得到】書以觀,❶每假借【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❷錄畢,走【跑】送之,不敢稍【稍微、略微】逾【超過】約。❸以是【因此】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❹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❺又患無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名人與遊, ❻嘗趨【快步走】百裡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請教】。❼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擠滿】其室,未嘗稍【稍微】降辭色【言辭和臉色】。❽餘立侍左右,援【引,提出】疑質【詢問】理,俯身傾耳以請; ❾或遇其叱咄【訓斥,呵責】,色愈恭,禮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複【回答,答複。這裡是辯解的意思】;❿俟【等待】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⓫負【背着】箧【箱子】曳【拖着】屣【鞋】行深山巨谷中。窮【極】冬烈風,大雪深數尺,⓬足膚皲裂而不知。至舍【這裡指客舍】,四支【同“肢”】僵勁不能動,⓭媵人持湯【熱水】沃【澆】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暖】。⓮寓逆旅【旅店】,主人日再【兩(次)】食【供養,給……吃】,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同“披”】绮【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繡【繡花的衣服】,戴朱纓【系帽的帶子】寶飾之帽,⓯腰【動詞,在腰間佩戴】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香袋。臭,香氣】,烨然【光彩照人的樣子】若神人;⓰餘則缊【亂麻】袍敝【破】衣處其間,略無慕豔【羨慕】意,⓱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⓲今雖耄老【年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參與】君子【這裡指有官位的人】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恩寵光耀】,綴【跟随】公卿之後,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餘者乎?

今諸生學于太學【我國古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⓳縣官日有廪稍【公家按時供給的糧食】之供,父母歲有裘葛【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之遺【(weì)給予,贈送】,無凍餒【饑餓】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餘之手錄,假諸【相當于“之于”】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⓴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同輩】甚稱其賢。㉑餘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谒【拜見】餘,撰長書以為贽【初次進見尊者時所持的禮物】,辭甚暢達。㉒與之論辨【議論辯駁,辨,同“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将歸見其親也,㉓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㉔謂餘勉鄉人以學者,餘之志也;㉕诋【诋毀,毀謗】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予者哉?

【譯文】

我小時就愛好讀書。家裡窮,沒有辦法得到書,❶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着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天氣特别冷的時候,硯池裡的墨水結成堅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❷抄寫完畢,趕快把書送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❸因此,人家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❹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 ❺又憂慮沒有大師、名人交往。❻曾經跑到百裡以外,捧着經書向同鄉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❼前輩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學生擠滿了屋子,他從不把言辭和臉色略變得溫和一些。❽我站在旁邊侍候着,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着耳朵來請教; ❾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多說一句辯解的話;❿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⓫背着書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裡,深冬季節,刮着猛烈的寒風,大雪幾尺深,⓬腳上的皮膚凍裂了還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彈,⓭仆役拿了熱水來洗濯,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過來。⓮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給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學,都穿着華麗的絲綢衣服,戴着紅纓飾成的綴着珠寶的帽子,⓯腰上系着白玉環,左邊佩着刀,右邊挂着香袋,光彩鮮明,像神仙一樣。⓰我卻穿着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一點不羨慕他們,⓱因為内心有值得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學時的勤奮和艱苦大概就是這樣。⓲現在我雖然年老,沒有什麼成就,但有幸還做了官,承受着天子的恩寵光耀,跟随公卿大人後面,每天在皇帝座位旁邊侍奉,準備接受詢問,四海之内也錯誤地稱說我的姓名,更何況才能超過我的人呢?

  現在太學生們在太學裡學習,⓳朝廷每天供給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沒有挨凍受餓的憂慮了;坐在高大的屋子裡誦讀詩書,沒有奔走的勞苦了;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去詢問而不告訴、去請教而得不到指導的情況了;凡是應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裡,不必像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别人借來才能看到。如果他們的學業還有不精通,品德還有沒養成的,⓴如果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樣專一罷了,哪裡是别人的過失呢?

東陽縣的書生馬君則,在太學裡讀書已經兩年了,同輩人十分稱贊他的賢能。㉑我到京師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見面禮,文辭很順暢通達,㉒同他談論事理,言辭謙和,臉色平易。自己述說少年時用心學習很勤奮。這可以說是善于學習的了。他将要回去探視他的父母,㉓我把自己過去求學的艱苦告訴了他。㉔說我勉勵鄉人學習,是我的本意啊;㉕诋毀我誇耀自己的際遇好而在同鄉面前表示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

36.曹刿論戰(背誦篇目) 《左傳》

(2001年深圳市中考篇目)

【原文】

十年春,齊師【軍隊】伐我。公将戰,曹刿請見。其鄉人曰:❶“肉食者謀之,又何間【(jiàn)參與】焉?”刿曰:❷“肉食者鄙【淺陋。這裡指目光短淺】”,未能遠謀。”乃入見。問:“❸何以【憑,靠】戰?”公曰:“❹衣食所安【指安身】,弗敢專【獨自享有】也,必以分人。”對【回答。一般用于下對上的回答】曰:“小惠未遍【遍及,普遍】,民弗從也。”公曰:“❺犧牲【指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玉帛【祭祀用的玉和絲織品】,弗敢加【虛誇,誇大】也,必以信【實情】。”對曰:“❻小信未孚【使信服】,神弗福【賜福,保佑】也。”公曰:“❼小大之獄【指訴訟事件】,雖不能察【明察】,必以情【誠,誠實。這裡指誠心】。”對曰:“❽忠之屬【類】也。可【可以】以【憑借】一戰。戰則請從【跟随】。”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齊人三鼓。刿曰:“可矣。”齊師敗績【大敗】。公将馳【驅車追趕】之。刿曰: “未可。”❾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已經】克,公問其故。對曰:“❿夫戰,勇氣也。⓫一鼓作【鼓起】氣,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窮盡】。⓬彼竭我盈【充滿。這裡指士氣正旺盛】,故克之。⓭夫大國,難測【推測,估計】也,懼有伏【埋伏】焉。⓮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倒下】,故逐之。”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将要迎戰。曹刿請求魯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❶當權的人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刿說:“❷當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進宮廷去見魯莊公。曹刿問:“❸您憑什麼跟齊國打仗?”魯莊公說:“❹衣食這類用來安身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别人。”曹刿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魯莊公說:“❺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器和絲織品等祭品,我不敢虛報,一定對神說實情。”曹刿回答說:“❻(這隻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❼大大小小的訴訟事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根據自己的誠心處理。”曹刿回答說:“❽(這)是盡職分之類的事情,可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允許我跟您去。”

魯莊公和曹刿同乘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莊公将要擊鼓進軍。曹刿說:“(現在)不行。”齊軍擂過三通戰鼓後,曹刿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就要下令驅車追趕齊軍。曹刿說:“還不行。”❾(說完就)向下察看車輪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眺望齊國軍隊(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于是追擊齊軍。

戰勝齊軍後,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曹刿回答說:“❿作戰,靠的是勇氣。⓫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已經窮盡了。⓬敵方的士氣已經窮盡,而我方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打敗了他們。⓭(齊是)大國,(他們的情況)難以推測,恐怕有埋伏。⓮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的痕迹混亂,望見他們的軍旗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

37.鄒忌諷齊王納谏(背誦篇目) 《戰國策》

(2014年深圳市中考篇目)

【原文】

鄒忌修【長,這裡指身高】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光豔美麗】。❶朝服【穿戴】衣冠,窺【照】鏡,謂其妻曰:❷“我孰與【與……相比怎麼樣,表示比較】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複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第二天】,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哪一個】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美麗】也。”明日【次日,第二天】徐公來,孰【同“熟”,仔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認為……美】我者,私【偏愛】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朝廷】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❸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沒有誰】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蒙蔽,這裡指所受的蒙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❹群臣吏民能面刺【當面指責】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谏寡人者,受中賞;❺能謗譏于市朝【指集市、市場等公共場合】,聞【這裡是“使……聽到”的意思】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谏,門庭若市;❻數月之後,時時【常常,不時】而間進【偶然進谏。間,間或、偶然】;期年【滿一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❼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朝見】于齊。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譯文】

鄒忌身高八尺多,容貌光豔美麗。❶(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鏡子,對他的妻子說:“❷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問他的妾:“我與徐公相比,誰美?”妾說:“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同他坐着談話,又問他:“我和徐公誰美?”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又過了一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自己認為不如徐公美;再照鏡子看看自己,又覺得遠遠不如。晚上躺着想這件事,說:“我妻子認為我美,是偏愛我;妾認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認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确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❸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裡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嫔妃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您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不害怕您的;全國範圍内的老百姓沒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來,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啦!”

齊威王說:“好!”于是下了命令:“❹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上書勸谏我的,可得中等獎賞;❺能夠在公衆場所指責譏刺(我的)過失,傳到我耳朵裡的,可得下等獎賞。”命令剛下達,群臣都來進谏,門前、院内像集市一樣;❻幾個月以後,還不時有人偶然進谏;滿一年以後,即使想進谏,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❼燕、趙、韓、魏等國聽到這種情況,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勝敵國。

38.陳涉世家 司馬遷

(2012年深圳市中考篇目)

【原文】

❶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❷嘗與人傭耕,辍耕之【去,往】壟上,怅恨【惆怅,極端不滿】久之,曰:“苟【如果】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你】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長歎】曰:“嗟乎!❸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❹發闾左適【同“谪”】戍漁陽,九百人屯【停駐】大澤鄉。❺陳勝、吳廣皆次【編次】當行【在征發之列】,為屯長。❻會【适逢,恰巧遇到】天大雨,道不通,度【推測,估計】已失期【誤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❼今亡【逃跑】亦死,舉【發動】大計亦死;等【同樣】死,死國【為國事而死】可乎?”陳勝曰:“❽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❾扶蘇以數【(shuò)屢次】谏故,上使【派】外将兵。今或【有人】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将,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哀憐,憐憫】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❿今誠【如果】以吾衆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同“倡”,倡導、發起】,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蔔。蔔者知其指意【意圖。指,同“旨”】,曰:“⓫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蔔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考慮、思索】鬼,曰:“⓬此教我先威衆耳。”⓭乃丹【朱砂】書【寫】帛曰“陳勝王【(wàng)稱王】”,置人所罾【(zēng)漁網,這裡用作動詞,用網捕】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⓮固【本來】以【同“已”,已經】怪之矣。⓯又間【私下】令吳廣之次【軍隊駐紮】所旁叢祠中,夜篝【籠】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⓰旦日,卒中往往語【到處談論】,皆指目【手指目視。意思是大家都對陳勝有所注意】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将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惱怒。這裡是“使……惱怒”的意思】尉,令辱之,以激怒其衆。尉果笞【(chī)用鞭、杖或竹闆打】廣。尉劍挺【劍拔出鞘】,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⓱并【一齊】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⓲籍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⓳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⓴王侯将相甯【(nìng)難道】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聽從(你的)号令】。”㉑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願望】也。袒右【露出右臂(作為起義的标志)】,稱大楚。㉒為壇而盟【發誓、起誓】,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将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蕲。蕲下【攻下,攻克】,乃令符離人葛嬰将兵徇【招撫】蕲以東。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等到】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餘,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谯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号令召三老【掌管教化的鄉官】、豪傑【這裡指當地有勢力有地位的人】與皆來會【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㉓将軍身被【同“披”,穿着】堅【指铠甲】執【緊握着】銳【指武器】,伐無道,誅暴秦,複立楚國之社稷【國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号【宣稱】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懲處】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譯文】

❶陳勝是陽城縣人,表字叫涉。吳廣是陽夏縣人,表字叫叔。陳勝年輕的時候,❷曾經同别人一道受雇傭耕作。(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惆怅了很久,對同伴們說:“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同伴們笑着回答他:“你給人家耕地當牛馬,哪裡談得上富貴啊!”陳勝長歎一聲說:“唉!❸燕雀怎麼知道鴻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❹征發貧苦人民九百人去駐守漁陽,停駐在大澤鄉。❺陳勝、吳廣都(被)編入谪戍的隊伍,并擔任戍守隊伍的小頭目。❻恰巧遇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期。誤期,按秦王朝的軍法,就要殺頭。陳勝、吳廣在一起商量說:“❼如今逃跑(抓了回來)也是死,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倒不如為國事而死,這樣好吧?”陳勝說:“❽天下百姓苦于秦(的統治)已經很久了。我聽說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該立為國君,該立的是秦始皇的長子扶蘇。❾扶蘇因為屢次勸谏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現在有人聽說他沒什麼罪,秦二世卻殺了他。老百姓大多聽說他很賢明,卻不知道他已經死了。項燕擔任楚國将領的時候,(曾)多次立功,又愛護士卒,楚國人都憐憫他。有人認為他戰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走了。❿如今如果把我們的人冒充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向全國發起号召,應當很多響應的人。”吳廣認為(這個見解)很正确。(二人)就去占蔔。那算卦的人知道他倆的意圖,說:“你們的事都能辦成,能建功立業。⓫但是你們把事情向鬼神蔔問一下吧!”陳勝、吳廣很高興,考慮蔔鬼的事,終于悟出:“⓬這是教我們先威懾衆人,使他們畏懼服從啊。”⓭于是,就用丹砂在絲帛上寫“陳勝王”,再把絲帛放在别人所捕的魚的肚子裡。士兵買魚回來烹食,發現了魚肚子裡的絲帛,⓮本來已經對這件事感到奇怪了。⓯陳勝又私下派吳廣往駐地旁邊叢林裡的神廟中,天黑以後用竹籠罩着火,模仿狐狸嗥叫的聲音,向(士兵們)喊道:“大楚複興,陳勝為王。”士兵們一整夜既驚且怕。⓰第二天,大家到處談論這件事,都手指目視着陳勝。

吳廣平時很關心周圍的人,士兵多願被(他)所用、聽他的差遣。(那天)(兩個)押送戍卒的軍官喝醉了,吳廣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将尉惱怒,使(他們)責辱自己,借此來激怒士兵。那軍官果然鞭打了吳廣。(衆士兵憤憤不平,)将尉劍拔出鞘來威吓(士兵),吳廣一躍而起,奪過劍來殺死了他。陳勝協助吳廣,⓱一齊殺了兩個軍官。陳勝召集并号令所屬的人,說:“各位(在這裡)遇到大雨,都超過了規定到達漁陽的期限,過期就要殺頭。⓲即使能免于斬刑,而戍守邊塞的人也要死去十分之六七。⓳再說,大丈夫不死則已,死就要幹出一番大事業啊,⓴王侯将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衆戍卒齊聲應道:“一定聽從(你的)号令。”㉑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為的是順從人民的願望。大家露出右臂(作為起義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㉒(用土)築台并(在台上)起誓,用兩尉的頭作祭品。陳勝自立為将軍,吳廣任都尉。起義軍(首先)進攻大澤鄉,招收大澤鄉的軍隊,攻打蕲縣。攻克蕲縣後,就派符離人葛嬰帶兵攻占蕲縣以東(的土地)。(陳勝自率主力)攻打铚、酂、苦、柘、谯等縣,都拿下來了。行軍中沿路招收兵員。等到打到陳縣的時候,已有戰車六七百輛,馬一千多匹,士卒幾萬人。進攻陳縣時,郡守、縣令都不在,隻有守丞帶兵在谯門中應戰。起義軍(一時)不能戰勝,(不久)守丞被人殺死,大軍才進入陳縣。幾天後,陳勝召集當地的鄉官和有聲望的人一起來集會議事。這些人異口同聲地說:“㉓将軍您親自穿着铠甲,拿着武器,讨伐殘暴無道的秦國,恢複楚國的社稷,論功應當稱王。”于是陳勝被擁戴稱王,對外宣稱要張大複興楚國。這時,各郡縣受秦朝官吏壓迫的人都紛紛起事,懲辦當地的郡縣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勝的号召。

39. 出師表(背誦篇目) 諸葛亮

(2004年深圳市中考篇目)

【原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指帝王之死】,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時候】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内【朝廷】,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追念】先帝之殊遇【特殊的禮遇】,欲報之于陛下也。❶誠宜開【擴大】張聖聽,以光【發揚光大】先帝遺德,恢弘【發揚,擴展】志士之氣, ❷不宜妄自菲薄,引喻【稱引、譬喻】失義【不合道理】,以塞忠谏之路也。

❸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提拔、晉升】罰臧否【贊揚和批評】,不宜異同【不同】。❹不宜偏私,使内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❺此皆良實【忠良誠實的人】,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選拔】以遺陛下。愚【我,謙稱】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詢問】之,然後施行,❻必能裨補阙漏,有所廣益。

将軍向寵,性行淑【善】均【公正、公平】,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行伍,部隊】和睦,優劣得所。

❼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這裡表示原因】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痛心,遺憾】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❽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親自】耕于南陽,❾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有名望,顯貴】于諸侯。❿先帝不以臣卑鄙【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猥【辱。謙辭】自枉屈【屈尊就卑】,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⓫由是感激【感奮激發】,遂許先帝以驅馳【奔走效勞】。⓬後值傾覆【覆滅,颠覆。這裡指兵敗】,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自那時以來】二十有一年矣。

⓭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早晚,日日夜夜】憂歎,恐托付不效【效果】,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長草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鼓勵】率三軍,北定中原,⓮庶【表示期望】竭驽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驽,劣馬,跑不快的馬。鈍,刀刃不鋒利】,攘除【排除,鏟除】奸兇,興複漢室,還于舊都。⓯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考慮可否】損【損害】益【益處】,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⓰願陛下托臣以讨賊興複之效【這裡是功效的意思】;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祭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诹【詢問】善道,察納雅言【指正确合理的言論】,深追先帝遺诏。臣不勝受恩感激。

當遠離,臨表涕零【流淚,落淚】,不知所言。

【譯文】

先帝開創大業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國,我益州地區人力疲憊、民生凋敝,這真是處在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候。但是,宮廷裡侍奉守衛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場上忠誠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戰,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禮遇,想報答給陛下的緣故。❶确實應該擴大皇上聽聞的範圍,廣泛聽取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鼓舞志士們的勇氣,❷絕不應随意地看輕自己,說話不恰當,從而堵塞了忠誠進谏的道路。

❸皇宮和丞相府中的官吏,都是一個整體,晉升、處罰,贊揚、批評,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❹如有做奸邪事情,觸犯科條的,或盡忠心做善事的,應該一律交給負責專職的官員加以懲辦或獎賞,以顯示陛下公平清明的治理,切不應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内和丞相府的賞罰标準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❺這些都是忠良誠實的人,他們志向和思慮忠誠純正,因而先帝才選拔出來輔佐陛下。我認為宮内的事情,事無論大小,都要詢問他們的意見,然後再去施行。❻這樣一定能夠彌補缺失疏漏,會大有啟發和幫助。

将軍向寵,品行善良公正,了解通曉軍事,當年試用,先帝曾加以稱贊,說他能幹,因而經衆人評議薦舉任命為中部督。我認為軍營裡的事情,事情無論大小,都要征詢他的意見,就一定能夠使軍伍團結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❼親近賢臣,遠避小人,這是漢朝前期能夠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避賢臣,這是漢朝後期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次跟我評論起這些事,對于桓帝、靈帝時代,沒有不痛心、遺憾的。侍中郭攸之、費祎,尚書陳震,長史張裔,參軍蔣琬,❽這些都是忠正賢明、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願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則漢王室的興盛,就時間不遠了。

本是個平民,親自在南陽郡務農親耕,❾在亂世間隻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諸侯知道我而獲得顯貴。❿先帝不介意我的社會地位低微,見識短淺,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連三次到草廬來訪看我,征詢我對當今大事的意見,⓫因此我深為感奮激發,從而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⓬後來遇到兵敗,在戰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自那時以來已有二十一年了。

⓭先帝深知我做事謹慎,所以臨去世時把國家大事囑托給我了。接受遺命以來,早晚憂愁歎息,隻恐怕托付給我的大任(做得)沒有效果,從而損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蕪之境。如今南方已經平定,武庫兵器充足,應當鼓勵和統率全軍,北伐平定中原地區,⓮希望竭盡我平庸的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敵人。複興漢朝王室,遷歸舊日國都。⓯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盡忠心于陛下的職責本分。至于斟酌利弊,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費祎、董允的責任了。

⓰希望陛下責成我去讨伐奸賊并取得功效,如果沒有功效,那就懲治我失職的罪過,用來禀告先帝的神靈。如果沒有發揚聖德的言論,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該自己思慮謀劃,詢問治國的好方法,明察和接受正直的進言,遠念先帝遺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如今正當離朝遠征,流着淚寫了這篇表文,激動得不知該說些什麼話。


本頭條号發布原創文章内容涉及教育、生活、寫作、時評、攝影、美圖、随筆…….每周六周日推送語文教學資料、應考類文章以及其他學科資源歡迎轉發、分享、關注本頭号

免責聲明:所有圖文、音視頻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非無法确認,我們都會标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會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