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懷孕後,要經受孕期的各個“考驗”,才能通過分娩将寶寶帶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不管是孕期,還是分娩過程,孕媽媽都有可能承受母嬰健康受到威脅,或是危及性命的風險。且不是說寶寶出生的那一刻,所有的考驗便畫上了圓滿句号,“殺手”——産後出血,會在孕媽媽分娩後伺機而動,導緻産婦突然發病,如果搶救不及時,會直接危及産婦生命。
作為婦科常見的嚴重并發症之一,産後出血是産婦死亡的首要原因。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今天就來介紹這位孕産婦的“第一殺手”。
産後出血(PPH),常見的定義是陰道分娩後24h内累計失血量≥500 mL;剖宮産術後累計失血量≥1 000 mL。引起産後出血的原因主要有4個,即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産道損傷和凝血功能障礙。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為因果。下面我們逐一簡要介紹。
01 子宮收縮乏力
子宮收縮乏力曆來是産後出血的首要因素。産前精神過度緊張、産時精神受到刺激、臨産後過度疲勞等全身因素,因多胎妊娠、巨大兒、羊水過多等原因而導緻的子宮過度等局部因素,都将影響媽媽産後子宮平滑肌收縮功能,從而導緻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産後出血。
02 胎盤因素
胎盤因素主要為胎盤黏連、胎盤植入、胎盤和胎膜殘留。該因素會導緻胎盤剝離面出血,從而導緻産後出血。胎盤因素是産後出血的第二大原因。
03 軟産道損傷
軟産道損傷的主要為子宮下段、宮頸、陰道、會陰部不同程度受損,或由于分娩造成産道深部血管撕裂、破碎,導緻血液不能外流,積聚于局部而形成血腫兩種。若産婦軟産道發生裂傷,将大大提高産後出血的風險。
04 凝血功能障礙
凝血功能障礙所緻的産後出血通常為難以控制的大出血。包括如血友病等的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以及重度子痫前期等妊娠并發症導緻凝血功能障礙這兩類情況。
那麼,準媽媽們要如何預防産後出血呢?
01
做好生殖健康教育,避免人工流産,減少對子宮的傷害
生殖健康教育包括生殖衛生、優生優育優教知識、婦女經期、孕期、産期、哺乳期的生理特點和保健知識等。所有人都應該有一個共識:人工流産不能成為避孕的手段。作為一種侵襲性操作,人工流産不僅會造成外源性或上行性的細菌感染,還會讓女性生殖系統生理性屏障保護作用減弱,被病原菌侵入的風險也因此增加。
02
定期産檢,加強高危産婦的監護
定期産檢可以很好監測胎兒的成長發育情況,對孕婦分娩方式的選擇,有着重要參考價值。馬姐姐在這裡建議孕媽們在孕期注意飲食、适量運動,避免胎兒過大,羊水過多,貧血等可控因素給分娩帶來的威脅,增加産後出血的風險。
03
保持良好心态,正視生産
家人及朋友應指導孕媽媽釋放不良情緒,緩解緊張、焦慮等情緒。同時,孕媽媽也要注意自己對生産的心态調節,盡量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對生産。
病因治療是産後出血最根本的治理方法,醫生往往通過檢查産婦的宮縮情況、胎盤、産道及凝血功能找出出血原因,針對出血原因積極處理。在這裡,馬姐姐建議所有的産婦及親屬,萬一産後出血真的不幸發生了,一定要保持冷靜,相信醫生的判斷,積極配合醫院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