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熱搜上有這樣一番言論,引起了熱議。
有網友說,自己以前有個朋友,是位無師自通的PUA大師。
有一次他洋洋得意地炫耀,僅僅用了一支自制的廉價唇膏,就在遊戲廳的跳舞機附近,勾搭到了一個女生。
網友覺得不可理喻,那人卻不以為然地說:
“這有什麼。這些女孩都特别缺愛,給她一點點關注,她就覺得擁有了全世界。”
很殘忍對吧,但這就是現實。童年時期沒有被好好愛過的人,一生都在尋求别人的愛。
就像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小時候缺愛是一種怎樣的經曆?”
一個點贊特别高的回答是:“長大後,别人給的任何一點好都會受寵若驚。”
在缺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與朋友、戀人相處的時候,經常把自己放在非常低的位置。
做什麼事都小心翼翼,總是遷就着對方,好像對方願意和自己在一起就是一種恩惠了。
評論區中,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的故事,看得讓人心酸:
“已經30多歲了,坐公交車司機到站沒停都不敢喊一聲‘師傅,停一下。’
一直以為是自己嫌麻煩,後來才明白,我是怕麻煩别人。”
“在跟身邊的人說話時,都會特意面帶笑容,生怕他們覺得我兇而不高興。”
“和朋友出門吃飯,我想吃酸菜魚,而朋友想吃别的。
我馬上主動放棄酸菜魚,滿口認同她的建議,一起去吃了她想吃的食物。
事後,我還對當時的處事方法頗為慶幸,覺得如果我當時說想吃酸菜魚,她大概以後都不會和我出去了吧。”
但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越低到塵埃裡,别人就越容易把你當成塵埃來對待。
總是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換來的隻會是自我的缺失,和别人更加變本加厲的索取。
02
前段時間,小某書上有則熱帖點贊很高,标題叫《我的女兒不需要善良》。
發帖人帶着女兒出去玩,女兒想吃街邊的壽司,當時時間很晚了,攤主說隻剩這最後一份了。
後面趕來的一個小男孩沒買到,就一臉失望,半天舍不得離開。
女兒沉默了一會,忽然像是下定決心了一樣,對攤主說:
“阿姨,這份還是給小哥哥吧,我不要了。”
說完戀戀不舍地看着擺放在面前的壽司,又帶着些許期待誇獎的神情看着媽媽。
媽媽卻沒有回應她,也沒有理會旁邊那位露出驚喜表情的小男孩,而是付了款,讓攤主還是繼續做給她們。
拿了壽司回家的路上,媽媽問女兒:“你剛剛為什麼要讓給那個男生?你是覺得他比你更應該優先吃到好吃的嗎?”
女兒思考了一下,才承認說,自己這樣做的原因,隻是因為想做一個善良的女生,聽到别人說謝謝,會高興。
媽媽蹲下身子,扶住女兒的雙肩告訴她:沒必要用讓給别人來換取誇獎,這種善良是為了讨别人喜歡而犧牲自己喜歡的善良。
“我的女兒不需要善良,你可以聰明,勇敢,可以是最厲害的小朋友。
但不做最厲害的那個也沒關系。因為我和爸爸會永遠支持你、愛你,所有最好的都是你應該得到的。”
這位女兒是幸運的,媽媽的愛及時打斷了她讨好型人格和自我感動型人格的形成。
類似的,之前也有這樣一段監控視頻,看哭了很多人。
視頻中的女兒正在吃甜甜圈,爸爸說他也想吃,女兒想了想,把甜甜圈一分為二,小的一半給了爸爸。
她告訴爸爸:“我想吃大的一半。”
爸爸沒有指責女兒,而是肯定地告訴她:
“你是對的,分享是把你多餘的東西分享給别人,而不是把你想要的給别人,不用過于委屈自己。”
這樣的教育方式,不是鼓勵孩子自私自利,而是告訴她,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
永遠不要為了别人期待的模樣,而忘記自己。因為隻有保持自我的人,才能被别人尊重。
不必用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去換取這個世界的關愛,因為你本身就值得被愛。
03
日劇《被讨厭的勇氣》中,有這樣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
女主蘭子在蛋糕店排隊買蛋糕,櫥窗裡有栗子蛋糕、巧克力千層、草莓蛋糕、芝士蛋糕......
一個小女孩沖到櫥窗前,興奮地大喊:“我要吃草莓蛋糕!”
但這時,櫥窗裡隻剩下最後一塊草莓蛋糕了。
雖然小女孩被媽媽拖回了隊尾,但排在她前面的大人,全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其他種類。
也許是為了謙讓小女孩,也許是出自隊列中他人目光注視下,那種不言而喻的壓力。
然而,排到了女主蘭子的時候,蘭子卻面不改色地對售貨員說:“請給我草莓蛋糕。”
小女孩當場痛哭出聲,周圍的人全都驚愕地看着蘭子,心裡的潛台詞也許是:“這人也太不懂察言觀色了吧?”
而蘭子則旁若無人地坐下來,大大方方地享受草莓蛋糕帶給她的快樂。
女主蘭子,就完美地做到了“課題分離”,擁有“被讨厭的勇氣”。
在蘭子看來,别人會怎麼想,是别人的課題,而自己隻需要專注于自己的感受。
無論周圍的人向我投射怎樣的預期和壓力,我都不會改變買草莓蛋糕的想法,因為這是我應得的權利。
太在意别人的評價,就會不斷尋求别人的認可,但這種對認可的追求,往往是以一直壓抑自身的需求為代價的。
村上春樹說得好:“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絕,做不到的事不用勉強,不喜歡的話假裝沒聽見。
你的人生不是用來讨好所有人,而是善待自己。”
自由的人生,有時候确實需要一點,被讨厭的勇氣。
04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詞,叫“牛油果型人格”,出自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布萊恩·利特爾。
這種類型的人格,就像一顆牛油果,當你不斷往下挖時,會發現有一個堅硬的内核,一個恒定不變的堅實核心。
他們不太在意他人的目光,引到其行為的,是他們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而不是情境對他們的期望。
不管外界如何風雨飄搖,“我”自巋然不動。
與之相對的,則是“洋蔥型人格”,你一層一層地剝開,會發現這類人沒有内核,沒有本質的自我。
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接收到了太多消極負面的反饋,因此給自己貼上了太多标簽:“我太差了”、“我不值得被愛”......
這些标簽讓他們在潛意識裡形成一種觀念:隻有不斷迎合他人,迎合世界,才能獲得一點點認可,換取存在的價值。
多少人想做一顆牛油果,活出自我的态度,但卻漸漸活成了一顆洋蔥,随波逐流地順應别人。
願我們,都能先學着愛自己,做一顆核心堅定的牛油果,擁有被讨厭的勇氣。
共勉。
作者:小椰子,個人成長領域作家,為你解讀熱點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認知升級。已出版《你的自律,給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