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家鄉的鄉土氣息

家鄉的鄉土氣息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20:29:51

作者:文曲星 來源:美篇App

老家在晉西北呂梁山區農村。由于地理和氣候的關系,鄉民們大都居住在盤有大土炕的窯洞裡。我們的世代祖輩與窯洞、土炕作伴,生于土炕、長于土炕,甚而老逝于土炕回歸大自然,一生離不開土炕和窯洞,因而對土炕情有獨鐘,不離不棄。

窯洞和土炕雖不像城裡的樓房那樣寬敞明亮,猶顯狹小、仄逼和簡陋,但它不僅冬暖夏涼,實用方便,住着溫暖、踏實、舒心,而且一炕多用,功能齊備,既能做飯取暖,又能會客、就餐、聊天、睡覺、做家務活等,衆多功能集于一體,還能柴炭兩用,節省能源。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2

用石頭、磚頭或土坯壘起來的圍成一個方台,中間留有煙道(一般是三條坑洞),和炕邊做飯用的柴火竈連起來,上邊鋪上炕席(葦席)再鋪上褥子、被子,就可以躺在上邊睡覺了。土炕之所以和柴火竈連起來是為了讓竈火的煙從土炕裡面穿過,起着煙筒的作用,又加熱土炕,相當于自制的土暖氣。土炕底下是土坯,比較硬實,睡上去腰腿不疼,渾身舒坦。土炕的建造看似簡單卻大有技巧,家鄉人将它叫做“盤炕” ,得請來專門的工匠才能完成。因為一般人不掌握這盤炕的工藝。

盤土炕就地取材,成本不大。靠窯洞内壁而建,一般長3米左右,寬2米,高0.65米呈長方體。炕内砌三條煙道連通竈膛和煙囪,便于煙火穿過。煙道上鋪蓋石闆、黃土,炕面以膠土草泥抹平。炕邊用磚石壘砌,上面安置寬約15厘米的石條或木質條炕沿圍護,高出3厘米。砌在後壁的稱“窯掌炕”、砌在靠窗的叫“門前炕”。炕的高低為60厘米,民間俗稱:“鍋台尺八炕二尺,不高不低正合适”,還有一俗語:“三尺的鍋台七尺的炕,尺八的炕炕正好坐”。

盤炕的技巧在于分煙嘴、收煙口、竈膛入煙巷、投竈上煙處的壘砌處理。如果不按照一定比例的尺寸壘砌,不僅穿行的煙火不均勻,甚至根本不進煙使人無法居住。其訣竅,工匠們用一句順口溜默記。那就是:“投竈坑放下鬥,燒火進煙如雷吼,竈膛入口似貓項,既省柴碳又暖炕,分煙嘴似狐狸,一弓二彎三尖嘴,收煙不能三頭齊(指煙巷牆),煙道不能沫稀泥。”不到萬不得已,盤炕師傅們絕不說出口,更不輕易外傳。高超的師傅還在揮汗之餘嬉戲女主人:你是要“嘭、嘭、嘭”、還是“轟、轟、轟”。意思是從煙囪裡要上煙快,還是稍微慢點。其實,還真的能夠處理成,不僅如此,還要事先征詢道:要腳底熱還是腰部熱?有的主人偏偏刁難道:我要個滿炕熱!哪知道這也難不倒盤炕師傅,竟然将煙道的牆用土坯或磚調角隔成空格,這樣一來,炕底下充滿了煙火,果真滿炕熱了。

盤土炕,蘊含着家鄉人的聰明和智慧,展現出晉西北人那種天人合一、尊崇自然、融于自然的淳樸天性。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3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4

對于睡慣了大土炕的農村人來說,大土炕承載了太多太多的記憶。農村窯洞多建在向陽溝坡上,坐北朝南,因而冬暖夏涼,适宜人居。夏天土炕基本上不生火。一到春末夏季,基本上在院裡搭建的“春竈”上做飯,土炕隻是休憩睡覺之用。夏天,即使外面高溫酷暑,炎熱難耐,躺在清涼的土炕上卻既涼爽又解乏,十分惬意,可謂天然的空調房。

農村窯洞地方比較狹小,沒有客廳,村裡人平常吃飯也不講究,會端着飯碗到門口的圪塄上、廊門道、房檐下、碾盤上、大槐樹下,随意自在。但到了秋冬季節和過年過節的時候就搬到家裡做(吃)飯,土炕便配上了用場。家人會把飯桌放在土炕上,家裡年紀大的長輩會上到炕裡邊脫下鞋子,或盤坐、或把腿伸到桌子下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偶爾還有幾個小菜,燙壺老酒。年輕人則坐在炕邊,給裡面的老人端菜、盛飯。飯後,長輩們還會坐在炕沿上“啪嗒啪嗒”抽上幾鍋旱煙袋。土炕上吃飯也是一種孝順文化的傳承,是對傳統尊老習俗的一種繼承。

家裡來戚了,主人會說:“快點坐老鍋頭歇歇吧!”(家鄉人對炕頭的稱呼,因老鍋頭更熱乎)。然後趕緊遞煙、燒水、沏茶、做飯。到了吃飯的時候,親戚是必須坐在炕上的,主人在炕邊或地下放個凳子坐着陪着,邊吃邊聊。睡覺時,也會把炕上打掃幹淨,将客人安頓在老鍋頭,蓋上新被褥。這種炕上的待客之道更體現了農村人的樸實、熱情和厚道。

一到秋冬季節,窯洞簡直就是鄉民們的會客廳,溫暖的土炕,作用尤為明顯。鄉民們吃飯,讀書學習、打牌娛樂、鄰居串門、聊天拉呱和女人們做針線活都在炕上。陰雨天,女人們忙裡偷閑,貓在炕上搓麻撚線,縫新補爛,說說笑笑,非常熱鬧。

熱乎乎的老鍋頭還能發面蒸馍(窩)頭、做醋、做黃酒、苦酒米、長豆芽等等。家裡老人小孩若遇感冒發燒、頭疼腦熱,肚子腫脹、醉酒不醒,躺上炕頭喝碗鹽滾水或濃茶水,蓋上被子發一身汗病痛就會減輕許多。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5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6

古老的熱炕頭更是農村媳婦們生兒育女、坐月子,喝着小米湯、哺育和護理嬰幼兒成長的搖籃。過去有句諺語:“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就是在古老的農耕社會裡,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期,“土地、耕牛、老婆”這“三要素”,就是鄉村男子最為樸素的理想生活和人生追求。

男人在外種田勞作,養家糊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女人在家生兒育女,洗鍋做飯幹家務,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在“熱炕頭”下,含辛茹苦地經營着一個完美而幸福的小家庭。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7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8

出生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我們,從小睡着寬敞結實、溫暖厚重的土炕長大成人,對土炕的情懷曆曆在目,記憶猶新。小時候,家境貧寒,兄弟姐妹多,記得七十年代初期,全家人蝸居在一孔舊窯洞内,擠睡在一盤大土炕上。生活起居,極為不便。黑窯土炕,吃喝拉撒全在屋裡。缺吃少穿,缺鋪少蓋,缺柴少炭。

夏天蚊蠅叮咬,炙熱難當;冬天地凍天寒,受凍受涼。家裡來戚炕上住不下,就得到鄰家借宿或與兄長們打通筒夥睡,其狹小和逼仄程度可想而知。那時候,村裡尚無電燈照明,黑燈瞎火,晚上家家戶戶伴随着一盞煤油燈照明生活,常常是借着月亮光線勞作和幹家務活。天黑了,勞作了一天的大人們吃完飯後便上炕歇息;我們兄妹們就在土炕上嬉戲打鬧,母親還要借着燈光穿針引線,為全家老小縫衣補襪,縫鞋補帽,生活雖然清苦和艱難,但其樂融融,快樂成長……

家鄉的大土炕,賦予我們溫暖的力量和成長的足迹。如今,雖寄居在外,但對家鄉的大土炕一生無以忘懷,留戀不舍。偶爾回老家小住幾天,睡在熱乎乎的土炕上便不想離開……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9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0

一盤土炕,記錄着父老鄉親的風雨人生路;一盤土炕,又承載着世世代代濃郁的文化氣息。  溫暖舒坦的大土炕是一代代鄉民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的“搖籃”,也是哺育父老鄉親悠然生長、成家立業的避風港灣。是每個鄉民一生也離不開的襁褓,一生也忘不掉的牽挂,一生前行的大後方。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1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2

  雖然農村的大火炕現在越來越少,或許随着時光的推移會慢慢消失,但對睡過大土炕的人來說,不能忘懷那份鄉土情感、那份記憶永遠會留在心裡。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3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4

  如今,鄉民們因地制宜,将土窯洞建設成窯洞賓館,搞起“農家樂”和民宿業,大力發展旅遊産業。老窯洞和大土炕又展現出新的生機!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5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6

家鄉的鄉土氣息(難忘家鄉的大土炕)1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