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胃腸病與心理因素

胃腸病與心理因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9:12:21

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聶文聞 周佳晨

和正常人不同,59歲的李先生是個“鏡面人”,心、肝、脾、腎、胃腸全都反着長。直到出現上消化道梗阻,進食困難、嘔吐、腹痛,折磨他十分痛苦。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協和醫院”)胃腸外科專家龍躍平教授團隊“反向”為其手術,微創給胃腸改道。目前,患者恢複較好,于6月10日下午出院回家。據悉,這是該院胃腸外科近年來完成的第二例鏡面人手術。

胃腸病與心理因素(鏡面人胃腸反着長)1

李先生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19年前,李先生在一次體檢時,發現自己竟是“萬裡挑一”的鏡面人,心髒、肝髒、脾髒、膽等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該院胃腸外科龍躍平教授解釋,“内髒隻是位置發生轉變,相互間的關系并未改變,目前考慮是一種基因突變導緻的胚胎發育異常,遺傳幾率很低,鏡面人的出現幾率僅為百萬分之一。”事實上,他的生活并不因“鏡面人”而有所影響。

今年4月份,李先生頻繁胃痛、嘔吐、吃不下飯,去鄭州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普通胃痛,并無大礙。回家後沒幾天,病情又有反複,下腹腫大。随後,輾轉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問診。

“鏡面人情況比較複雜,誤診幾率很高。”胃腸外科副教授吳川清檢查時說,考慮到患者是“鏡面人”,胃腸外科與消化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學科聯合會診。結果顯示,李先生十二指腸潰瘍瘢痕形成,造成上消化道梗阻,進食困難。龍躍平教授團隊讨論設計手術方案,決定采取腹腔鏡微創手術。

但問題是,患者髒器都是反向的,專家手術時則站在常見位置的反側,克服左右手反向操作的困難,重新打通患者的消化通道。

胃腸病與心理因素(鏡面人胃腸反着長)2

龍躍平教授團隊實施腔鏡下胃腸道改道術

術後第二天,李爹爹就下床活動,一周後便順利進食稀飯、面條等半流食,10日康複出院。

據悉,2016年協和醫院胃腸外科蔡開琳教授就開展過一次“鏡面人”全胃切除手術。患者為湖北60歲的劉爹爹,全内髒反位,脾髒分成2個,小腸與結腸換位置,腸旋轉不良且粘連如同麻花,血管與正常幾乎完全兩樣,屬于“鏡面人”中最複雜的類型。

胃腸病與心理因素(鏡面人胃腸反着長)3

醫生查看患者術後恢複情況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