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山夕團隊 唐媛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深海油氣開采(圖片自網絡)
近日,位于我國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現場正式關井。自5月10日點火以來,試采井已連續産氣60天,累計産氣超過30.9萬立方米,創造了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産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海底蘊藏着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海底蘊藏的油氣資源儲量約占全球油氣儲量的1/3。
那麼深海石油與天然氣時怎樣形成的呢?
生物遺體缺氧分解
在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以前,有的時期氣候比現在溫暖濕潤,在海灣和河口地區,海水中氧氣和陽光充足,加之江河帶入大量的營養物和有機質,為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豐富的“食糧”,許多海洋生物(如魚類以及其它浮遊生物、軟體動物)迅速大量地繁殖。
豐富的海洋動植物資源(圖片來自互聯網)
僅有這些生物遺體還不能形成石油和天然氣,還需要一定的條件和過程。海洋每年接受1604億噸沉積物,特别是在河口區,每年帶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區更多。這樣,年複一年地大量生物遺體被一層一層掩埋起來。
如果這個地區處在不斷下沉之中,堆積的沉積物和掩埋的生物遺體便越來越厚。被埋藏的生物遺體與空氣隔絕,處在缺氧的環境中,再加上厚厚岩層的壓力、溫度的升高和細菌的作用,便開始慢慢分解,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這些生物遺體就逐漸變成了分散的石油和天然氣。
動植物遺體分解(圖片來自互聯網)
地層與蓋層
生成的油氣還需要有儲集它們的地層和防止它們跑掉的蓋層。由于上面地層的壓力,分散的油滴被擠到四周多孔隙的岩層中。這些藏有油的岩層就成為儲油地層。
有的岩層孔隙很小,石油“擠”不進去,不能儲積石油。但是,正因為它們孔隙很小,卻是不讓石油逃逸的“保護殼”。如果這樣的岩層處在儲油層的頂部和底部,它們就會把石油封閉在裡面,成為保護石油的蓋層。
海洋油氣資源分層(圖片來自互聯網)
油氣開采地
分散在砂岩中的石油并沒有開采的價值,那些油氣富集的地方才具有開采價值。
淺海的地層常常是砂層、頁岩、石灰岩等構成的,這些都叫沉積岩。沉積岩本來應當成層地平鋪在海底,但由于地殼變動,它們彎曲、變斜或斷開了。向上彎的叫背斜,向下彎的叫向斜。有的像饅頭一樣的隆起,叫穹隆背斜。
背斜與向斜(圖片來自互聯網)
有些含有油氣的沉積岩層,受到巨大壓力而發生變形,石油都跑到背斜裡去了,形成富集區。所以背斜構造往往是儲藏石油的“倉庫”,在石油地質學上叫“儲油構造”。
通常,由于天然氣密度最小,處在背斜構造的頂部,石油處在中間,下部則是水。尋找油氣資源就是要先找這種地方。
海底地質結構(圖片來自互聯網)
我國深海油氣
我國勝利油田、大港油田、遼河油田,還包括分布于灘塗上的油田,都可以說是海洋石油。深海油氣的探測與開發,也是我國科學家們向地球深處進軍所取得的碩果之一。
勝利油田(圖片來自互聯網)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