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啟蒙的另一種說法?男女授受不親,這個“嫂溺叔援”的哲學故事出自《孟子》記載的是孟子和齊國客卿淳于髡(當時思想界擡杠頂流)的一段經典哲學辯論然而被大家熟知的隻有這段對話的前半段,後半段在很長一個時期被閹割掉了,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性啟蒙的另一種說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男女授受不親,這個“嫂溺叔援”的哲學故事出自《孟子》。記載的是孟子和齊國客卿淳于髡(當時思想界擡杠頂流)的一段經典哲學辯論。然而被大家熟知的隻有這段對話的前半段,後半段在很長一個時期被閹割掉了!
其實這段哲學辯論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曆史碰撞,更是先秦唯心主義哲學和現實的碰撞,原文是這樣的:
淳于髡(kun)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大緻譯文如下
淳于髡問孟子:男女之間不能有太過親密的接觸,這是不是禮法的規定?
孟子說:正是,這就是禮法。
淳于髡又問孟子:那麼如果有位大姐掉河裡去了,要不要伸手去拉一把呢?
孟子說:大姐掉河裡了,那肯定要伸手救人啊,這是沒辦法的事,必須要變通才行。
這時候淳于髡反駁道:你說可以伸手救人對吧?你會變通是吧?那麼好了,現在全天下人都掉河裡去了,你怎麼不去救呢?你倒是伸手去救啊!
孟子氣急敗壞地說:天下人都掉河裡去了那肯定要用想别的辦法去救啊。難道因為我能救一個落水大姐,你就讓我去救全天下的落水者吧,那我也救不過來啊!
這是淳于髡和孟子擡杠的完整版,我們不難想象當時的情形:淳于髡一定心裡罵罵咧咧,你也就會站在幹岸上念叨個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有卵用?然後喝了一口茶起身走開了。留下老孟一個人灰頭土臉地在涼亭下的風中淩亂,良久,起身念叨着:真乃匹夫也!遂帶一衆弟子默默離開了!
這是“嫂溺叔援”哲學辯論的完整篇章。淳于髡是齊國客卿,相當于現在的人大常委,參與齊國大政方針的商議和制定,屬于決策層人物。所以孟子和淳于髡之間的這段辯論實際上是當時兩個主要思想流派(法家和儒家)之間的正面碰撞。周王室東遷洛陽後分崩離析社會動蕩,諸侯并起戰火紛飛,各諸侯之間互不妥協,都想成為天下的共主。所以,在很長一個時期,當時的人們都在積極探讨并試圖改變長期紛亂的現狀,這一時期,思想流派林立百家争鳴。事實上當時的思想家已經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禮崩樂壞,然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卻成了很多思想家心裡的困擾。孔孟儒家代表着當時思想的主流(克己複禮),他們周遊列國,四處遊說君王,推行他們的主張,試圖通過恢複周禮從而結束社會的動蕩。然而,很顯然,面對蠢蠢欲動的各諸侯國,儒家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難有說服力,明顯力不從心、回天乏術。因為,在這樣長期紛亂的年代,人們生活水深火熱,權貴階層焦躁不安,人們都在渴望通過一種切實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快速解決社會動蕩的現實問題,此時最受當時各諸侯君王青睐的一個思想流派應運而生,它就是法家。法家主張變法圖強積極進取勇于擔當,最終這一思想在秦國得到了全面推行,很快,迅速壯大的秦帝國吞并了其它諸侯國,結束了長達五個世紀的大分裂大動蕩,再一次,華夏族群走向大一統!
這也是個曆史規律:每遇亂世必重法家,每逢盛世必尊儒家。
亂世需要快速壯大的國力來應對侵擾進而向外擴張壯大自己,法家積極進取變法圖強的功利主義思想很符合主天下的亂世君王情懷。反觀儒家的教條保守和迂腐繁冗,在亂世确實難有大用。這也是儒家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四處碰壁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的根本原因。倒是儒家的思想适用于大一統王朝,盛世君王們常常高舉儒家思想駕馭天下穩定社會進而達到高枕無憂的統治境界,後來的漢唐宋明等盛世無一例外都對儒家思想極為尊崇。
然而,辯證地來看,儒家思想的的确确是被先秦思想家抛棄的一種消極的唯心主義哲學。這也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根本原因。事實上被後來的統治者無限發揮的儒家思想也确實成為了制約近代科技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