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國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争。戰争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鬥争。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意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衆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争是歐洲曆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争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争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另一方面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俄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意大利、日本等國,原屬同盟國的意大利,考慮到利害關系,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并迅速占領德國在山東的勢力範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空前的浩劫,給參戰各國帶來巨大災難。大戰曆時4年,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卷入戰争,傷亡人員3000萬,經濟損失3400萬美元。另一方面,戰争促進了亞非民族獨立國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