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認真地翻完了由張祥浩、孫婧合著的小書——2009年由雲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家精要王陽明》,感悟最深的是王陽明對"良知"以及"緻良知"的解釋,與老子《道德經》裡面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及"無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有着驚人的一緻性,原來兩者所說的内涵高度一緻,沒有絲毫差别。
王陽明提出的"良知"說,是在平定甯王朱宸濠的叛亂之後,這時候,他的哲學思想已經躍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從1520年直到他去世的1529年這幾年間,他的主要精力就是緻力于"緻良知"觀念的傳播,因為他覺得,在他的心學體系中,無論是靜坐、省查克治、存理去欲,都有弊病,都有不完善的地方,隻有"緻良知"的理念最為圓融,沒有弊端。他深有感觸地說:"良知明白,随你去靜處體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練也好,良知本體原是無動靜的。此便是學問頭腦。我這個話頭自滁州到今,亦較過幾番,隻有緻良知三字無病。"又稱緻良知是聖門正法眼藏,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骨血。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道的本體,不慮而知、不學而能,完全與生俱來,人人具有。良知之發,不假思索,不假見聞,油然而生,自然而生,純粹是一種直覺。在王陽明的眼裡,道原本就是天理的别稱,良知就是天理,自然良知就是道。
王陽明把"良知"比作主人翁,不僅主宰人的軀體,而且決定人體一切的社會活動,決定人體學什麼不學什麼,做什麼不做什麼,怎樣做心安,不怎樣做心就會不安,在充分彰顯其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的同時,還不怕人懷疑,不怕人不理解,也不怕人不相信。王陽明明确地說道:"良知看得透徹,随他千言萬語,是非誠僞,到前便明,合得便是,合不得便非。如佛家說的心印相似,真是個試金石、指南針。"
事實上,王陽明所提出的"良知"的概念,其實指的就是人的靈魂,"心學"說到底,就是"良心學"、就是"靈魂學"。而"緻良知",就是克制個體人生的私欲私念,把靈魂的意圖,通過人體的作為,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去,就是"緻良知"的核心内涵。
老子《道德經》開宗明義,開篇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什麼意思呢?第一個道,就是大道的"道",而按照王陽明的理論,"道"和人的靈魂同氣連枝,是一體的存在,所以,這裡的"道",也可以說,指的就是處于中性狀态的人的靈魂;而"可道"的意思,就是"緻良知",就是把"道"的意圖,通過人體的言行舉止,完全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去;這裡套用王陽明的語言解釋,"道可道"其實就是"良知可以緻良知",而"非常道",就是這個"道",不是普通意義上道路的道。
而《道德經》中"無為"的概念,在通常的解釋中多有歧義。事實上,《道德經》第一章中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裡的"無",指的就是現實中的人看不見的"靈魂",而"有"指的是靈魂來到人體上、人成為了人,而人是可以創造世界的,這裡的"有"指的就是人們看得見的人。
所以,"無為"的概念,可以理解為"良心為"或"靈魂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意思就是:靈魂主宰人體,因為靈魂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在靈魂的正确主導下,無論什麼事情都能夠搞定;同理,和"無為"概念相對立的"有為",因為缺少了靈魂的參與,也就變成了"無無為"、變成了什麼也做不成的"妄為"了。
原來,從古至今,大家都在同一個概念裡自說自話,由此還形成了衆多的流派,比如道家、佛家、儒家、陰陽家、縱橫家……不管有多少門派,不管出現了多少理論家,不管有多少種說法,無一例外,全都離不開"人體本能、靈魂本能、宇宙大道"這三位一體的基本元素;我們相信,随着時代的發展,消滅門派之見,取消山頭文化,萬法歸宗,大家全都回歸到事物的本質上來,回歸到地球村的人類思想文化大一統的格局上來,想來也不再是天方夜譚的神話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