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了解大腸菌群快檢紙片法在現場中的應用情況。
2、方法
根據快檢紙片說明要求對待檢樣品進行測試分析。
3、結果
菌量的多少對結果判定有一定的影響,粘貼法和塗抹擦拭法對結果無明顯的影響。
4、結論
隻有掌握了實驗各環節的諸多因素,才能綜合判定出所測結果。
大腸菌群主要來源于人與動物的腸道,是食品及水受污染的主要細菌衛生學指标。目前在檢測方法上大多數的待檢樣品依然采用傳統的發酵法,由于該法可适用于各類樣品的檢測,操作較為繁瑣複雜,且時間長,耗費大。而大腸菌群快速檢測紙片法(以下簡稱快檢法)除了具有與發酵法相同的特異性及敏感性外,還具有經濟、簡便、快速等特點。已在各地推廣并使用,簽于快檢法采樣的局限性,近年來我們僅對本市、區的餐(飲)具消毒質量進行了監督檢測,在全程檢測中我們對結果的判斷和可能出現的疑問以及與試驗操作方法的吻合性進行了對比後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了一些思索,結合現場應用實踐和基層提出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想法僅供同行借鑒。
一、快檢法在顔色判定上存在的問題
從原理上說,大腸菌群的細菌都是發酵乳糖的,快檢法是将一定量的乳糖、指示劑(溴甲酚紫和TTC)以及營養成分等吸附于一定面積的無菌濾紙上,當細菌生長繁殖時,發酵乳糖産酸使pH值降低,溴甲酚紫指示劑由藍色變黃色,此時産酸後的檢樣在紙片上呈現出黃色反應,同時含有的脫氫酶在适宜的pH範圍内,可将相應的作用物脫氫,脫下的 氫還原TTC形成紅色的不溶性三苯甲替。即又可在産酸後的黃色背景前提下顯示出紅色斑點(或紅暈)。這一特點是快檢法的典型特性。許多同行也以此特性作為陽性結果的唯一判斷依據。但在實際檢測中由于檢樣的不同以及許多不固定因素,在顔色的梯度上會出現一些難以判斷的不定結果,我們具體歸納以下幾點。
1、不發酵乳糖細菌對顔色的反應
由于腸杆菌科有許多不發酵乳糖的其他細菌,此時如果無菌濾紙上吸附有一定面積養分并稍具備适宜細菌生長繁殖要求的營養成分,這類不發酵乳糖的菌就會在該紙片上以菌落生長形式呈現出紅色斑點特征。由于此類菌不發酵乳糖,周圍也就不會變黃色反應。又因為大腸菌群都是一類發酵乳糖的細菌。所以此時應考慮為大腸菌群以外的腸道菌,而不能誤認為大腸菌群的細菌而定假陽性。由于大腸菌群的限定,該結果應列為陰性結果的範疇。
2、菌量的多少對顔色的反應
在進行任何細菌檢驗時,菌量的多少一直都是個焦點問題,不可忽視。我們認為在快檢法中,菌量多少與結果密切相關。當目的菌多時,大量的乳糖分解後使紙片産酸變黃色,同時使得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無法還原TTC,而不能形成紅色斑點或紅暈,此時的結果是紙片變黃。同樣如菌量适中時,乳糖分解産酸整個紙片變黃色後,酶活性經過氧化還原反應後又形成紅色斑點,此時紙片上在黃色背景下顯示出的紅色斑點(或紅暈)即為典型的陽性結果。當菌量較少時,紙片上的每個菌落可形成一個紅色小斑點,而且周圍變黃色,顯示出色彩鮮明的典型陽性結果。但如果所試樣品紙片變黃色而無紅色斑點(或紅暈)時,應考慮是否菌量多而抑制了斑點的形成,嚴格地說這種結果也應直接判為陽性。必要時可以補加發酵法做證實試驗,以避免誤判。
3、培養時間對顔色的反應
國家标準規定,采樣後的快檢紙片,應放置(37±1)℃培養16~18h後觀察結果。如培養時間過長,生化反應不同的細菌因分解蛋白胨産堿,可使紙片由黃色變為灰褐色(V-P陽性菌),影響結果判定。我們在工作中将檢樣紙片在限定時間内進行觀察後繼續放置至24h觀察,未發現有明顯的變化。因此在結果判定上培養時間雖不是絕對而言,但為了控制V-P陽性菌的結果,時間最好限定在同一個範圍内。以避免誤判。有人建議新鮮食品或未經加工處理的食品(36±1)℃培養18~20h,冷凍、幹燥或含有防腐劑的食品應培養20~24h為宜。但在高溫季節應将采樣後放置時間和路徑的時間計算在内。以減少誤差。
4、操作方法對顔色的反應
大腸菌群紙片法現場快速檢測時,方法雖簡單,但對基層的同行來說存在一些誤區,我們在現場對食(飲)具用紙片粘貼和塗抹擦拭後進行培養,以區别因工作人員的操作不一造成的誤判,進行比較後發現,隻要是陽性的檢樣,無論是兩種方法中的哪種,均可出現同一種陽性結果。所不同的是陽性的程度差異而已。在定性上無明顯區别。
二、保存條件對快檢紙片的影響
為了避免操作中造成的誤差,在實際工作中應對結果的判定和理解以及紙片保存等各方面進行全面掌握,由于紙片受貯存環境和外界因素影響可引起變質,正确的保存方法對确保其質量至關重要。最好将快檢紙片放置在溫度<20℃環境下保存,≤10℃的環境保存最宜,幹燥、避光、通風更有利于快檢紙片pH值的穩定。以上環境下保存可持續使用2年。酸堿物質可直接影響快檢紙片pH值的測定,因此嚴禁與酸堿物質同放一處。如在未檢前變黃色即為失效,不可再用。我們在現場進行檢測時常選用的快檢紙片規格為5cm×5cm,每次試驗用2張,共50cm2 。主要用于物體表面大腸菌群的檢測。對快檢紙片的外觀也應進行觀察,内包裝以及色澤等感觀指标也應絕對符合質控要求。
三、結果判定及分析
綜合以上檢測我們認為任何一種試驗都有它的綜合因素,我們隻有考慮了衆多因素并控制了該因素後,才有可能完成它,因此我們對快檢法的應用和結果判定上歸納總結以下幾點提供于基層參考應用。
1、陽性結果
⑴紙片上呈現紅色斑點(或紅暈),而且其周圍均變為黃色,此結果為典型的陽性結果。
⑵紙片中某些部分變黃色,有或無紅色斑點(或紅暈)時,此結果也應判為陽性。
2、陰性結果
⑴紙片整個保持原藍紫色或藍紫色加深,此結果應判為典型的陰性結果。
⑵紙片保持藍紫色,但其中出現紅色斑點或紅暈,而周圍不變黃色,此結果也應判為陰性(此結果最易誤判為陽性)。
3、可疑待證實後出具的結果
⑴紙片在限定培養溫度及時間内全變黃色(該界線要與采樣後立即變黃色者區分),此結果也應判為可疑陽性。應按發酵法做證實試驗,以避免誤判。
⑵紙片采樣後立即變黃色者,說明檢樣呈酸性狀态,不易用該紙片法進行監測。此情況易誤判為陽性。可改用傳統的發酵法完成。
4、其他不定因素的結果分析
現場中采用平行樣檢驗主要是為了預防試驗中結果的準确性和漏檢、漏判等試驗誤差。有時在結果判斷時也可出現平行樣紙片不相同的反應,大多數情況下結果還是相互吻合的,隻是反應量多少而異,因為該檢測标準不是一個估計值的标準,而是不可檢出的指标,所以隻要某一方陽性應傾向于該方或進一步發酵法完成。
另外操作時也要注意水分的控制,水分過多緻使菌細胞懸浮似液體培養狀态,此時菌落的形成也不易完成。操作時應以整個紙片濕潤而又不滴水為宜,不可放在水中長時浸泡。
大腸菌群主要來源于人畜糞便,通過此項檢測可以間接的說明樣品是否被糞便污染,因此将它作為細菌衛生學常用的重要指标。目前大腸菌群檢測在各類食品及衛生細菌學檢驗中均被列為必檢項目,快檢法在衛生細菌學檢測中也被廣泛應用,作為食(飲)具衛生消毒效果大腸菌群檢測的法定方法之一,并列入了國家标準GB14934-94。1998年又将快檢紙片法納入公共場所衛生監測規範。為了促進我國大腸菌群檢測紙片質量的标準化,許多學者對此進行過質量标準研究。對紙片快速檢測法予以充分研究。綜合我們對試驗原理分析和結果判定,我們認為,一種好的試驗方法,隻有共同完善,取之長處,才有發揮前景,在此我們将粗淺的認識和微薄感想提供于同行,希望能得到認可,不足之處願與共勉。
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中國微生物菌種查詢網提供微生物菌種保藏、測序、購買等服務,是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的服務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種、菌種,ATCC菌種、細胞、培養基為一體的大型微生物查詢類網站,自設設備及技術的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歡迎廣大客戶來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