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09 04:20:18

李白浪漫,杜甫現實,二人的詩構成了唐代詩歌的兩座高峰。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評價:“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白居易也給予杜詩權高的評價:“貫穿今古,見縷格律,盡工盡善。”

李白如大鵬一般,精神遨遊天上,而杜甫則時時注目人間,他為那些聲聲入耳的悲聲和絲絲入目的苦形所牽挂、所苦惱,憂心忡忡。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1

杜甫前半生身處盛唐,後半生經曆“安史之亂”,是時代和他的颠沛流離經曆成全了杜詩為“詩史”,杜甫為“詩聖”。

杜甫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内容,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曆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杜甫在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悲歡離合傾注了極大的關注和關心,他是記錄的、描述的、客觀的。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2

在安史之亂最劇烈的時期,國家發岌可危,人民實難慘重,詩人也曆盡艱險。其間,他看到生靈塗炭,不能自已,感慨油然而生,連續創作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無家别》,帶有紀實色彩的詩作。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3

整個安史之亂之際所寫的詩作,全是叙述,而且細節描摹寫生動,人物音容笑貌刻畫生動。他保持客觀,記錄事件正常發生發展,達到真實可信的結果。杜甫的描摹與叙述之功無人能企及,在杜甫詩中,無論叙場景的描摹,還是寫風景的描摹,甚至寫心理的描摹,他都能“使筆如畫”。

他天生一雙仁慈的眼光,天生一雙善于捕捉細屑的眼光,他常在細枝末節中發現,被細小的情節感動。情感沉郁,音節頓挫;内涵豐富複雜,思慮滞澀艱深,書寫出文學創作之塔尖。

杜甫詩風“沉郁頓挫”已是公論,“詩史”稱号源自他如實記錄的筆調。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4

杜甫“詩聖”由來自于他精神上偉大的博愛與推己及人的慈悲。杜甫身處“安史之亂”年代,時局動蕩不安,百生困苦不堪,他對生活的艱辛與種種尴尬有切身的體驗,體諒他人的苦難與辛酸。詩人有負社會責任所在,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對于朝廷、民生冷靜記錄,雖命途多舛,内心糾結,揭露批判社會同時,又贊美讴歌生活。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5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廣廈:寬敞的大屋。

寒士:本指出身低微的讀書人,此處泛指天下貧窮的百姓。

譯文:怎樣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的房屋,為普天下的貧寒之士遮風擋雨。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6

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八月,年春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築起了一座茅屋。不料遭受暴風驟雨的襲去,屋漏又遭連夜雨,詩人推己及人,心裡感慨。讓杜甫徹夜難眠的不是自家遭受損失,而是在戰亂中處于水深火熱的百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杜甫在自己遭受苦難之際,也首先想到那些更為貧困和處在危難當中的人。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7

關心民生疾苦,痛斥社會黑暗。他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他有一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菩薩心腸。這就是為什麼大家稱杜甫作“詩聖”,他的“聖”就是高尚的人格,高尚之處也是他别于常人之處。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8

手稿1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9

手稿2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10

手稿3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11

手稿4

杜甫生平第一首詩(杜甫詩聖由來)12

詩句意境運用:

陰風怒号時的人生蹉跎,一般人會感極生悲;波瀾不驚時的事業騰達,一般人會心曠神怡。而對于胸懷天下,憂國憂民者,他們置個人榮辱于身外,其格局寬大,志向高遠。

範仲淹在自己被貶谪背景下,抒發“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膽魄胸襟;杜甫在茅屋被風所破,屋漏如注之時,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深切祈盼。“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多少豐功偉績消逝在曆史長河中,唯有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悲憫博愛精神還在熠熠生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