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汽車集團發展曆程?12月初,本該是華晨集團公布重整計劃草案的日子;但華晨集團卻宣布再度将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半年,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華晨汽車集團發展曆程?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12月初,本該是華晨集團公布重整計劃草案的日子;但華晨集團卻宣布再度将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半年。
日前,金杯汽車和申華控股接連發布《關于間接控股股東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的公告》,稱收到沈陽市汽車工業資産經營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函》,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至2022年6月3日。
華晨集團内部相關人士表示,重整計劃推遲是因為疫情防控措施對重整工作産生影響。
就在延期公告發布的幾天前,11月底有消息稱寶馬收購華晨制造股權案已經被叫停,在中華車間的寶馬相關工作人員已經撤走。寶馬中國方面回應表示收購項目持續得到各方支持,在按計劃進行中。
事實上,在業内看來,已經曆時一年的華晨集團破産重整仍然迷霧重重,道阻且長。金杯汽車和申華控股也在公告中表示,目前有關方尚未推出對華晨集團重整的全部計劃和方案,華晨集團能否重整成功存在不确定性。
重整二度延期,中華品牌已着手安置員工
金杯汽車和申華控股相繼在公告中表示,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性合并重整計劃草案提交期限延長至2022年6月3日,重整方案可能會對公司股權結構、控制權等産生一定影響。申華控股方面表示,目前華晨集團與遼甯正國正處于合并重整階段,能否重整成功尚存不确定性。
申華控股提到的遼甯正國是與包括華晨集團在内實質性合并重整的12家企業之一,除華晨集團、遼甯正國外,還包括遼甯鑫瑞汽車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沈陽市汽車工業資産經營有限公司、沈陽華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沈陽華晨專用車有限公司、華晨汽車物流(遼甯)有限公司、華晨汽車投資(大連)有限公司、華晨興達特種車輛(大連)有限公司、華晨專用車裝備科技(大連)有限公司、華晨客車(大連)有限公司和華晨國際汽貿(大連)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為華晨汽車集團低價轉讓資産的受讓方。
實際上,本次延期已經是華晨集團重整計劃的第二次延期。按照原定計劃,華晨集團應于今年9月初披露重整計劃;但在9月華晨集團将重整計劃披露時間延長至2021年12月3日。在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鶴看來華晨集團重整計劃一再延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表示,華晨集團需要捋清的事情很多,轉出去業務可能需要重新轉回來,重整的方式也要得到債權人的同意,目前來看華晨集團重整的方案很多債權人不同意;從華晨集團幾個業務單元來看,估計重整計劃可能還會延期。
在業内看來,如今千億負債纏身的華晨集團想要拿出讓債權人都同意的方案并非易事。截至去年6月30日,華晨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産後,華晨集團資産負債率為71.4%;截至今年8月19日,管理人共接受6004家債權人申報債權,申報債權總金額合計為542億元,其中管理人初步審核确認或暫緩确認的金額合計為508億元。
對于華晨集團而言,過度依賴華晨寶馬,自主品牌羸弱或早已埋下雷點。華晨集團方面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闆塊,然而作為華晨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華晨中華如今處境尴尬。
記者從市場調查獲悉,華晨中華車型終端銷售已經處于停滞狀态;記者咨詢北京僅存的兩家華晨中華經銷商得知,店内早已不再賣中華品牌的車,但仍可以做維修保養。不僅如此,華晨中華的官網處于“癱瘓”狀态,華晨集團官網展示的中華品牌旗下三款車型的鍊接無法跳轉至詳細頁面。
終端銷售停滞的同時,華晨集團已經開始着手進行中華品牌員工的安置。原華晨中華員工李華(化名)告訴記者,華晨集團10月底已經完成第一批員工安置,11月開始不再對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員工和經濟性裁員員工支付一切工資福利待遇;截至11月底大部分員工都正式離開了華晨集團,總共涉及近30000人。對于經濟補償,華晨集團方面表示按照債權人會議通過及法院批準的重整計劃内容支付,或在滿足其他法律條件時支付,原則上不晚于2022年9月30日。
寶馬收購案存不确定性,一汽被曝與華晨接觸
華晨集團的重整一波三折并不止于此。在發布重整計劃延期公告的幾天前,有消息稱,寶馬中國作價16.33億元收購中華品牌汽車生産相關部分資産及華晨制造有限公司股權的項目被叫停;華晨集團等12家企業實質性合并重整案或重新招募重整投資人。對于傳聞華晨集團方面并未回應,寶馬方面則表示收購項目持續得到各方支持,在按計劃進行中。
時間退至今年8月底,在第二次債權人大會上,包括關于“中華”品牌汽車生産相關部分資産及華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100%股權的财産變價方案等在内的三項議案經債權人表決通過,其中寶馬中國将以16.33億元的價格收購中華品牌汽車生産相關部分資産及華晨制造有限公司股權。
據悉,“中華”品牌汽車生産相關部分資産合計12.33億元,與資産合計價值對比來看,寶馬中國出具的16.33億元收購價格有4億元溢價。曹鶴表示,寶馬中國是溢價收購,溢價的4億元相當于購買整車生産資質。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通過此次收購寶馬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進行産能等方面的擴張,對于華晨集團而言則有利于剝離不良資産,降低重整的複雜性,也能快速回籠資金。
在曹鶴看來,16.33億元對于負債纏身的華晨集團而言是杯水車薪。按照流傳的最新消息,寶馬收購華晨汽車制造被叫停的原因是因為華晨集團方面認為16.33億元的價格太低。
實際上,在第二次債權人大會上,寶馬收購華晨汽車制造等的通過率就不高。債權人黃先生曾告訴貝殼财經記者,“關于中華品牌汽車生産相關資産及華晨汽車制造股權的方案通過率不高,僅略高于最低限額50%。”曹鶴表示,對于投反對票的債權人,華晨集團需要拿出其他方案來滿足這些債權人的需求。
在傳出寶馬收購被叫停的同時,一汽集團的身影出現在華晨集團重整案中。有消息稱近期一汽集團相關領導正與華晨集團高層會面。對此,一汽集團内部人士表示沒有聽說過。
不過值得推敲的是今年11月3日,遼甯省委書記、省委副書記等領導會見一汽集團董事長徐留平和總經理邱現東;遼甯省領導表示希望一汽集團進一步加強在遼甯的布局,徐留平也表示将在包括汽車産業、出行和新能源電動開發等在内的生态鍊方面加強與遼甯合作;業内認為這也為一汽集團參與華晨集團的重整增加了可能性。在曹鶴看來,如果一汽集團參與重整,更多是上層的行政行為。
早在今年2月,就有消息稱一汽集團計劃用72億美元收購華晨中國的股份并将其私有化,但最後雙方均否認。如果再追溯,2009年就曾出現過一汽集團重組華晨集團的讨論。
張翔表示,一汽集團與華晨集團在地域協同上有一定優勢,如果一汽集團參與華晨集團重整,産業鍊協同也會更加順暢。另外從政策層面來看,國資委曾表示支持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兼并重組;一汽集團和華晨集團也恰好符合這種配置。
不過,10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對寶馬中國收購華晨汽車制造股權案進行簡易案件公示,公示期至10月29日;按照公示時間意味着寶馬中國收購華晨汽車制造股權案已經順利通過公示期,這也讓華晨集團的重整迷霧重重。不過,曹鶴表示無論是誰接盤華晨集團,都會有比較大的償債壓力。
遊離邊緣,專家認為華晨未來或将畫上句号
由于進行獨立第三方調查,華晨集團旗下港股上市公司華晨中國無法出具2020年度報告及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從2021年3月31日起一直停牌;盡管當前獨立調查已經完成,華晨中國仍處于停牌狀态。
2020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營收14.5億元,淨利潤為40.45億元;其中華晨寶馬淨利潤43.83億元。如果扣除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的虧損額為3.4億元。
實際上,這一窘況已是華晨的常态。2015至2019年間,華晨寶馬給華晨中國貢獻的淨利潤分别為38.23億元、39.93億元、52.33億元、62.45億元和76.26億元;如果剔除華晨寶馬所貢獻利潤,華晨中國的利潤分别為-5.4億元、-6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10.64億元。
11月中旬,華晨中國發布公告表示,根據獨立第三方調查報告,因未經授權擔保,造成本集團(華晨中國)被進出口銀行、華夏銀行、哈爾濱銀行起訴索賠人民币37億元,另有40億元人民币存款損失。
從華晨寶馬成立的第二年(2004年)至2019年,剔除華晨寶馬的利潤,華晨集團僅有2007年、2010年和2011年實現盈利。可以說,華晨寶馬為華晨集團提供了亮眼的業績,但也掩蓋了其自主品牌羸弱的現狀。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在任時曾表示自主車企沒必要事必躬親,技術是成熟且開放的,重要的是提高整合、集成能力,實現繼承創新;更公開表示,“我夢想有一個産品,它的底盤是保時捷調校的;它的造型、内外飾是意大利搞的;它的發動機是和寶馬合作的。三大資源一整合,是不是一個好車就出來了?”
業内認為,華晨集團在自主品牌研發投入少,導緻自主品牌缺乏核心技術和核心競争力,随着國内汽車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導緻華晨集團的自主品牌無力競争,自主品牌銷量嚴重下滑,市場份額不斷縮減。另外,曹鶴認為華晨集團的衰落也與其體制有關,管理決策存在失誤,對市場的發展和變化把握不及時。
業内普遍觀點認為,當下的華晨集團難以自救,但随着重整計劃的兩次延期,寶馬中國能否順利收購華晨汽車制造存在不确定性;如果中華品牌汽車生産相關資産收購案順利完成,仍涉及華晨中國、申華控股、金杯汽車等資産“去向”,華晨集團的重整仍然迷霧重重。但對于華晨集團的未來,在曹鶴等業内人士看來,華晨集團書寫的篇章或将畫上句号。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宋钰婷 校對 危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