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濱州博興湖濱規劃

濱州博興湖濱規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4:22:37

成方連片的淡水養殖蝦池狀如棋盤,星羅棋布,壯觀的規模震撼着每一個初到此地的人——這是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的一景。頭頂“中國白對蝦生态養殖第一鎮”的招牌,這裡已然成為北方最大的白對蝦淡化标粗基地。

過去40年裡,喬莊鎮這個位于黃河南岸的小鄉鎮,在鹽堿地上摸索着水産養殖,并最終依靠養殖“南美白對蝦”,成功跻身“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十億元鎮”,成為喬莊人靠着勤勞奮鬥、不斷創新實現小康的時代注腳。

濱州博興湖濱規劃(黃河安瀾看博興)1

截至目前,全鎮蝦池達1.2萬個,養蝦戶3200餘戶,超千畝的水産基地11個,面積3.5萬畝,平均畝産500公斤,最高畝産2000公斤,年産量2.1萬噸,産值11.7億元,實現利潤4.5億元。

喬莊今天的成績,與緊鄰黃河的區位優勢密不可分。取水相對便利,水質潔淨、礦物質充足,适宜養蝦。地下水離子成分與海水接近,而且沒有受到污染。經過配比、兌水,比較容易形成适宜南美白對蝦生長的水環境。

水好,土好,生态好,喬莊鎮養出的蝦也備受市場青睐。“每到收蝦的季節,青島、煙台、上海、河南等地的客商都會來這裡收蝦。”說起養蝦給人們帶來的變化,喬莊鎮黃家村黨支部書記黃志遠喜笑顔開,“産量、效益都呈最大化增長,老百姓收入逐年變好,别提有多高興了!”目前,喬莊鎮的養殖模式已在全省推廣。

濱州博興湖濱規劃(黃河安瀾看博興)2

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實現高質量發展,喬莊鎮探索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一手念好發展經,一手打好生态牌。除了依靠南美白對蝦打造山東境内的黃河流域“魚米之鄉”外,這裡也素有“生态喬莊”之稱。

近年來,喬莊鎮聚焦農旅融合,彰顯“喬莊魅力”,生态旅遊穩步推進。借灌區而盛名的打漁張,是源于黃河岸邊的百戶小村,村民世代以打漁為生。上世紀50年代,為開發利用黃河和濱海鹽堿荒地資源,解決黃河三角洲地區人畜吃水、農業灌溉問題,國家興建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在山東大地奔流60多年的打漁張将黃河水源源不斷地引進田間地頭、千家萬戶,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水源保障,促進了黃河三角洲的開發。

同時,打漁張森林公園則以引黃閘渠首工程為核心,集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于一體,極具北國水鄉特色。公園森林繁茂,河水澄碧,百鳥鳴唱,野趣濃郁,以“幽、靜、秀、野、怡”為特色,集觀光、垂釣、科普、農業采摘、黃河文化體驗為一體,向着山東省知名戶外休閑旅遊目的地闊步前行,成了博興縣一顆閃耀的明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态環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緊鄰黃河,對生态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之間的相互促進關系,博興縣喬莊鎮顯然有着準确而又深刻的理解。從“看河吃飯”到“借河緻富”,大美濱州,奮進博興,這裡的精彩故事仍在續寫,黃河流域的美好也将繼續遍地開花。(大衆日報客戶端記者 蔡繼钗 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